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仙河:仙侠传说
繁体版

第一章 清源山脉七宗门,少年离宗初远行

    月正当空,皎洁的月光铺洒在湖面上,粼粼闪闪的水波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来。在涟漪的中心处一艘独木舟漂荡在湖面上,随着水流晃荡着前行。小舟上一位少年一手把玩着玉箫,一手被脑袋枕着。他静静的看着天上的月亮,脸上的神色不停地变化着,迷茫、震惊、心动、期盼、犹豫、苦恼等等情绪萦绕在那张稚气还未脱的脸庞上。

    一切的缘由要从今天早上说起。

    少年如往常一样去给师尊送早点,原本应该如往常一样,在蒲团上打坐的师尊;却出神地站在西窗前,即使少年进来了,也没有任何反应。

    少年如往常一样叫了声:“师尊,该用早善了。”师尊方才如梦初醒一般,动了一下身子,他慢慢地转过身子,看着少年将早点一样样摆放在木桌上。

    少年抬眼的第一时间,就发现师尊的异样,师尊的脸色看起来十分地憔悴,仿佛数日未眠,额前的白发似乎又增加了。少年心中一惊,昨日的师尊并无异色,怎么一夜之间会如此?

    师尊虽看到少年诧异的神情,并未急着开口,只是摆了摆手,示意少年坐下说话,少年知道这是师尊有事与自己说,每次师尊让自己坐下听讲,都是这个手势,只是今天的感觉有些沉重而已。

    “麟儿,你已有二十了吧。”师尊轻声地问道。

    “是的,师尊。再过一月,正好二十岁。”少年正色道。

    “还是四极境初期的修为,你最近的修炼有些懈怠了。”少年突破到四极境初期的修为,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了,修为却没有太多的增长,明显是懈怠了。此时,师尊的脸色似乎变得更加苍白了几分。

    “师尊息怒!”少年心中慌乱,平日也不见师尊督促自己的修炼,自己喜欢躲在藏经阁内看书的事情,师尊是完全知道的啊!师尊平常也只是叮嘱自己记得休息,从未督促过他的修炼,怎么今日反而生气了?少年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能不安的道歉着。

    师尊看出这位最小的弟子心中的不安,微微一叹。他有三名亲传弟子,已经有两名弟子不能陪在自己身边,甚至已经多年不曾见面。原本这名最小的弟子,自己打算让他一直陪伴着自己,但事事就是这么无常,连这名最小的弟子,也不得不离开自己了。

    “麟儿,为师有几句话问你,你要如实回答。”师尊的脸色瞬间变严肃。

    “请师尊训诫!”元麟心中一凝,以为自己最近又做错了什么,连忙躬身准备听师尊训诫。

    “你不用如此紧张,这几个问题你要好好思考,说出你最真实的想法。”师尊示意元麟坐下说话,元麟依言坐下。

    “麟儿,为师一直不曾问过你,你对自己的将来有打算吗?”

    元麟闻言愣住了,说实话这个问题他是真的没有考虑过。每日的生活虽然简单,但他生活的很惬意,安定的生活不会让他有太多的想法。师尊的问话,反而让他不知所措了,结结巴巴道:“我还没有想过。”

    师尊笑了笑,元麟的表现不出他所料,拿起桌上的茶壶倒着水。“我曾说过,待你四极境修为圆满,便让你出去游历一番。若是现在有这样的机会了,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没有?”

    元麟闻言立刻脱口而出:“自然是如侠客们一般,丈步量天下,看遍万里河山图;剑出风云动,荡平人间不平事;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这是元麟最近看藏书阁中人物传记中的一句,藏书阁中那些盖世豪杰的英雄事迹,看他的热血沸腾,经常幻想自己如那些英雄人物一样,纵横天下,指点江山,好不快哉!刚才师尊让他说,他一时激动下脱口而出了。待他反应过来时,已经说完了,他有点不好意思的看了看师尊。

    可是看到师尊并没有生气,仿佛似陷入了久远的回忆,元麟唤了好几声师尊,师尊的眼神才渐渐聚焦在元麟的脸上。

    他只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中,没想到弟子的想法却是这样的,从前,他们中也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可是,岁月荏苒,时光变迁,一切都变了,变得不复从前了,时光也无法回流······

    原本他还想再问些什么,现在已经觉得没有必要了。他转身走到墙边,自墙上取下一柄长剑,轻轻地擦拭了几下剑鞘。缓缓走到少年面前,将剑递给了少年。

    “这柄剑跟随了为师数百年,今日我将它赐予你,你可愿意!”

    少年十分震惊,立刻半跪下、双手举过头顶,接剑。其实这柄剑并非什么神兵利器,而是师尊的师尊,其少年时代的配剑。据师尊说,这把剑是太师父年少时,师尊的太师父传下来的,后来太师父又传给了师尊的师尊,师尊的师尊又传给了师尊,所以这把剑对于师尊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虽不知道师尊为什么将这柄剑交给自己,但少年依然道:“愿意。”

    师尊见少年接剑,憔悴的面容上终于有了一丝的笑意。“起来吧!”

    少年恭敬的起身,轻轻的摸着手中的剑,脸上十分的激动。那师尊见此脸上更是多了一丝欣慰,拍拍少年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你应该知道我们七宗的修真论道大会吧。”

    “知道。”

    “这次准备让你去参加。”

    元麟心中一惊,“不是已经定了秦岭师兄他们参加吗?”七宗的修真论道大会是非常重要的,参会人选更是早早就选定的,因为事关宗门荣誉,很少会出现变动的情况。

    “秦岭他们失踪了!昨夜接到你掌门师伯传讯,你风腾师叔带着秦岭等一众参赛弟子,在进入北原历练时离奇失踪了,已经多日无法联系了。你的风华师伯与风浅师叔,已经前去北原找寻他们的踪迹了;即使找到,恐怕是已经赶不及这次的修真论道大会了,故掌门师兄让我们重新选择弟子参赛。可如今,我门下只剩你一名弟子,也只能让你去参赛了。”

    元麟明白了,宗门近百年来收入的弟子越来越少,导致宗门内的杰出弟子人员稀少;经过选拔出来、适合参赛的人选,也只有秦岭师兄他们一批杰出弟子。

    这次北原试炼之行,竟然全部失踪了,估计宗门的长老们都着急坏了吧,这里面可大部分都是他们的弟子。宗门剩下的弟子中,能符合七宗大比要求的,就元麟等有限的几人了。元麟心中粗略一估算,啧啧,人都凑不齐啊!

    “弟子遵命!”但是,不管怎样,该去还得去啊!况且他早就想看看,七宗盛传已久地“修真论道大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盛会了?元麟心中想着。

    师尊点点头,“七宗的修真论道大会,并没有什么危险,让你去见见世面也好!我需要你去办的是另一件事,这事需要从七宗的联合试炼说起……。”师尊似陷入了回忆,缓缓地道来……

    元麟身心一震,原来这才是师尊赐剑的真正原因啊!

    ······

    月西斜,小舟随着水流漂荡到了岸边。船支与河岸轻微的碰撞让少年结束了思绪,原来小舟不知不觉间已经漂泊到了岸边。少年缓缓坐起,此时少年的眼神只剩下坚定;少年抬头望天,漫天的星光,少年的眼中绚灿的光芒,不知是星光,还是少年坚定的目光。

    ······

    清源山脉位于初河的上游,是初河的发源地。清源山脉绵延约九十九万里,其山脉走势酷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又暗合了北斗七星之形象,冥冥中似有所意。山脉间奇山峻岭无数,古木参天,林木丰茂,即使艳阳高照,也只能撒下斑驳光影。

    突然,一片乌云划过森林上空,无数狂风肆掠而下,古树摇动,林中的草地立感阳光普照。一只鹏鸟自阳光中翱翔而过,鹏鸟双翅展动间似遮天之幕。而在鹏鸟的背部似有数人盘坐其上,相对于鹏鸟庞大的身躯而言,实在是有些微不足道。

    可令人奇怪的是几人衣裳、头发等,皆不见飘飞起来,似空中的狂风,对他们毫无影响。仔细看去才发现,原来众人身前有一人,其手持一颗闪烁着淡青色光华的珠子,珠子散出一片完全笼罩几人的淡青色光幕,狂风似在被青色光幕吸收。

    持珠之人年约二十来岁的年纪,是一位相貌俊秀的少年,他身着淡蓝色的练武劲装,其周身却有股淡淡的读书气。此刻,蓝装少年却满头大汗,手上法诀不停变化,珠子的光芒却闪烁不定,恍若烛火似将熄灭一样。

    “好了,不用再坚持了,你的灵力即将消耗完了,就不用再勉强了,换下一位练习。”开口的是坐在众人中间的青衣老者。

    只见老者身后的一位白衣少年应声而起,走到蓝衣少年身边,自蓝衣少年手中接过珠子,手捏同样的法诀,青色的光芒再次暴涨,青色的区域也瞬间扩大一倍有余,白衣少年不断向珠子内灌入真元,继续维持着光幕。

    蓝衣少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后退至老者的身边坐下,双手五心向天的搭放在大腿前,开始缓缓的运功调息着。

    “元麟,你这次维持防护罩的时间,又比上次多维持了一刻钟,可是有了新的突破。”老者微笑着问道,就在刚刚,少年身上元力涌动异常,似是有突破之兆。

    “回风师伯话,我已突破四级境初期修为,进入中期境界。”蓝衣少年如实答道。其他少年听闻,也皆投来羡慕的目光,他们这些时日都在维持青色光幕的稳定,确实已经有三人的修为都突破了。

    风姓老者笑道:“好!好!好啊!你抓紧时间巩固一下境界,后面就不用你再操控定风珠了,让还未突破的人多练习练习吧。”

    老者看向这些少年的目光满是欣慰,能够赶在“斗法大会”之前,多提升一些实力,也更有机会取得好的名次,哪怕是自保,也能多些保障。这也是老者为什么要求这群孩子,逐个来操控定风珠的原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修炼,还能增加他们对元气之力使用的熟练度。

    蓝衣少年感激道:“谢谢风师伯!”

    风姓老者又转头看了看身后的这些宗门弟子,对众少年们道:“你们也需努力,但也不要操之过急、用力过猛,否则过犹不及的道理你们应该懂?”

    众少年齐声道:“谨遵风长老教诲!”

    风姓老者望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少年们,风姓老者的思绪不由飘回出发的前一日,掌教临行前拉住他的手一再叮嘱:“风师弟,此次你带领他们参加斗法大会,一路上一定要多注意安全,一切以他们的生命安全为重,万万不可麻痹大意。”

    回想这一路行来,路上虽多有一些波折,但好在自己一直谨小慎微,总算是没出任何大的问题。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看“修真论道大会”的“斗法大会”是否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了。

    老者看着刚才的蓝衣少年,此子已经是这批少年中,实力最强一批人之一了,但是,他们若是和其他门派中的天才相比,还有很大的修为境界差距的。

    估计,此次“斗法大会”的结果,他们的宗门又要垫底了。好在掌门和一众长老们,在秦岭等人失踪之后,已经不对新选出的参赛弟子们,在“斗法大会”上的表现抱有期望了。若不是为了维持七宗的关系与颜面,估计此次的“修真论道大会”,他们宗门就决定不参加了。

    老者不由的想起失踪的秦岭等一众弟子,希望宗门能尽快找到他们吧。

    ······

    在这绵延近百万里的山脉中,共有七处著名的洞天福地,似对应星空中最闪耀的七颗大星,每当月圆之夜,北斗七星似是更加明亮,清源山脉却更加寂静,笼照在朦胧不清的月华之中。

    山脉中的七处洞天福地,皆驻有此间修炼界有名的修仙宗门。由东向西,分别是太清宗、上清宗、玉清宗、凤翎阁、太元门、靖天剑宗以及太渊宗等七大修仙宗门。其太清宗位于北斗七星图形的上端起始位置,太渊宗地处斗柄末位。

    七大宗门中,太清宗、上清宗、玉清宗、太元门、太渊宗皆是远古宗门,其中太清、玉清、上清三宗在远古时期,原是同一个宗门,后来几经沉浮,于数万年前分裂为三大宗门。

    三大宗门之间虽有竞争,但彼此之间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数万年来从来没有真正的敌对过。据传三大宗门共同守护着一个秘密,只是无人知晓他们守护的秘密是什么。

    修真界曾经有无数人去探索过这个秘密,且在六万年前,还为此发生过天下修真修士,联合共讨三宗的修真大战,据说战况十分的惨烈,双方死伤强者无数,最后双方在三清宫下决一死战。

    但奇怪的是,在三宗即将被覆灭的时候,原本准备覆灭三宗的修真联盟,于一夜间被人瓦解。并且当时所有参加大战的宗门,在此之后,都绝口不提当年之事。而且更怪异的是,三大宗门也未向任何宗门实施复仇,而是封宗数千年的时间,徹底与修真界隔绝。

    三大宗门就这样休养生息了数千年,直到后世的修真界面临一场重大劫数时,才有门人重新出世,协助此间修真界共抗难关。此役之后,三大宗门重新出世,却也没有报复任何宗门,即使三大宗门的实力成为此间修真界真正的领导者后,也没有事后报复的行为或者举动。

    三大宗门也时有强弱,却从来没有出现强大宗门吞并弱小宗门的情况,也很少出现欺辱弱派宗门的情况,三大宗门之间的默契超常人之理解,且一直给人没有合为一派的打算。

    太渊宗是七大宗门中最神秘的宗门,太渊宗传承久远,据说在三大宗门还是同一宗的时候,其宗门就已经存在,但也和三大宗门一样历经兴衰。太渊宗的修真者很少在外走动,就连每次来参加“修真论道大会”的人也都很少,太渊宗的修真者们似乎不爱行走于世间,所以外界对太渊宗知之甚少。

    而且太渊宗也不爱参与修真界的事宜,修真界门派之间的争斗,太渊宗也从不过问;太渊宗与修真界各派的关系不是很友好,其只与七大宗门的其它宗门有些往来。

    但是,修真界每逢动荡之际,太渊宗必定有门人出世,协助其他宗门一起平定动乱,这也是太渊宗一直在修真界仅有的存在感,证明他们还是此间修真界的一份子。

    靖天剑宗建宗不足三千年,是七大宗门中最年轻的宗门。靖天剑宗虽建宗较晚,但靖天剑宗的修真元法,在修真界是独树一帜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完善,更是让五大传承远古的宗门皆震惊。

    靖天剑宗以剑修名闻于世,其宗门内的修士,皆是傲骨天生的剑修。尤其是其宗门研究出的各种剑道法阵,可以说是威震当世,其剑阵威能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强剑修的攻击力。

    当年,最初时期的七大宗门之一的“瑶光宗门”,于一夜间突然举宗莫名消失,其宗门的位置出现空缺,引发无数宗门的争夺战。

    靖天剑宗为竞争七宗之席位,曾与修真界的数个强大宗门发生大战。经过十分惨烈的竞争后,靖天剑宗凭借强大的剑阵之威,十分艰难的胜出,自此之后,靖天剑宗以剑阵名动修真界。

    而靖天剑宗最强大的剑阵名约“擎天”,是靖天剑宗的护宗大阵,据说需要近万名的修真者共同施展,才能发挥此剑阵的最强实力,但至今还没有人见过其威力。

    凤翎阁乃是七大宗门中唯一的女子宗门,凤翎阁是七大宗门中人数最少的宗门,其门内收纳的皆是女性修真者,且修真的女修数量不足万人,据说乃是凤翎阁门规所限。

    凤翎阁地处清源山脉的厄要之地,山势奇峻、高耸入云,山顶终年积雪不消,山下却四季如春。其接连的山脉之间,松涛阵阵、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景色怡人。

    湖水自万丈绝壁倾泄而下,却又永不枯竭,似另有源头,此处也正是初河的源头。

    清源山脉景色最唯美之地,凤翎阁也掩映在那山色之间。

    凤翎阁虽不是远古宗门,相传却是仙域瑶池的一脉分支,其处世风格与瑶池一脉相承。

    凤翎阁地理位置毗邻太清、上清和玉清三大宗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凤翎阁受三大宗门庇护,又与其他宗门皆交好,可以说是清源山脉最安宁之地。

    七大宗门中的太元门,虽说也是远古宗门,但是自数万年前开始,传承不断断绝,所修远古流传的法诀已不全,后世门人修炼越来越困难。后来者开创的法诀,又因多种原因没有多少可以完全保存下来的。

    越来越多的修真者见此情景,便不再选择进入太元门,现今的太元门已是面临人才凋零、青黄不接的境况。若不是其宗门的护宗大阵,乃是上古奇阵,威力绝伦;恐怕太元门的七宗之位,早已被其他宗门所取代。

    太元门一直依靠宗门底蕴残存至今,但再多的底蕴,也总有消耗结束的一天。所以,所有人都明白,太元门即将走向消亡。据传已经有很多门派在做准备,随时取代太元门成为新的七大宗门之一。

    七大宗门每逢百年时间,就要举行一场七宗间的“修真论道大会”,太清宗已经连续八届,获得举办论道大会的资格,其实力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服。

    根据上一届的论道结果,八大宗门的论道的排位顺序是太清宗居首位,其次是上清宗、玉清宗、太渊宗、靖天剑宗、凤翎阁,以及排在末位的太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