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扶苏只求赐死
繁体版

第12章 孔老夫子诚不欺我

    旨意没有允许!

    还打着旨意的旗号办事!

    这不是假传旨意还能是什么?

    在赵高意识到这一点后,扶苏也是及时补上了一个耳光。

    耳光,也叫大嘴巴子,有些山野地方更是亲切地将其称呼为大逼兜。

    是基础动作招式,攻击性不强,侮辱性极大,一经发出,对方立刻智商清零,怒气拉满,是最佳的对抗起手式,可有效让对方陷入暴走状态。

    而作为秦始皇最忠实拥簇的赵高,在明知道有人假传旨意,干的还是足以让皇帝大发雷霆的事,又有这般效果的加持下,还不立刻上前把他拿下,让扶苏抓破了脑袋也想不明白。

    这忍耐力离谱得不是一分半点!

    不过话说回来,赵高近身侍奉权力巅峰的皇帝,没点儿忍耐力也混不下去。

    而且一个中车府令,掌管车马的小官,竟然能和当朝丞相并驾齐驱,其忍耐力似乎也应该达到这种地步。

    如意算盘落空的扶苏属实倍感失望,不过俗话说得好,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之前他让苏文扇大汉耳光,不听调解还拿剑架吕清,就是指望吕清能够狠狠参他,好进一步增加他父皇赶他去上郡的可能。

    奈何吕清地位太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心中还感到遗憾呢,赵高就赶着送上门来了,这位可是重量级,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天赐的机会,直接一套小连招安排上。

    攻击雨点般落下,赵高只能死死缩成一团,硬生生扛着那猛烈的拳脚,直到脖颈突然间被剑架住,这才得以抬起头来。

    就这个小伙子,一点儿武德也不讲,接二连三地偷袭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同志。

    其实在那一个耳光之后,他就应该有所警惕。

    扶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质彬彬,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是典型的儒家君子形象。

    可就是这样的君子,居然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怒骂自己的父亲,显然从那时起,扶苏就已经不是世人印象中的那个扶苏了。

    结果他却被皇帝对长公子发怒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任何意识,直到那一个巴掌突然落到脸上,他才算是清醒了些许。

    如果说第一次他没有防备,还情有可原的话,那第二次是真的大意了,没有闪,结果被一直控到现在。

    疼痛裹挟着懊悔,懊悔催化着愤怒,他忍不住昂起脖子怒吼。

    “微臣伴驾三十五载,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长公子不怕陛下责罚,有本事就杀了微臣?”

    话说完后的瞬间他就后悔了,扶苏两眼放光,那兴奋的样子就像是看见猎物的恶狼,似乎真的要一剑砍了他。

    瞳孔猛然紧缩,喉咙吞咽口水,冷汗不停地往下流,也不知过去多久,等他反应过来,竟然发现自己的裤子已经湿了大片。

    说实话,这一点他还真的是多虑了。

    历史上和李斯密谋扶胡亥上位,并矫召赐死扶苏,可以说是他一手操办的,因为一开始胡亥和李斯都不同意。

    胡亥表示,废除兄长而立弟弟,这是不义;不服从父亲的诏命而惧怕死亡,这是不孝;自己才能浅薄,依靠别人的帮助而勉强登基,这是无能,这三件事都是大逆不道的,天下人不服从,自身也遭受祸殃,国家还会灭亡,是万万行不得的!

    李斯同样也表示,自己本是上蔡街巷里的平民百姓,承蒙皇帝提拔担任丞相,封为通侯,子孙都得到尊贵的地位和优厚的待遇,皇帝把国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给了他,他又怎么能辜负重托呢?忠臣不因怕死而苛且从事,孝子不因过分操劳而损害健康,做臣子的各守各的职分而已,晋代换太子,三代不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哥哥被杀死;商纣杀死亲戚,又不听从臣下劝谏,都城夷为废墟,随着危及社稷;这三件事都违背天意,所以才落得宗庙没人祭祀,这种不是人干的事我李斯坚决不做!

    而赵高是怎么解决的呢?

    他说对胡亥说,商汤、周武杀死他们的君主,天下人都称赞他们行为符合道义,不能算是不忠,卫君杀死他的父亲,而卫国人称颂他的功德,孔子记载了这件事,不能算是不孝,更何况办大事不能拘于小节,行大德也用不着再三谦让,乡间的习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一样,顾忌小事而忘了大事,日后必生祸害,时刻犹豫不决,将来一定要后悔,果断而大胆地去做,连鬼神都要回避,将来一定会成功。

    这样便说服了胡亥,然后他又对李斯说,圣人并不循规蹈矩,而是适应变化,顺从潮流,看到苗头就能预知根本,看到动向就能预知归宿,而事物本来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现如今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掌握在胡亥手里,他能猜出胡亥的心志,更何况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所以秋霜一降花草随之凋落,冰消雪化就万物更生,这是自然界必然的结果,而且上下齐心协力,事业可以长久,内外配合如一,就不会有什么差错,听了他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一定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那样的长寿,孔子、墨子那样的智慧,现在放弃这个机会而不听从他的意见,一定会祸及子孙,足以令人心寒,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

    李斯就这样也被说服,可以说,赵高是关键人物中的关键人物,扶苏想要被赐死,少了谁都不能少了这三人。

    “府令大人别害怕,实在是府令大人来势汹汹,吓到了扶苏,这才出手自卫,还望大人见谅!”

    “见谅见谅,是微臣冒犯了,都是微臣的错!”

    “那就好,其实我是想跟府令大人说,手谕只有寥寥数语,完全不能将授权范围描述清楚,所以父皇才把秦王剑赐予我,让我尽管施为,您懂我的意思吧?”

    “懂,长公子的意思就是陛下的意思,长公子要释放罪犯,就是陛下要释放罪犯,之前是微臣误会了!”

    “哎呀,您懂我的意思就好,我还怕继续误会下去呢,既然如此,那您……”

    “微臣走,马上走!”

    赵高挤出一抹难看的笑容,连滚带爬的翻起身来。

    随行的门客三两下将其架到马背上,扬起鞭子便跑,动作比来时还要快上几分。

    “不可一世的中车府令大人,大白天的居然当街尿裤子,真是不害臊啊!”

    看着狼狈逃离的赵高,一众罪犯还不忘痛打落水狗,争相大声羞辱。

    身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众人收回目光,齐刷刷看向扶苏。

    “在牢中待了这么长时间,都赶紧回家去吧,别让你们的眷属等久了!”

    不等众人表示感谢,扶苏立马发话,还有些人准备跪下磕头,都被扶苏和苏文拦住,难表感激的众人只好躬身行礼,这才一个接一个的离去。

    温暖的朝阳升起,扶苏不由得心生感慨,君子不重则不威,下手要是不重的话,就没法树立威信,孔老夫子诚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