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鸟!
繁体版

第三章:祠堂闹鬼

    刚刚进入梦乡的徐清风,也被半夜鼓声惊醒。

    这个徐老公怎么又半夜做梦,吵得全村人不睡觉呢?我刚等杨芳入睡,你怎么又闹了起来?

    徐清风赶紧爬了起来,穿好衣服,披上大衣,走出家门,一路朝徐村新祠堂而去。

    几十年来,不管是村长还是村支书,他一直就是这样。

    不管白天夜里,村里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他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他对村里的事情,一直看得比家里事情更重。他一直都是把这个三千多人的村子,当成自己的家。

    他在夜里很难睡个安稳觉。今夜上半夜,他一直都被自己老婆杨芳吵的无法入睡。

    杨芳一直都在神彩飞扬的跟他说。今天村里出了一件惊天大事,一个来村里旅游的外国女孩,一住进徐村山庄,就被神鸟附体了。她满头的红发全都站了起来,眼睛里发出蓝色的光。全村好多人都去看了,神鸟再现,祠堂闹鬼,徐村必有大事。

    徐清风一听就烦透了。

    那些装神弄鬼的鸟大仙,自己把她们全都赶跑了,现在就是有,也是偷偷躲在深山里,不敢出来。怎么还有人,敢明目张胆跑到徐村了,在徐村山庄胡闹?还是个外国女孩?这哪里是神鸟附体,一定是她们想鸟大仙想疯了,看到谁都是神鸟附体。

    “一个外国的红毛丫头,她知道什么。不要听她瞎说。”

    “全村人都信,就你不信。她不是鸟大仙转世,怎么有那么多人信她?她还上了网直播,是有名的网红大咖,外国人都信了。现在有许多她的粉丝,正坐飞机、高铁,开车,朝徐村奔来。徐村山庄都订满了,正在到处加床呢。”

    徐清风一直都是在耐心的听杨芳反复不停地讲述着。她正讲在兴头上,徐清风是不敢打断的,不然就更会闹得无止无休了。只有等她讲累了,自己才能安慰。

    徐清风看着她讲到神鸟时,近乎痴迷、异常失态的神情,心里一直担忧,要不是自己看的紧,她也许早就去做鸟大仙了。

    那个来自外国的红毛丫头,直播的视频他看了,就是一个网红骗子在装作鸟状样,摇头晃脑的胡说。她要不是从外国来的旅客,自己早就去把她赶走了。

    现在的这些网红,真是什么都敢说啊。她能知道徐村的多少事啊。就她这个小视频,还能上了热搜。她说了半天红鸟,就是没有拿出一张照片。这样的网红骗子,怎么会有那么多人追捧呢?

    唉,自己这么多年的工作都是白做了。怎么到现在了,还有那么多人相信鸟大仙呢?哪里有神鸟啊,自己活了大半辈子,怎么从来就没有见过神鸟呢?现在这些人,怎么就喜好听网红骗子的。

    徐清风急急地走在村里光滑的水泥路上,一阵阵凉风飕飕地吹来,使他忍不住打了几个喷嚏。

    他不由地有些感慨,自己身体一向硬朗,还有几年才到六十岁,可是确实已经不如年轻时候了。

    他心里一直不服老,还想好好地大干几年,有时还有些莫名的冲动,产生一些年轻时的激情

    因为他心里一直感到有些憋屈,觉得自己这几十年,虽然是为村里干了一些事情,却总是不能安心,总是觉得年轻时的许多梦想还没有实现。

    他还想着能在退休前,再好好的大干几年,不想带着遗憾离开。他不相信他年轻时的理想和信仰,最后就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

    大山里早春的深夜,天气确实很冷。

    路面上还结了一些薄冰,走在路上有点打滑。

    这些贯穿全村各家各户的水泥路面,还是他当村长时,争取村村通工程修建的。

    为了获得上级的支持,他当时直接把胃喝坏了,吃了几年的药。

    现在他已经当了几十年的村长和村支部书记,还是觉得自己这几十年,就是为村里做了这一件实实在在的大事,是唯一值得大家肯定的,是唯一没有被人背后议论指责的。

    这几年,他依靠上级大力发展美好乡村的好政策,帮村里家家都建起了漂亮的楼房,经常有人来参观学习。可是他的心里,却是越来越空荡了。

    一到夜里,家家户户都是黑灯瞎火的,看不到几个人影。

    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小孩。

    他甚至一直怀疑,自己这些年,下大力气搞美好乡村,到底是对是错。

    村里没人了,还建这样的美好乡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最使他不能接受的,自己一心为了村里,辛辛苦苦操心了几十年,把整个村子建设的越来越漂亮,却没有人说他好,大家都在背后叫他“徐骗子”。

    村里的几个年轻人,还在背后议论他,说他怎么就不生病不倒下呢,怎么就不退休不下台呢?

    徐清风想着这些,心里都感到委屈和气愤。

    这些小杂种,我为你们辛苦了一辈子,一点功劳就没有啊。我还没有死,他们就想把我活埋了。

    我几十年来都是认真学习上面的政策和指示精神,小心翼翼的为村民服务,各级政府发的奖状和锦旗挂满了村部,受到各方面的嘉奖,被树为省里市里的致富典型。我哪里就对不起村民,怎么就被他们说成“徐骗子”。

    村里人为了表示亲密,不喜欢叫人大名,总是喜欢给人起外号,喜欢叫“徐模范”、“徐劳模”、“徐先进”、“徐光荣”等等。

    可是他们怎么就能给我起了这么个最难听的名字,比给我的前任村支书徐明山,起的外号“徐单干”还要难听的多。

    我可是勤勤肯肯为你们服务了几十年的村主任村支书啊,我风里雨里为你们跑了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你们怎么就能这么私底下贬损我呢?我最起码也是省里表彰的改革先锋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是有时对上级有所欺瞒,可我对下面从来没有说过假话,我这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为了全村的利益。你们应该像外面人叫我“徐先锋”“徐标兵”才对。

    徐清风远远地看见徐村新祠堂前,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他们果真是比自己更关心新祠堂。

    新祠堂建成后,村里人总是在私下传说,徐家三杰一到夜里就会显灵,夜夜闹鬼。

    徐清风已经多次批评了他们的这个传言。

    你们不要听徐老公的胡说,他一百多岁的人了,有时疯疯癫癫的,他的话怎么能听。现在都是什么时代了,怎么还能信封建迷信。

    徐家三少早就死了几十年了,怎么显灵,怎么阴魂不散?

    可是他痛苦的发现,自从徐家新祠堂修建后,村里人宁愿听徐老公的疯言疯语,也不愿听他的话了。他说的越多,村里的议论声越大:“徐骗子又要给我们做报告了,又想用新的花言巧语骗我们了。”

    徐清风真是越想越气。

    自己几十年为了徐村呕心沥血,怎么自己越努力工作,村民们就离自己越远了呢?

    现在最使他感到纠结的,就是重修徐村祠堂的事,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非议和批评。

    他自己也知道,自己大修祠堂的理由冠冕堂皇,就是为了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建设美好乡村。可是他心里纠结着的那些东西,也是藏不住的。

    别的地方修祠堂,大都是在老祠堂上翻新改造。他不仅是把徐村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八座老祠堂,全部翻新改造了,还特意修建了一座新祠堂,供奉着最近一百多年来的徐村祖先。

    他当时也是没有这个信心的,他只是在给上面打的修建老祠堂的报告上掺了一点水,加上了这个新祠堂。

    他写出的理由冠冕堂皇。

    徐村是皖南山区老革命根据地,是闻名全国的红军村,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司令部所在地,必须挖掘出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教育,把外出打工的徐村人吸引回来,才能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样的报告,他历来都是轻车熟路,比谁都会干。

    他一直都是这么干过来的,就是要在报告里掺一些水,踩点红线,能批就干,不批拉倒。

    徐清风没有想到,他的报告一路都是很顺利的批了下来。

    上级领导还特意表扬他,有点子,有能力,有魄力,既能发展乡村红色旅游,又能有利于对台统战工作。

    徐清风拿到上级的批文,激动得跑到各个祠堂,给老祖宗磕头,感谢老祖宗的保佑。

    其实他心里一直没有搞清,这个批文来的这么顺利,是不是自己暗地里一路送出去的红包,发挥了作用。

    不过,他心里也特别感谢为他写报告的皱校长。他还特意把皱校长请到村里食堂,把他灌醉了一次。在他心里,皱校长就是全村最有学问最有见识的人。他总是最能理解自己的心意,只要自己说一个想法,他就能妙笔生花,写出漂亮的报告来,送到哪里,都被人称赞。

    徐清风得到上级的批文,立即调动全村的力量,不仅修复了八座老祠堂,还重点修造了这座最漂亮的新祠堂,成为徐村新的标志建筑。

    这是徐村最扬眉吐气的大事,也是徐村百年以来最大的事,里面供奉了一百多年以来,徐村所有的前辈,其中就包括这一百年里,最值得骄傲的徐村三杰。

    他们都是早年出去参加革命,最后都成为了国共首长。他们三个是当年徐村几百个出去参加革命者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三个塑像并列而坐,成为徐村最响亮的名片。

    其他一百多个有名有姓的出去革命者,都列了牌位。还有许多人,都是既当过国民党又当过共产党的,还有当过军阀和抗日英雄的,时代久远,已经分不清了,就全列在后面了。

    千年古村徐村的大名再次远扬四方,成为方圆几百里最红火的红色旅游古村。

    有许多人来了,不断地批评他:“徐清风,你的政治觉悟怎么越来越低了,你怎么能把国民党中将和共产党首长一起供起来了?”

    “这,这都是民意,是全村人的一致要求。他们都是我们徐村的前辈。”

    “徐清风,你搞错了,共产党首长的年龄最小,你怎么把他供奉在正中间?”

    “因为只有他是正确的,他是代表人民打江山的,他应该稳坐中间。”

    徐清风唯唯诺诺地答道。其实他的心里一直藏着骄傲,这才是自己一生最大的功劳。他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为徐村出去参加革命的几百个先烈建祠堂列牌位。

    这件大事,终于在他快退休的时候建成了。

    他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完全是一种豁出去的决心。反正自己快退休了,自己已经打了退休报告。上面要追究,就让他们追究我吧。这就是我为徐村做的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

    无论他们出去做了什么,他们都是徐村的前辈,他们都是徐村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的一部分。

    直到一位省里来的高官当众称赞他:“徐清风,你这个事情做对了,就是要挖掘出徐村真实的历史,还以历史的真相。”

    徐清风听了这位大领导的话,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才安定下来。

    这就是他一个瞒上不瞒下的杰作,他一直担心上面会下令,让他毁了这些塑像,因为没有一个领导敢批准,他把国民党将军和共产党首长的塑像供在一起。

    徐老公就是当时跟徐村三杰,一起出去参加革命的。当时全村出去几百人,只有他一个活着回到村里的,一直受到全村人的敬重。

    他已经一百多岁了,是全村最老的人。他有时说的话,比徐清风还要管用。

    徐清风也一直很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