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风之后
繁体版

父母吵架

    从出院回家,一周后又去门诊输液,不管怎样父亲的病情在忐忑不安中还是慢慢好转了。因为夜里经常睡不好,父亲每天清晨总是很早就起床,和母亲吃好牛奶鸡蛋泡饼,七点不到就披上大衣换好足力健,在客厅里踱步等我们。我告诉他门诊是七点半开始不用起太早,有一次他看错时间六点五十就要出门。他想早点去,有个床位可以躺下来挂水。

    我通常是六点左右起床,收拾好喝杯咖啡吃个点心,随便吃块蛋糕,桃酥,小面包,有什么吃什么。先生也和我一样早饭吃得随便,开始两天陪我和父亲一起去门诊,后来父亲不用搀扶,他就去买菜准备午饭,回来途中弯到门诊看下我们。

    母亲有时跟着女婿一起去买菜,多数是我们出门的时候她拿着扫帚开始打扫房间,到九、十点钟,衣服都晾出去,她再到门诊来看看,坐着聊半小时再回去。门诊有位女医生坐诊空隙间,也经常帮忙换药拔针,笑眯眯和我们聊几句,还给我配了两盒中成药,可以刷母亲的医保卡支付,后来竟然解决了我的贫血问题,让我很惊讶。

    遇到下雨天,先生和母亲说顺路滑别去门诊了。她说要去送双靴子给我,虽然我的跑鞋也防水。要不就说去换我上个厕所,门诊有两个护士两个医生,还有前台负责人随时看着病人输液。医生们看到母亲打招呼,奶奶又来了。

    我后来也知道和他们都讲不通道理了,也就不再坚持自己的想法,要出事的话怕也没用。问诊时说到洗澡可能受凉了,那位男医生和我说,让他自己怎么高兴怎么过吧。又指着我和父亲说,小棉袄啊。

    是啊都八十七了,还能自己上厕所自己洗澡,还要怎样呢。走去门诊的时候,我们要搀扶他是不让的。我们说有种四脚拐杖可以折叠起来拄着走路当拐杖,也可以累了就打开坐下来歇歇,他说那是七老八十不行的人才用,人家谁谁都九十二了,还走得飞快。住在病房的时候,我们说医生关照多休息不能累着,他吃好饭一定要到走廊上来去走一趟,说活动有助消化,尽管保洁阿姨刚擦完湿地板。临出院哮喘病友也关照他,咳嗽最怕受冷了,回家注意保暖不出门,他说闷在家里身体也要坏的。有个阴天刮风又降温,我和先生在外面买点东西回来,看到他一个人在小区里溜达,没带帽子光脚穿鞋,还没穿棉毛裤。是的什么他都坚持自己的道理,即便是一个多月以后,跑出去锻炼,当中头晕眼花,还说和以前好好的真不一样,我咋知道还没好透呢。

    有个什么都喜欢讲道理的父亲,就有什么都讲不赢得母亲,不过母亲也有杀手锏。从小就知道他们俩会吵架,还动手。经常说话说着就语气紧张声调高亢起来,不过也不会太害怕,因为他们很少迁怒于孩子。相比较父亲事事论理,我更不喜欢母亲不讲道理,对孩子经常发脾气扇耳光,和父亲吵架还破口大骂,满嘴脏话连篇毫无意义,而且她一生气骂累了就自己睡觉,不管家里吃喝,最后总要父亲端着吃的去哄她起来。

    从小挨母亲打后,还有父亲抱着哄的记忆,挨打已经成为平常,呵护却是难能珍贵。到青春期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再不被动挨打,挨骂也会顶撞回嘴。现在还记得,母亲和我扯着一个什么工具对峙着,谁也奈何不了谁。在上班前待业的一年时间里,我总是东家亲戚躲西家亲戚藏,不愿意呆在家里和父母长时间相处。长大后直至现在,我仍然痛恨骂人。

    在病房的时候,他们偶尔拌嘴,总是母亲先注意到有外人停住了嘴,父亲愤愤不平终究也没吵起来。父亲说母亲最会装,我说你年轻的时候让着她现在怎么不了。等回到家,只要女婿不在跟前,两个人动不动又会开始了,这个说找不到体温计,那个说在床头,这个又说没有找不到,那个说这是什么,送到跟前,这个说哪是床头啊,电视柜上能叫床头?

    我们装作没听到不理会,到吃饭时叫一声,又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可能是时间周期又到了,他们自己也压不住,在家去门诊输液期间吵到公开了。有一天早上,我们还没起床,母亲咚咚敲门。我赶紧坐起来,隔着门问她怎么了,以为是父亲又有不舒服,可她光敲门让我起来不说什么事。看手表五点多,我赶紧穿好衣服出来,她说父亲不起来吃饭了。我问为什么,她说半夜他身上痒睡不着骂人说她想害死他。我问你说什么了,不吱声。她一向是说话按照想像的过程来说,忽略掉自己说过的话,她认为自己难听的话都是被别人气了才会说。

    我先去洗漱一下,平复心里的火气,从病房到门诊每天都辛苦照看生怕他们身体会有不测,即便不是提心吊胆也是身心俱疲,可是他们都并不能体谅到,整天关注的是自己哪句话受气了,或者一句话就是不怪我。负能量像散沙一样吞噬着精气神和身体,感觉自己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方向,不知为何。

    父亲的房间里没有开灯一片黑暗,我走过去拉开窗帘,冷静问他还去不去输液。好在他除了说是忘了输液,别的倒也不提了,穿衣起床,我去厨房间帮他提壶热水洗漱。母亲站在灶前,手里端着牛奶鸡蛋泡饼的碗在吃着,她具有随时隔绝外界的屏障,反正事情总有人管。

    从门诊回来的路上我问父亲,你现在是病人还需要人照顾,为什么那么大脾气,找给你体温计还要追究放在哪里。他说我要是讲不出道理更被她骂死。你现在身体好了有力气吵架,我们回去了让你们在家好好吵吧,我回怼他。晚上和弟弟通电话,他说赶紧走,赶紧走。

    可是刚停了药,能行吗?我一边收拾行李,一边心里还是矛盾。母亲跟着后面问,明天真走吗,我去取点钱给你存手机里下次买东西用。不要,我辞职回来不是跟你们要钱的,我终于也爆发出来,明天我们回去,你们在家好好吵架吧。

    下午他们休息,我和先生走到运河边,回来顺路给他们买点水果和点心。春天真的来了,河岸边的杨柳已经发芽抽成绿色枝条,紫荆花也爬满了玫红色的花骨朵,暖和和的阳光下,春风拂面,充满柔情。我问先生,我们回去吧。说的是回上海,他说你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