大明皇孙:开局给老朱看史书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朱允熥的制衡藩王策略

    朱允熥也明白,这算是朱元璋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朱元璋看出朱允炆薄情寡义,他已经基本上相信了那本书上记载的,关于朱允炆会强行削藩赶尽杀绝的事。

    所以,他得试探朱允熥。

    毕竟万一朱允熥上位,也是强硬削藩,弄的亲族自相残杀,那可咋整?

    所以,朱允熥要谨慎回答这个问题。

    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其实削藩,方法好几个。

    一,朱允熥自己强大,镇得住藩王,那削藩不久一句话的事儿?

    若有朱元璋这样的手段和能力,朱允熥说一句:

    “各位叔叔把兵权交出来吧?”

    哪个敢不交?”

    那怕是有朱标那样的实力,这些藩王也得乖乖听话啊?

    当然,以后的朱允熥实力如果,现在说不出什么,这个方法,暂时没有说的必要。

    另外,就是汉朝的推恩令。

    汉朝的诸侯王实力非常强,权力也是实打实的,和明朝藩王还不一样。

    所以推恩令用在明朝,实际上更合适。

    唯一的问题就是,要附和朱元璋心思的削藩。

    朱元璋一开始就暗示朱允熥了,九大塞王在北方,是护卫大明,同时向北推进的。

    如果想要继续保留他这个战略规划,那削藩,就不容易了。

    同样,朱元璋也绝不想后人过不好,也不想大明会没落。

    所以朱允熥才说,要削,也要留。

    朱元璋看着朱允熥,疑惑:

    “何为既要削,也要留?”

    朱允熥严肃说:“削,是削弱他们的权力,避免以后藩王作乱。而留,是留他们的爵位、地位、待遇、和全家安稳!”

    这话说道朱元璋心坎了。

    他为啥封藩王?不就是想给后人爵位、地位、待遇?

    而且他信不过外人,所以才把一部分兵权分给藩王,让他们守卫朱家大明江山。

    可他又确实怕藩王势大作乱,而朝廷无法镇压,如此一来也是祸事。

    所以,削藩或者不削藩,一直纠结朱元璋。

    如果朱标没死,朱元璋自然不考虑这个,因为朱标在,藩王权力在大,那也不敢乱来。

    可不管是朱允熥还是朱允炆,或者以后的皇帝,能否震慑藩王?

    那么一定程度的削减权力,就能一定程度的解决一部分藩王势大造反的忧患。

    “允熥,削弱权力,如何削弱?”朱元璋又问。

    “如今的藩王,手上有兵权,共三个卫一万五六千人。还有对封地的行政权,和地方一切官员的管辖任命权,甚至是地方百姓的生杀大权……

    这些权力太大,会让藩王在一个地方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统治力与日俱增。时间一久,封地就成了藩王最大的实力和底蕴。

    到时候整个封地铁板一块,他们私下屯兵、积粮、壮大实力,要造反,简直就是轻而易举。所以,除了兵权,其他都拿掉。”

    朱允熥简单的开口说道,之所以还给藩王留下兵权,是因为如朱元璋所说,这些藩王可以带兵拱卫大明江山。

    每个藩王手上一万五六千人,没有其他任何权力,想造反就不容易了。

    朱元璋点头:“还有吗?”

    “还有,藩王封地的文官,不受藩王管辖,反而藩王受文官督查,一旦发现藩王有造反的意图,可以上奏朝廷。

    如此一来,军政分开,文官监军,盯着藩王,藩王自然不敢有异动。”朱允熥说完,看着朱元璋。

    “可,若是这种情况下,藩王不愿意尽心尽力拱卫大明江山,该如何是好?”朱元璋皱眉。

    “可以增加爵位递减制度,加军功升爵制度。意思就是,父亲是亲王,儿子就减一级为郡王,孙子再减一级为镇国将军……如此递减。

    他们如果不想爵位越来越低,就得有相对应的军功,才能升爵。这样一来,他们就一门心思建功立业了。”

    朱元璋点头,这确实是的解决办法,但朱元璋又说:

    “那万一,他们还是有人想造反呢?”

    朱允熥笑了笑:“各藩王除了继承爵位的嫡长子外,其他儿子孙子等等,可以安排到更远的藩王哪儿去效力。

    让这些藩王的子孙各自分散在其他藩王手下去,一是形成了制衡,二是形成了亲戚间的混乱状态。

    比如,这个藩王家里有十几个其他藩王的儿孙,那他想造反,如何说服这些在他家的亲戚?

    这些在他家的亲戚一旦知道,就会各自有心思。甚至为了立功,他们会举报这位藩王造反……

    总之这么做,藩王很难在造反上,做到上下一心。甚至不敢违法乱纪……”

    朱元璋愣住了,他捋了捋,说:

    “所以,你的策略是,一是去掉藩王管辖官员和地方行政的权力,只能带兵打仗。二是让文官监督藩王,形成制衡。

    三是一代代削减爵位加军功升爵。四是让他们后人各自分散在去他藩王手底下,再次形成藩王间的监督和制衡。”

    朱允熥点头:“皇爷爷总结的很到位。”

    “咱没想到,你居然能有如此清晰且完善的削权计策,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切可能存在的弊端,还保留了他们的地位,还能让他们继续拱卫大明江山。”

    朱元璋心里松了口气,朱允熥的一系列措施,让他意识到,朱允熥并不是削藩,而是削权、制衡。

    这样的智慧,比那本书上写的朱允炆强行逼死藩王们,要高超太多。

    简直云泥之别。

    朱元璋眼神深邃的看着朱允熥,他其实对那本书,并不敢完全相信,所以对朱允炆还是抱有一丝希望。

    但今天和朱允熥谈过,他真正意识到了朱允熥的智慧。

    不管是他藏拙也好,突然开慧也罢。总之,他现在展现出的能力和智慧,值得朱元璋相信。

    “好啊,咱这些天砸在心头的石头,被你搬开了。”

    朱允熥神色平静,他看得出,朱元璋老了,朱标的离开让朱元璋更老了。

    可这么老了,还要想这么多问题,这个老人,也不容易。

    突然,朱允熥说了句:

    “皇爷爷,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二叔不那么昏庸残暴,也愿意学些父亲的仁义礼智信,您会不会立他为储?”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朱允熥,朱允熥笑道:

    “如果他当了储君,并且对他王妃王氏好点,他王妃是王保保的妹妹,在北元身份特殊,也有号召力。

    啧啧,说不定这层关系,他还能把草原收了,以后就是……大明皇帝兼可汗……”

    朱元璋都给逗笑了:

    “你小子,真是会想。咱不是没想过老二……可他,哼,咱没夺了他秦王爵位都算好的,上个月才放回去呢。储君?他?呵!”

    朱允熥也只是说笑,这时候才提出此来目的:

    “对了,二舅说外祖母身体不好,孙儿想出去看看……”

    朱元璋皱眉:“你前天才遇刺……出去多带侍卫。”

    “多谢皇爷爷!”朱允熥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