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449嘉靖的土木堡
繁体版

第二十章 贪官对付贪官

    王山带着于冕的徒弟们,一同来了英国公府上吃饭。

    有嘉靖口谕,张辅热烈欢迎了几十个娃娃,还特意给娃娃们单独开了几桌。

    令张辅出奇的是,几十个娃娃居然不吵不闹,乖乖的排队上桌,等待英国公府的下人上菜,

    哪怕是在嘉靖面前吵吵闹闹的布挂壁,此时也坐在椅子上低头“思过”,静静等待上菜。

    张辅自己也有个九岁的儿子张懋,相比之下,于冕的徒弟一点也不像十来岁的孩子。

    于冕也奇了怪,这帮娃娃什么时候这么听话了,趁着夏进路过自己面前时,拉住夏进问话。

    “夏进,今天大家伙怎么这么安静。”

    “燕妮儿说了,今天谁要是给师父你丢脸了,谁便要回去连夜洗剩下的烧杯,燕妮儿检查烧杯可比师父你严格多了。”

    “今天还有一百七十多个烧杯没洗,我可不想回去通宵洗烧杯。”

    自从于冕去六部观政、跑军营学骑马后,家里的事情基本上全是燕妮儿在管,

    在燕妮儿的“严母”式管教下,徒弟们被燕妮儿训的越来越听话了。

    以前的于冕总惯着徒弟们,犯点小错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哪怕真惩罚也不会严格执行。

    如今于冕已经入朝为官,对徒弟们也该管教的严厉一些,不应该太惯着这般小刺头。

    万一以后徒弟们去仗势欺人、欺压百姓,不说于冕罩不罩的住,于冕自己先过意不去。

    于冕摸了摸夏进的脑袋,便让他回座位上等饭吃了。

    在一众娃娃等饭菜时,越来越多的勋贵也赶来了英国公府邸。

    全京师已经传遍了,于冕几十个徒弟在王山的带领下来到了英国公府邸,

    对于勋贵们来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嘉靖容许于冕与勋贵派系交好,甚至于冕是嘉靖与勋贵们沟通的新桥梁。

    之前还考虑要不要来的勋贵,现在清一色赶来了英国公府邸,很多勋贵甚至还带上没受邀的勋贵,大家都来找于冕混脸熟。

    英国公府邸内的人也越来越多,一眼望去,京城里大半的勋贵全来齐了,英国公的二儿子张懋也趁乱和于冕徒弟们坐在一起了。

    于冕、燕妮儿再厉害,也不可能不让十几个娃娃玩闹,

    张懋现在不过九岁,和一帮娃娃正好在一个年龄段,一帮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对于小孩子来说,与小伙伴一起打闹的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英国公府便也开始上菜了。

    英国公府邸的宴会也很是大气,大鱼大肉、飞禽走兽什么都有,小娃娃们各个吃的心满意足。

    于冕没有徒弟们的好运气了,他从头到尾也没有品尝过几次美食,

    勋贵们为了混眼熟,隔三差五找于冕喝酒,哪怕于冕说了不能喝酒,一群人也让于冕喝茶。

    酒桌文化,从来喝的不是酒,喝的是服从与忠心。

    于冕喝到最后,饭菜没吃上几口,先喝茶水喝饱了。

    张辅将这一切收入眼底,他明白了嘉靖很重视于冕,给予于冕超越一般宠臣的待遇,

    但于冕能不能成为下个王振,甚至取代王振、超越王振,便要看明日三部官员对张辅副将的态度了。

    宴会逐渐步入尾声,不少勋贵赶在宵禁前离开了英国公府邸。

    勋贵们倒不怕宵禁巡逻的卫队,京师巡逻的卫队便是另外一半没来的勋贵子弟。

    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万一碰上与自己关系不好的勋贵巡逻呢?

    “英国公,天色不早……”

    “嗝~”

    于冕打了个水饱嗝,便打算告辞回家了,张辅给几名副将打了个眼色。

    “于监正急什么,我们几位还没为下午的失礼道歉呢。”

    “怎么,于监正是瞧不起我了,连道歉都不愿意接受?”

    “来来来,于监正你喝茶、我喝酒。”

    几名副将轮番敬酒,硬生生不给于冕找张辅告辞的机会。

    “当当当!”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听着外面打更人的声音,张辅便知道到了宵禁时间。

    “于监正,现在京师已经宵禁,你家又是紫禁城对面,宵禁查的最严。”

    “要不在寒舍借宿一晚?”

    “师父、师父,留一晚上吧,张懋说要带我们练枪法,他家后院有好几把木枪玩。”

    “不只是有木枪,还有木剑、木刀、木盾。”

    不等于冕回答,已经打成一片的娃娃们先开始向于冕求情。

    “英国公,我这拖家带口几十号人,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我英国公府邸难不成还住不下几十个娃娃。”

    “那好吧。”

    看着娃娃们的目光,心软的于冕同意了留宿。

    “好耶,大家跟我张懋来,分两个小队来排兵对战。”

    张懋带着孩子们玩去了,于冕也在英国公府下人带去睡觉了。

    一切按张辅的计划顺利执行,明天便是见分晓的时候。

    翌日清晨,于冕还没起床,张辅的副将们便赶到了三部询问大军军饷、军备以及指挥权的情况。

    令他们以及张辅万万没想到的是,三部官员直接把大军需要的一切全批下来了。

    北境贪腐案相关联的官员,不过是大明官场上的沧海一粟。

    嘉靖可是拿全国的钱粮来要挟三部官员,孰轻孰重这些官员拎得清。

    总不能真为了北境官员的脑袋,断了全国官员的钱路吧。

    等张辅副将回到英国公府邸时,张辅看着听着副将们的汇报,吃惊的嘴巴都合不拢。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仅仅是一夜之后,文臣们便痛快交出指挥权了。

    别说张辅自己英国公的面子,哪怕皇帝亲征也不一定有这么效率。

    三部官员良心发现,要全力支援北伐之战?

    这话骗骗于冕这种官场新人还差不多,张辅知道一定是嘉靖发力了。

    而且是嘉靖发了大力,不惜用一些匪夷所思、违背常理的手段。

    嘉靖的手段的确是出乎意料,一般皇帝怎么可能想到用大部分贪官的利益,去打击少部分贪官的利益。

    利用贪官打击贪官,可是地朝历史少数皇帝才会的权衡之术。

    张辅现在不关心嘉靖用了什么手段,他只知道试探的结果出乎意料——于冕的圣眷不只只是在王振之上那么简单,甚至可能是大明历史之最。

    另一个问题涌入张辅脑中:

    为什么?

    到底是为什么!

    张辅不明白嘉靖为什么要这样宠信于冕,难不成于冕是神话中的狐妖,魅惑了嘉靖皇帝这个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