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仙河:仙侠传说
繁体版

第四章 净莲池中遇仙舞

    月正当空,太清宗净莲池畔,虽不是夏夜,却有虫蛙和鸣之声。忽有一缕琴音划破池塘的寂静,仿佛有清凌凌的翠色音符涤荡开来,整个池塘慢慢归于平静,只剩下琴音伴着清风在池塘上嬉闹,清风轻微的拂动着水面,缓缓的四散开去。

    忽然,池畔的角亭中,一袭白衣的清丽身影,飞身而出;轻盈的纱巾与纱衣随风舞动,飘飘似仙;白影轻落在池面上,稍定间已舞姿轻摆,白影双手缓缓交叉放于双肩,俏首低垂。此时琴声悠扬,白色的身影已随琴声舞动起来。

    白衣身影舞动间,天上的明月似更加皎洁,原本微亮的池面越来越亮,仿佛在那一瞬间,所有的光华都集中向白影所在的池面,光芒虽亮,却又份外柔和。

    白色的身影时而轻灵,仿佛灵动的精灵在水上嬉戏;时而柔美,仿佛杨柳随风舞动;时而似游鱼戏水,在空中翻转腾挪,身影交错,似千变万化;在白影周身处,其双袖如白练灵蛇围绕穿插、灵动异常,与纱衣舞动间的身影,相得益彰。

    白影舞动间,池中的鱼儿似被其舞姿所感,在白影身下池水中反复穿梭;鱼儿多彩,在月光的照耀下,好似那七色云彩在翻涌;调皮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在空中摆动几下鱼尾,飞溅的水珠折射出斑斓的色彩,让唯美的舞姿更显灵动。

    唯美灵动的舞姿让人浑然不知时间的流逝,琴音急转间才恍如大梦初醒。白影已徐徐降落在水面,向角亭微微福了一礼;舞停琴歇,似意犹未尽。白影缓步向角亭行去,池下鱼儿仍在跟随,白影似在一条舞动的彩虹上行走,直到白影步入角亭,鱼儿仍在聚集游动,久久不愿散去。

    “蓝师妹舞姿唯美灵动,似有仙灵之气。”角亭中有一男一女,加上白衣女子共计三人,开口的便是那名白色宫装的男子,男子年约二十多岁,相貌俊朗非凡,身材高挺,似有浩然之气。

    “古尘师兄妙赞了,还是师姐琴音仙妙,我只不过是配合而已。”刚刚回到角亭的白衣女子向白衣男子微幅一礼,言语间虽是自谦,却有藏不住的喜意。

    “杨师妹的琴音就连我都在不知不觉间,陷入情境之间浑然忘我,恐怕杨师妹的琴技,已入空灵之境了吧。而蓝师妹你能和杨师妹的琴音,配合的如此完美无缺,怕是下了不好苦工吧!你的舞姿缥缈灵动,已有洛神之姿。”白衣男子夸赞道。

    “灵儿师妹不必自谦,看你刚才身法似又有突破,师尊知道了定然高兴。”弹琴的女子起身,正在替白衣女子擦拭裙摆,原来白衣女子裙摆的边缘,在刚才的舞动间沾上了水渍。

    白衣女子看着正在给自己整理裙摆的师姐,其侧颜都如此知性唯美,不自觉地的心跳加速、脸颊微红,心中叹道:师姐真的好美、好温柔啊!不知道将来会便宜了哪位男子?

    白色宫装男子目睹眼前这一幕,眼眸之中仿佛有熠熠光辉在闪动着,那光芒之中似乎还蕴含着一丝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憧憬之意。

    就在这时,原本平静如镜面一般的池水突然毫无征兆地破开一个大洞,紧接着,一道迅捷无比的身影如同灵动的游鱼一般从水中猛然窜出。眨眼之间,这个身影便已经稳稳当当地落在了角亭旁边的岸边上。

    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名身着淡蓝色劲装的翩翩少年郎。只见他先是轻轻擦拭去脸上残留的水珠,然后又细心地理顺了被水浸湿而略显凌乱的头发和衣物。做完这些之后,少年这才转过身来,向着角亭中的三个人拱了拱手,歉然说道:“真是抱歉啊,打扰到各位了,我这就马上离开这里。”话音未落,少年便转身准备离去。

    然而,就在少年刚刚迈出脚步的时候,只听得一声清亮的呼喊声传来:“这位道友,请暂且留步!”发出声音的正是那位一直坐在角亭之中、身着白色宫装的男子。

    蓝衣少年听闻声音,停下脚步,缓缓转过身来,目光落在男子身上,似乎在询问对方有什么事情。他的眼神清澈而明亮,透露出一丝好奇。

    白色宫装男子双手抱拳,向蓝衣少年行了一礼,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友善的笑容,轻声说道:“敢问这位道友,你是哪一门派的弟子呢?为何会藏身于净莲池中?”

    蓝衣少年看着眼前这位风度翩翩、气质高雅的白衣男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面对对方的提问,他突然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偷偷摸摸地躲在池塘里练功,多少有些不光彩。

    然而,当他看到白衣男子那真诚且毫无恶意的笑容时,决定还是坦诚相告比较好,于是鼓起勇气回答道:“我在水下练功。”

    听到蓝衣少年的回答,白衣男子显然有些惊讶,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住了。他万万没有料到,少年给出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答案。回过神来后,他忍不住追问道:“阁下修炼的何种功法,怎么于此处水下练功。”

    蓝衣少年挠了挠头,脸上浮现出憨厚的神情,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啦,只是我发现水下的灵气确实更为浓厚一些。”他的语气真诚而朴实。

    蓝衣少年的这番话实在太过直白和朴实,以至于令人难以置信!一般人谁会想到去水下寻找灵气呢?这种独特的修炼方式着实罕见。

    “净莲池“之所以能够汇聚灵气,原因就在于它的水下布置了一座神秘的聚灵法阵。这座法阵使得水底的灵气浓度远高于水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灵气环境。然而,普通修行者又怎么会仅仅为了多吸收一点灵气,便冒险潜入水底练功呢?

    此刻,月正当空,正是修炼者们摄取月华灵力的绝佳时刻。按照常理来说,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留在水面之上,吸收月之精华来提升自己的修为。那么究竟为何会有人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跑到水下寻找灵力呢?

    正当白衣男子准备开口询问时,却被一旁传来的饱含怒意的声音骤然打断。他惊愕地转过头,只见两名女子不知何时已来到他们身后。那位身着白衣的女子原本娇美的面容此刻因愤怒而变得扭曲,显然情绪十分激动。

    白衣女子心想:此子自净莲池的水底出来,那么自己刚才跳舞时,他岂不是在水底的时候都看到了。想到蓝衣男子是自水底向上观看的视角,那岂不是正好看到自己的裙底,虽然自己确定身上的衣物是完全穿戴齐整的,自己出门前检查过,并无外露的春光的地方。但是想到那样的场景,她突然感觉无比的心闷、怒气上涌……

    白衣女子越想越气,都快出离愤怒了,越想压下心中的怒气她就越生气。

    少年闻言微愣,瞬间想起当琴声响起时,自己感到有人到来,正在犹豫是否出来时,那飘然的身影已然翩翩起舞,自己自然不能出来惊扰。原本打算闭上眼睛在水底等待女子离开,但那些色彩斑斓的游鱼让水底似梦似幻,自己难忍好奇之心。

    原本水下甚为暗淡,但彩鱼们让水底遍布光影,皎洁的月光在那时,也仿佛照射入池底,水面上的女子那唯美轻灵的舞姿,自然被自己尽收眼底。少年不自觉地羞红了脸,一时气息难平,难以静下修炼。

    但是他此时又不能贸然越出水面,怕打断女子优美的舞姿,只得在水底下静心忍耐着;白衣女子的舞蹈似乎给了他一些特别的触动,可是他那感觉该怎样形容,更不知道那感觉具体代表了是什么?

    那种感觉让他不自觉地想去抓住,可他极力去感受,却怎么抓都抓不住那种玄妙的感觉,他不知不觉中陷入了一种迷幻的状态中,直到白衣女子的舞姿停止,他还是没有从那种感觉中出来。等白衣女子回到角亭后,他才迷幻的感觉中退出,这才急忙自水底冲出水面。

    那白衣女子见状,哪里还用少年去解释,怒气不自觉的上涌,她也瞬间已运起真元掌式,正准备向蓝衣少年发难,却被弹琴的女子挡在身前,拦下了她的一时愤怒。

    弹琴女子先是给了白衣少女一个宽慰的眼神,才转向元麟问道:“不知道这位道友该如何称呼?”

    “太元门,元麟。”少年立感如沐春风,不自觉已然答道。

    “原来是元道友,在下太清宗古尘,幸会幸会。”白色宫装男子主动介绍起自己,随后转身为两位女子做介绍:“这两位是上清宗杨蓉仙子,以及她的师妹蓝灵仙子。”男子先面向弹琴女子,再转向白衣女子,算是为元麟介绍了。

    杨蓉仙子微身福礼,道:“见过元道友。”而白衣女子仍是怒目而视,显然不能释怀。但此时元麟正惊讶于古尘的身份,并未注意到白衣女子的怒意。

    古尘,太清宗掌教门下真人最小的关门弟子,现年二十四岁,原是太清宗掌教俗家的子孙,因其具有十分罕见的纯阳之体,而被送入太清宗修习仙法。

    据传,古尘在年仅四岁时,就已能背读仙家典籍;六岁时便已入开元境,具备修炼仙家术法的条件。故而惊动了太清宗掌教亲自收为关门弟子。

    风师伯甚至特意交代过这名竞争对手的情况,古尘绝对是此次“斗法大会”冠军,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而杨蓉与蓝灵两人,也皆是上清宗慕容长老的亲传弟子。

    “元道友这么晚仍在修练,这份刻苦着实令人钦佩。”古尘见元麟发呆,以为他惊艳于两女的姿容,这种情况即使在其宗门内,也是屡见不鲜的,自不会觉的奇怪,故而出声算是提醒。

    “古尘道友、杨仙子、蓝仙子,幸会!幸会!”元麟连忙作揖问好。可是这样的木讷的表现,又换来白衣女子的冷哼之声。

    “在下无意冒犯,只是蓝仙子的舞姿动人,在下一时惊为天人,未能及时出来解释,得罪之处,还望蓝仙子海涵。”元麟这才意识到蓝灵的怒气,皆是因自己而起,连忙道歉。

    蓝灵听到元麟夸赞,本来愤怒的情绪稍有缓解,但想到元麟是从水下观看她跳舞,觉得又羞又怒,不知该怎样开口?杨蓉见状,连忙轻声安慰着师妹,元麟见此只能尴尬的呆在一旁。

    “元麟道友,不知道友对于音律方面是否有所涉猎呢?”古尘看着元麟,脸上露出微笑,试图打破尴尬的气氛。

    元麟微微一笑,回答道:“不敢当,只是略懂一二罢了。”

    古尘听后,心中暗喜,继续说道:“元麟道友真是太谦虚了。既然如此,不如我们进去详谈一番如何?”

    元麟面露难色,他看了看自己湿漉漉的衣服,心里有些犹豫。虽然作为修道者并不惧怕这点寒冷,但毕竟衣装不整,实在有些不自在。原本想要婉言谢绝,然而转念一想,此刻蓝灵显然还在气头上,如果就这样离开,恐怕会引起她更多的不满和怨恨。于是,他咬咬牙,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与此同时,元麟暗自运起真元,催动真气在周身经脉间飞速流转。随着真元的流动,他身上那件被雨水浸湿的衣物渐渐变得干燥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热力烘烤着一般。

    古尘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会心的笑容。他转过身来,走向蓝灵,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安慰着蓝灵,然后他给了蓝灵一个温暖的微笑,让蓝灵的怒气莫名的消散了几分。

    没过多久,元麟身上的衣物已经完全干透,但由于被池水浸湿后又风干,衣服变得有些褶皱,紧紧地贴在身上,让他感觉十分不舒服。这种束缚感使得他越发觉得别扭和尴尬,仿佛整个人都无法自如活动了。

    走进这座精致小巧的角亭之中,可以看到亭子中央摆放着一张光滑平整的石桌以及四把造型别致的石凳。桌面上整齐地放置着一把洁白如玉的古琴、一支翠绿欲滴的长笛以及一只古朴典雅的埙。

    角亭两侧设有可供人休憩的围栏,此时此刻,杨蓉正紧紧拉住蓝灵的手,一同坐在围栏之上。她压低声音,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对方,而古尘则静静地站在一旁。蓝灵的目光始终死死地盯着元麟,眼神愤怒,令元麟感到浑身不自在,如坐针毡一般。

    见元麟走进角亭,古尘脸上露出微笑,迎上前去,说道:“元麟道友,不知阁下擅长何种乐器呢?”

    元麟谦逊地回答道:“长笛。”

    古尘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接着问道:“元麟道友,今日有幸相聚于此,不知您是否介意为我们吹奏一曲,让大家一饱耳福呢?”

    元麟听后,微微一愣,面露难色地说:“实在惭愧,此次出门匆忙,忘带长笛了。”

    听到这话,古尘与杨蓉对视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一旁的蓝灵。只见桌上摆放着一支精致的翠玉长笛,显然是蓝灵的宝物。蓝灵察觉到众人的视线,脸色微变,迅速将头转向右侧,似乎在刻意避开他们的目光。其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长笛虽是她的,但并不打算借给元麟使用。

    古尘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已然明了蓝灵的意图,他微微一笑,转头看向元麟,轻声问道:“那么元麟道友,不知除了长笛之外,您是否还精通于弹奏古琴或者其他乐器呢?”

    古尘的目光落在元麟身上,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然而,元麟却轻轻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不擅长这些。一时间,气氛有些微妙,众人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古尘自然察觉到了这一点,为了缓解现场的尴尬氛围,他微笑着伸手拿起放在一旁的古埙。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乐器,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承载着岁月的记忆。

    古尘轻抚着古埙,感受着它独特的质感和温度,然后抬头对众人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先为大家吹奏一曲“万古长空”,还请诸位品鉴一番。”说罢,他将古埙凑近唇边,开始吹奏起来。

    悠扬的音符从古埙中流淌而出,宛如天籁之音,回荡在整个空间。曲声时而婉转低回,时而高亢激昂,如泣如诉,动人心弦。众人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之中,心情也随之起伏。

    随着曲调的变化,一幅浩瀚宇宙、无尽星空的画面在人们脑海中展开。仿佛置身于广袤的天地之间,感受到了时间的沧桑和永恒的力量。

    幽沉低婉的埙声缓缓自古尘的指尖震出,似一幅久远的画卷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一片古老的森林缓缓浮现,古树苍天,枝繁叶茂,阳光自枝叶的间隙间撒下斑驳的光影。阳光的温度似开始温暖森林,一只只野兽、动物及昆虫被阳光唤醒,森林间嘶吼声、虫鸣声陆续浮现。

    一阵狂风扫过,眼前景象已是一片大海,波涛阵阵,巨浪排空。又一道闪电霹雳,已是群山峻岭,鹰啸长空;雄鹰展翅,翱翔千里,山巅白雪皑皑,狂风呼啸。

    翻越山岭之后却是阳春三月,世外桃源……众人已不知不觉沉浸在埙声里,仿佛过了许多年,埙声渐歇。

    杨蓉与蓝灵悠悠转醒过来,只见到古尘不知何时已然停下吹奏手中的埙笛,此刻正凝视着前方波光粼粼的湖面。再瞧那新来的元麟道友,则是双腿盘起,双手结成法印置于胸前,五心朝天,宛如入定一般,仿佛正在潜心修炼某种功法。两人见状皆感诧异,杨蓉忍不住开口问道:“他这是怎么回事?“

    古尘闻声转过头来,目光如炬地注视着元麟,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缓声道:“他似乎进入了顿悟之境。”

    “顿悟?“蓝灵闻言顿时精神一振,满脸好奇地凑上前去,对着元麟左瞧右瞧,上下打量个不停。若是元麟此时苏醒过来,恐怕会被她这般直白的举动,弄得浑身不自在吧。

    然而蓝灵端详许久,却是一无所获,满心疑惑地转头看向古尘,询问道:“古尘师兄,为何他会突然顿悟呢?我们方才一同聆听乐曲,怎的偏偏只有他有所感悟呢?”明明大家听到的都是相同的旋律,难道其中还隐藏着什么玄机不成?

    “这位元道友身上的真元气息流转忽强忽弱、元神之火明灭不定,周身运转的元气透出阵阵道韵,应当是顿悟了不假。不过他为什么顿悟,可能与我刚才吹古埙时,融入了宗门密篇部分内容的《三清太上感应篇》有关。看其周身道韵流转正在减缓,估计元道友悟道的剩余时间不会很长了,我们等他醒转之后再了解具体的情况。”古尘解释道。

    片刻之后,元麟周身原本平稳流动着的道韵突然剧烈地波动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激荡一般。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立刻引起了在场其他三个人的注意,他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元麟,想要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道韵的波动变得越来越强烈,但大约过了一盏茶(一柱香)左右的功夫后,它逐渐开始减弱并最终恢复到之前的平静状态。与此同时,一直紧闭双眸的元麟也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只见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道韵波动,随后便迅速消失不见。

    还没等其他人来得及说话,元麟已经站起身来,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行了个礼,并焦急地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刚才我在修炼时偶然间有了一些新的领悟,需要马上去找宗门里的师长请教验证一下。所以只能先向各位道别了,请多多包涵。”

    紧接着,元麟面对三人抱拳行礼,表示感激之情:“此次我能够有所感悟,完全得益于三位音律和舞姿的启发,如果将来还有机会的话,此恩必报!”。

    “元道友不必如此多礼,日后闲暇之时我们再相聚便是。”古尘心思聪颖,瞬间便明白过来元麟此刻的顿悟或许触及到了他认知之外的领域,当下急需前往宗门请教诸位师长,因此并未加以阻拦,任由他自行离去。

    而蓝灵在元麟转身离去之际,始终气鼓鼓地跺着双脚,以此表达内心的愤恨与不满。倘若不是一旁的师姐紧紧拉住,恐怕早已冲上前去与其理论个不休。

    只见她对着角亭内的二人耍起了小性子,一面埋怨师姐为何要拦住自己,不许她动手;一面又对古尘轻易放跑元麟颇有微词。面对这番情形,古尘与杨蓉也只好好言相劝,尽力安抚她的情绪。

    然而,在劝慰蓝灵的同时,两人的目光却不约而同地朝着元麟远去的方向多看了几眼,似乎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