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等,马上开席
繁体版

第9章 小伙子真是拜对师了

    往盘子碗碟上盖章,看似简单,其实也挺累人。

    一桌有二十几件东西,四面对衬,横平竖直的,有的还得在边上底上加盖,总数得印100多下。

    马越刻的章只有两个,他和赵芯一人一个。马红军一只手不方便,只能打打下手,把盖好的先晾起来。

    忙来忙去,20桌弄完,天都快黑了。反正也没有客人,小饭馆里里外外桌上摆得满满当当。

    赵芯张罗回家,马越却没停。他又拿出了完整的两套餐具,还有额外的五十来个大碗。

    赵芯以为马越数错了数,有要阻止的意思,“儿子,够了,你也累了一天,咱早点儿回去吧。”

    马越微笑,“基础数儿是够了,还有机动量呢。而且你看着,这些估计到时候还有大用。”

    有大用?

    两个老人不太明白,但也没细问。

    马越现在在他们眼中,基本快成了主心骨。

    一起弄到了天黑,临走,马越又把库房里的两口大锅拿出来锃干净了。

    接下来几天,马越就跟着马红军,一门心思地“学习”菜谱上的那些菜。

    他是轻轻松松,还刻意放水。马红军却有点儿怀疑人生了。

    儿子才上手,菜品质量就和他大差不差,有的还明显吃起来更胜一筹!?

    敢情自己二十年厨师都白当了?

    好几回,他都没忍住,跑到祖上牌位前多烧了几根香,感谢先祖荫佑,给他了这么一个好儿子。

    马越看到马红军的表现种种,也不去干预。

    这些都让他想起上个世界刚刚学厨的时候。自己不成器,不好好学,父亲没少骂,甚至有时候上家伙。

    也是直到父母同时患病,离世而去,他才幡然醒悟,走上正途。

    夜里,马越从窗户看着星空发呆。

    明天就是老蔫巴家的婚礼酒席了。

    今天开始“吹大门儿”,那边屋顶大音箱放的唢呐曲儿隔壁村儿都能听到。

    马越刚才专门找了几个大纸箱子,把早就晾干的餐具装进去,用大红纸一封口,加上桌椅板凳,借了邻居的驴车拉了四大车,跟老蔫巴现场交付。

    老蔫巴不仅查了数,还想再压压价,被马越一口回绝了。

    换成别人还能体恤一下,老蔫巴?他没这人品。

    预想了明天酒席上的种种,马越睡着了。再醒来时,天已亮了,大音箱中的唢呐声似乎更响了。

    父子二人吃过早饭,直接去了老蔫巴家里。

    一来,看看餐具摆得如何效果怎样,相当于售后;二来,也想看看那个孙遥在做饭上到底有啥水准和特点。

    当然,还有另一个目的。

    孙遥是打伤马红军的第一嫌疑人,父子都想借机看看有没有线索证据。

    要是能抓到把柄,绝不轻饶了他。

    没曾想,孙遥见他们,脸就黑了。

    特别是父子往灶上走时,他身子一横,手里拿个大勺挡在门口,“干啥?厨房重地,闲人免进。”

    马红军一愣。

    啥重地不重地的,难道你这厨房不是炒菜的,是组装原子弹的?

    马越多少还是有化解尴尬的意思,“都是同行,交流交流呗。”

    孙遥却没有一点儿与他们父子俩交流的意思。

    他冷哼一声,下巴故意往上抬了抬,“你们一个土菜师傅,一个落榜高中生,我可没法交流。我是正经学校学出来的,烹饪都是讲英文,你们懂什么叫盘扶瑞赢,什么叫敌破扶瑞赢吗?听不懂吧?档次有别,恕不奉陪。”

    他试图拽几个英文单词出来,可是那发音实在惨不忍睹。

    马红军还真被他这几句话给弄得一愣,心里的火也隐隐在上升。

    正想怼回去,马越拉了他一下,“那行吧,我们不看了。”

    离开灶上挺远,马红军甩开了马越的手,“看他那流里流气的样!正经学就了不起了?啥玩意儿,没大没小的。还什么英语,崇洋媚外!”

    马越表情却很是轻松,“没事,爸,坐下,咱们等着看戏。”

    才说完,有个酒席迎宾走了过来,“哎呀,这不老马吗,咋样,随完礼没?要是没随,跟我里边记账!”

    马越故意抬高了点儿声音,“我们不用随礼,他家还得给我们钱呢。”

    这话一出,引来几个人的目光。

    特别是有些外来的不认识的,略带八卦地分析着这话什么意思。

    很快,桌椅摆好了,凉菜也上来了。

    农村喜宴,讲究比较多,一般在新娘子进屋后走热菜,统一开席。

    提前动筷,会被说没规矩,没见过世面。所以就算直咽口水,谁也不打第一枪。

    再加上也有不少人,考虑随礼后的回本问题,都会等着最后几碗大菜,能吃菜绝不吃饭,能吃肉绝不吃菜。

    这会儿,人们正在一边观察菜品,一边找话茬。

    满桌同样式的餐具很快就成了焦点。

    “哎哟,我才发现,这老蔫巴家可以呀,餐具都是统一成套的!”

    “还真是哎,跟城里下饭店似的!别人家都到处借,拼拼凑凑的,真就没这有排面!”

    “不会是自己家买的吧?那这可得不少钱!”

    “切,老蔫巴舍得那钱?一桌一套不得二三十块?二十桌,五六百,就用一回,那不明摆着亏钱!他可不傻!”

    “哎,你看,还有字呢。我说呢,这不人家马家饭馆的嘛,写着马红军家常菜呢。”

    “不是说今天是孙遥做菜吗?用马红军的东西?这是两家合伙了?我刚刚还看见他们爷俩了,也没上灶啊。听说老蔫巴还给他们钱?”

    “这个你们就不懂了。我去过大饭店,炒菜的都是小工,监工的是大厨。说不定,马红军是监工,孙遥是小工。”

    “对啊对啊,马红军干了那么多年饭店……”

    在人们的议论之中,画风逐渐跑偏。

    马越已经忍不住笑了,马红军的表情也越来越舒服。

    农村的特点,有人说,就有人信,就有人传,管你是真是假。

    特别是一加上什么“人家城里”之类的话头儿,假的也成真的。

    孙遥给马红军当小工这说法,想澄清可得大费口舌了。

    很快,一声“走菜”喊了出来。

    热菜顺次上桌,人们也开始动筷,但都在等着上碗。

    那才是硬货。

    第一碗,红烧鱼。吃的人不多。

    一来,吃鱼择刺费时间,容易影响吃肉。二来,还在等硬货。

    人们都知道,老蔫巴早就放了风,自家酒席有城里大菜。

    多数人都想在这一饱口福之后,给自己以后多个谈资。

    但没想到,东家还卖起了关子。

    孙遥从灶上出来,专门到席间,笑眯眯地问,“大家吃得怎么样?我这菜可合胃口?”

    席上一片叫好声,也让孙遥笑面如花,“满意就好,以后大家有酒席可以找我!”

    也不知道谁先起了一句,“肯定的!马师傅的手艺,咱都信得过!”

    接着,就有人应喝,“对,咱十里八村都知道!有马师傅监工,肯定错不了!小伙子真是拜对师了!”

    孙遥的脸唰地阴了下来,“你们说什么?”

    席间乱哄哄得有点儿说不清,人们也不太在乎厨师的脸色。

    孙遥听了半天没听出个数,找到老蔫巴,“你对宾客们说啥了?怎么我就成向马红军拜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