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清初修旁门左道
繁体版

第37章 洞庭君

    看着没有渔民愿意,方元才袖子里摸出一块差不多一两的银子,笑着道:“不知有没有人愿意送我去江口?”

    既然没人愿意送他到洞庭湖,那么到江口再重新找船也一样,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有银子足够,自然有人愿意送他去,不过他又不是冤大头,他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去了江口再找船也一样。

    “公子,我送你去吧。”

    听到方元的话,最先和方元搭话的渔民连忙说道,送到江口就没问题了,一个来回也就几天的时间罢了。

    “那就走吧。”

    闻言,方元摆了摆手道。

    “客官稍等一下,我将这些鱼处理掉。”

    听到这话,渔民连忙说道,然后三下五除二地将面前的鱼获低价处理给了旁边的几个渔民。

    处理完了鱼获,渔民便带着方元来到一艘乌篷船前,等方元上了船后,渔民老大便撑起竹篙,将船缓缓驶离码头,往湖泊中而去。

    两天后,乌篷船停在江口码头,方元则是重新找了一艘大客船。

    …

    黄昏下,江水在微风下轻轻泛起微澜,在昏黄的光芒下,宛若片片金色的龙鳞。

    船舱里,几个船娘正唱着渔歌,夕阳西下,渔歌唱晚,倒也别有一番风情。

    方元靠在船舷上,感受着吹来的微风,惬意地伸了个懒腰。

    “贵客可要用晚膳?”

    这时候,从船舱中,钻出来一位年轻的船娘,柔声问道。

    “来几个你们的拿手小菜,送到甲板上来吧。”

    方元点了点头,随手递了一块差不多一两重的碎银子过去,客船上吃的东西可不便宜,尤其是现场烹调的。

    接过银子后,船娘便缓缓退了下去,没过多久,船娘端着托盘来到方元旁边,后面两个水手则拿着桌椅。

    “贵客请享用。”

    摆好了菜后,船娘恭敬道。

    菜肴并不是特别奢华,一碗鱼汤的汤色浓稠洁白,味道十分鲜美,除此之外,还有一碟青菜,一小瓶黄酒,剩下的几个就是荤菜了。

    船娘一直站在旁边等到方元吃完,才开始收拾碗筷,不过收拾好碗筷后,船娘却没有走,而是娇滴滴问道:“夜露深重,公子可需要伺候?”

    “不用了。”

    方元摆了摆手,对于船娘的行为,他也没有感到奇怪,这些船娘本来就是客船的船东请来招待客人的,客船在长江上航行,行程动辄十天半个月,船东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赚钱机会。

    五天后,客船停留在了岳阳楼旁。

    ………

    君山。

    作为无数散修的汇聚之地,洞庭湖自然不可能只有黑市,毕竟黑市这种地方只适合销赃以及出售一些比较禁忌的东西。

    对于普通散修而言并不是什么好地方,因此洞庭湖也有普通的坊市,那就是眼前这座君山坊市,君山坊市位于君山之上,与岳阳楼隔水相望。

    从小船上走下,方元沿着石阶而上,石阶两旁是一层层的梯田,梯田中种着稻谷,望着稻子,方元眼中闪过一抹羡慕之色,这并不是普通的稻子,而是灵稻。

    天地间有灵气,也自然有灵气汇聚之地,这些灵气汇聚之地被称为福地,而在福地中生长的稻谷被称为灵稻,灵稻是那些大势力经过数千年辛苦培养出来的特殊稻种。

    这种稻种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结出蕴含灵气的米,这种米被称为灵米,相比于丹药,灵米蕴含的灵气虽然没有丹药那么多,但胜在更纯粹,没有丹药的丹毒,更容易被吸收。

    不过每一个福地能够产出的灵米是有限的,基本上都是供应自己的门人弟子,很少流出到市场上,哪怕是有,价格也不便宜。

    之前他在天师府的店铺中也看到过这种灵米,一斤灵米足足要五十两银子,一斤灵米的价格不但贵,蕴含的灵气还不如一颗木灵丹,完全是一种奢侈品。

    走过梯田,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大的庙宇,看到庙宇,方元表情凝重了几分,这君山的灵米之所以敢光明正大地种在石阶两旁,便是因为这座庙宇的存在,这座庙宇是洞庭湖水神,洞庭君的道场。

    洞庭君虽然是水神,但并不是真正的神仙,据袁素真所说,这方世界并没有真正的神仙,山神水神也好,城隍土地也罢,都是一些接受当地百姓香火供奉的鬼修。

    对于鬼修来说香火能够增长他们的实力,而普通百姓也能够获得鬼修庇护,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不过接受百姓的香火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会被香火束缚。

    无论是接受后人供奉的祖先,还是接受百姓供奉的城隍土地,都必须庇护一方安宁,否则就容易被摒弃,香火并不是单纯指香烛燃烧的烟气,而是信徒虔诚的信仰,鬼修吸收的香火越多,跟信徒的绑定就越深。

    若是被信徒摒弃,严重的话,鬼修甚至会直接魂飞魄散,因此愿意接受香火供奉的鬼修并不多,而洞庭君算是其中比较强大的,据说有三品的境界。

    不过在修行界中,这种受香火供奉的鬼修强者并不被承认,因为他们与当地的百姓捆绑得太深了,根本不敢参与任何事情,否则其他人对他们的信徒动手,导致信徒的信仰崩溃,他们必死无疑。

    当然了,一般人也不愿意去招惹这些人畜无害的鬼修,毕竟人家只是受限制了,又不是死了,真逼急了人家,人家的实力也不是摆设。

    走进洞庭君庙,此时庙里有不少百姓在敬香,跟着人流上了一柱香后,方元朝着后院走去,走到一面石壁前,方元调动法力汇聚于双眼。

    很快,石壁上便出现了一条道路,沿着道路前进,走了几步后,道路两旁的雾气顿时消散,现出了两旁的建筑。

    街道上人来人往,有儒生、和尚、道士、老人、小孩………

    热闹景象不比泉州坊差多少,不过街道两旁并没有店铺,都是一个个的摊位,其中最显眼的还是街道中央那一座巨大的洞庭君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