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欢乐颂
繁体版

第十三章 《暗江湖》

    梦境后世里,因为赌*瘾,苏浩被关在家里,与世隔绝的独自过了一年多。

    那时候,他与外界的联系全部被中断了,每天只能靠看下载好的影视剧、综艺、电子书、漫画,玩单机游戏打发时间。

    时间长了,那些东西他也腻了,便琢磨干点别的。

    于是,那一年多近两年时间,他学会了洗衣、做饭、做家务、养花、养宠物,这些他以前从来不会自己做的事儿。

    同时,重新捡起钢笔练习硬笔书法,进而学习写作。

    开始时,写的最多的就是影视剧的影评,因为接触的最多嘛。

    慢慢的,他也学会了拆解剧本、拆解小说,进而将剧本转换成小说、亦或是将小说转换成剧本。

    后来因为补看漫威电影,知道漫威电影宇宙,却发现内娱电影,虽然都是号称,却没有真正能称得上电影宇宙的系列电影。

    最接近成功的电影宇宙是陈思成创造的“唐人街探案宇宙”,可惜《唐探3》让他自己玩崩了,不然真算填补国产电影空白。

    那时苏浩玩性起来,脑洞大开,便想着创造一个电影宇宙试试。

    而后是看若森的《画江湖》系列有感,将几部武侠电影融汇在一起,半创造的做成了一个《暗江湖》系列,如今他写的就是该系列的武侠小说。

    系列包括《龙门飞甲》、《厂公》、《剑雨》、《戚家刀》、《明将》、《锦衣卫》、《绣春刀》、《飞鱼服》、《血滴子》,共九部中短篇小说构成。

    其中《龙门飞甲》、《剑雨》、《锦衣卫》、《血滴子》这四部皆是改编自同名电影;

    《戚家刀》改编自17年陈佳上导演、赵闻卓主演的电影《荡寇风云》,描绘戚继光将军创立戚家军,与俞大猷将军对抗倭寇的故事,苏浩在创作时加大了其中的武侠元素;

    《绣春刀》改编自电影《绣春刀Ⅱ:修罗战场》,《飞鱼服》改编自电影《绣春刀Ⅰ》;

    而《厂公》和《明将》则是苏浩的原创。前者是观网文《回到明朝当王爷》有感,自创的武侠版正德帝秘史,主角是大太监刘瑾和明武宗朱厚照;后者是衔接《戚家刀》、《锦衣卫》、《绣春刀》的联动作品,讲戚家军在平定倭寇后的故事,也为绣春刀前,明军萨尔浒之败埋下伏笔。

    其实文学著作里,成系列的作品很多。就是所谓同一个世界观下,同一时代不同主角或者同一主角不同时代的故事。

    比如侦探推理类小说,不能不提的鹰国柯南·道尔著写的《福尔摩斯探案集》,构建了“福尔摩斯探案宇宙”,就是由多个福尔摩斯侦探探案的故事组成。还有被侦探迷昵称为“阿婆”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也创作了大侦探波洛这个经典侦探形象,由多达38部小说组成“大侦探波洛探案宇宙”。

    现代小日子那边的推理小说家东野圭谷,著作中最出名的有两个系列,以《放学后》、《恶意》、《新参者》等小说组成的“加贺恭一郎警员探案宇宙”,和以《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等小说组成的“汤川学教授探案宇宙”。

    视线拉回国内,以最具代表性的武侠小说举例,说说金古温黄梁这几位大家。

    梁宇生先生的作品,基本不同朝代就是一个系列,可分为唐、宋、明、清四个系列。

    温锐安先生的作品,基本就是同一个系列,以宋朝靖康事变为中心,前前后后几代人的故事。

    璜易先生的武侠小说作品,也基本算一个系列,从秦朝的《寻秦记》、南北朝的《边荒传说》、隋末唐初的《大唐双龙传》,盛唐三部曲的《日月当空》、《龙战在野》和《天地明环》,宋末元初的《破碎虚空》,到最后明初的《覆雨翻云》,属于一个江湖武林的千百年风云变换。

    古隆先生早年间作品天马行空,互不统属。不过在晚年也提出过“大武侠时代”的创作理念,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付诸实践(《猎鹰·赌局》),但可惜其英年早逝,这个理念未能更好的贯彻。

    但他的作品里也能看出些先后的传承顺序,具体在于他的小说,要么历史背景模糊,要么就是在一个架空的明朝。能分辨出先后的有《大旗英雄传》、《楚留香系列》、《绝代双骄》是一个系列;《武林外史》、《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飞刀又见飞刀》属于一个系列;明确成单独系列的《陆小凤传奇》、《七种武器系列》等。

    金镛先生的作品,早些年的三联版除了射雕三部曲,《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与《飞狐外传》,《碧血剑》与《鹿鼎记》是明确的系列作品,其他作品相互间没有关联关系。

    后来这些年金镛先生不断改版,基本是将15部著作按照时间顺序捋了一遍,成功构成了“金镛武侠宇宙”。

    想来如果古隆先生活着,恐怕也会把自己所有的小说也都捋成一个世界观,成“古隆武侠宇宙”。

    苏浩所做的便是仿照金镛先生做的那样,将这九部作品放到一个世界观下,捋成一个时间顺序排列,且每一部都有下一部的引子。

    如最开始的《龙门飞甲》,为徐尅电影《新龙门客栈》故事续写,背景在明朝成化年间,主要内容是明朝朝廷的特务组织西厂与江湖散人之间的争斗。只是苏浩在电影的基础上做了大量魔改,使得剧情逻辑合理了不少。

    第二部《厂公》,故事背景在明朝中叶正德年间,主要内容在朝堂。大太监刘瑾本出身西厂,后随侍朱厚照,正德帝登基后,其不仅升职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还兼管内行厂,但随着权力欲望的滋长,他与正德帝这对主仆由原来的相互扶持,变得渐行渐远,最后以致兵刃相向。然作为天子家奴的刘瑾当然斗不过皇权,最终以谋逆论罪,被凌迟处死。

    第三部《剑雨》,苏浩做了大量修改,故事背景设定为明朝嘉靖中期。江湖上臭名昭著的杀手组织“黑石”实际是嘉靖帝登基后,暗中将昔年正德朝设立的内行厂残部召集转化而来,专门替嘉靖帝干脏活的黑手套。

    开篇被黑石组织灭门的张首辅改为嘉靖年间的首辅夏言,毕竟明朝二百多年,被下狱明正典刑而杀的首辅实际就夏言一人。张人凤改为夏言义子,也是其保镖。而黑石老大转轮王之所以要夺得罗摩遗体,是因为少年时亲眼看到不可一世的大太监刘瑾被正德帝一言灭杀,所以要取得这世上最大的权力——成为真正的男人后造反称帝!却不想罗摩遗体实际是嘉靖帝暗中放到江湖上的,一切的操纵者都是这位腹黑的皇帝,为的是将黑石组织这个见不得光的黑手套铲除。

    接着两部《戚家刀》与《明将》属于姐妹篇,故事背景是明朝嘉靖后期到万历中后期,时间跨越几十年,以戚家军兴衰为主轴,描绘其南抗倭寇、北抵鞑靼的故事,只是朝廷昏庸,这支立下赫赫战功的军队却最终被自己人杀的近乎灭绝,残存零星后人流落江湖,开始反抗朝廷。而明朝廷对待功臣的苛刻使得武人们心寒,以致成为萨尔浒兵败诱因。

    第六部《锦衣卫》,同样大修,故事背景为明朝天启年间,忠义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孟章(原青龙)对抗以魏忠贤领导的东厂,流落江湖时遇到过杀手丁修、丁显这对师兄弟,为《绣春刀》里丁显化名靳一川加入锦衣卫铺垫线索。

    苏浩挺鄙视这一辈的香江编剧,不光不爱读史,而且还是老一套的故事模版,都新世纪了,给人起名还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种老掉牙的方式。你改成孟章、陵光、监兵、执明不行吗?还显得有文化些。

    后面《绣春刀》和《飞鱼服》改动不大,就是把故事逻辑做的更严谨些。比如卢剑星、沈炼、靳一川(丁显)如何相识,何时结拜都有了交代。

    最后一部《血滴子》,描绘清朝雍正年间立下赫赫战功的粘杆处“血滴子”,却被登基后的乾隆帝嫌脏而灭掉的故事。只是在苏浩的小说里,乾隆肯定不会是因为朝廷有了更好用的火器,才干掉“血滴子”的。

    乾隆作为清朝的封建君主,严格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并拒绝发展一切高新科技。以致清廷后面传到乾隆他孙子道光帝时,连嘤国在哪儿都不知道。

    九部小说,《厂公》和《明将》这两部原创都因为故事时间跨度较长,为中篇,其余都是短篇。

    前八部故事背景都放在明朝,最后一部故事背景是清朝,主要苏浩是一个明粉清黑。

    当然,苏浩写这《暗江湖》系列更重要的是为了抢占IP,为以后发展囤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