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的普通20年
繁体版

普通的学友、热烈的熔炉

    初中变得不那么张扬,是我自己的原因……

    在母校的大熔炉里,有烈火煅出的真金,也有我这般百炼才勉强成钢的铁—

    我是普通的学生,我的同学则并不普通。

    毫不夸张的说,我初中的同学们,是我小初高乃至大学同学中素质最优秀的一批人。

    此处并非厚此薄彼,而是的确如此。我在高中和大学都在与同层次的同学们共同进步。而在初中,我是在一直追赶那些极优秀的同学们。()

    他们的组成大致分为几类。并有一定兼得。

    首先是占比最大的子弟们,因为母校是吉林大学的附属中学,且为私立。因此子弟生是母校的主力。

    我并非如此进入,不过母亲也是母校的优秀校友让我常以此勉励自己。

    子弟同学家里多是大学的教授,老师,吉大系医院的医生等。

    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强大的理解能力,还有父母的眼界作为支撑。

    其次是通过竞赛考入的同学,且有部分与前者重合。

    是的,竞赛,以奥数为主。

    直到入学后,我才知道原来奥数并未式微,而是被小学局限的我不知道它长久的生命力。

    竞赛生们的学习能力无懈可击,他们的思维非常敏锐。

    再次是学区生,在十年前学区并没有现在那么为人熟知。且母校地段极佳,学区极少,能走通这条路的属实不多。

    最后也是我的生源方式,择校。

    没什么可羞愧的,就是或钱,或权,或关系。

    择校的同学也有其特点,他们有着各异的家庭,各异的职业。或身居高位,或非常富足。

    他们有着不输其他同学的眼界和经历。有着各自的特长和发光点。只不过在学业上未必突出。

    很重要的一点是,即便在学风严谨的母校,大家也是全面发展,生活丰富,并非死读书之人。

    我从不因择校而羞愧,因为这是父母用血汗给我争得的机遇。且我后面也用自己的表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配得上母校的教育。

    令我羞愧的是自己的不足。

    我是个佛系的人,只求“中等偏上”。但在母校入学之后我觉察到了自己的巨大不足。

    入学的学习成绩毫无亮点,语文与文采飞扬的女生们比犹如萤火之光。更遑论英语天坑一样的水平。

    是的,母校的同学基本都有着极佳的英语水平。

    提升英语的方式有很多,英文歌,英文电影,出国旅游,甚至英文游戏。

    很遗憾,当时的我都接触不到。

    眼界方面也是如此,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好读书”,用大量杂志积累的眼界。在他们面前平平无奇。

    那是一批先读书,后混迹互联网的弄潮儿。政治,军事,娱乐,都是如此。

    紧跟着他们的潮流,我的眼界愈发开阔。

    最后就是家境了,这是逃不掉的话题。

    我的父母绝不输任何人,但辛苦打拼在这座城市落脚的他们确实无法提供优渥的条件,我确实理解不了他们的生活。

    当朋友们自如的讨论着高昂的消费时,我无法,也不愿加入。

    我不羡慕,但我免不了自卑,我承认。

    想来有一段经典的文字。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这时突然很感谢母校的严谨。

    用复杂的规矩将我们尽量变成一个个平等的同学。大家都是缊袍敝衣嘛~

    之所以说都是我自己的原因,是因为我的同学们从未以任何自己的长处而看轻任何人,他们都是和善而真诚的。

    是我需要时间适应。当然,后来我也拥有了我的同伴。

    现在,我终于有信心回忆,因为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热烈的熔炉——

    冰冷严谨的规则下,是母校给我们火一般热烈的青春—

    母校的生活也自有她的温情与快乐所在。

    虽比不上茶啊二中系自由教育的那么随性,但也足以作为生活的点缀。

    如果问到母校最著名的美食是什么,相信“纯血”本部同学都有着几乎一致的答案。

    大块肉—

    那是一种类似于鸡排的食物。

    长相类似于板烧鸡腿堡的肉排,且口味更重一些。

    母校虽然管理严格,却对围栏处的卖店窗口并不制止。

    那个小小的窗口是我们必去的地方。

    商店的老板叫胖叔,那是一个整天笑呵呵的大叔。我是那里的常客,毕业之后胖叔还能认出我来。

    胖叔的窗口夏天可以买冰镇饮料,糯米糍,大块肉,炸货。冬天还有热咖啡,热奶茶。

    看上去胖叔的食物油乎乎的,但是我吃了三年也没有难受过。

    喷射率低于华莱士~

    母校的体育氛围也很浓厚。

    母校最大的盛会便是每年的运动会。

    我们一届约两千余人,加上小学部的同学等,运动会总参与人数近万人。

    我们运动会的主场是亚泰的主场—南岭。

    是的,包下了一个体育场,因为我们确实能够覆盖体育场近半的区域。

    在老彭体育政策的鼓舞下,我们每次都积极的参与运动会。

    虽然名次并不突出,毕竟这是个天赋游戏。

    但大家的体育精神令我们感动。

    我现在都难以忘记,四百米比赛中我们班的种子选手在冲刺时摔倒在地,他立刻爬起并坚持的跑过终点。

    好兄弟们立刻跑下去接他,在基本治疗后将一瘸一拐的他扶回看台。

    他的大腿和面容是抽搐的,他的笑容是灿烂的。大家的关心是热切的。

    我喜欢这种氛围。

    当然,母校的篮球和足球氛围也是非常浓厚。在此章不多讲述。

    说到了体育,就不得不提美育。

    初中时期,我学习了一项才艺—口琴

    在我们之前,往届学长们学习的是竖笛。我们则是口琴。

    我的口琴技术平平,但我有专属歪瓜—外挂—我的父亲。

    作为乐器高手,父亲的口琴水平很高。

    在我拿回口琴的第一天他便将口琴借走吹奏,并羡慕的说“大儿你们口琴质量挺不错啊,比我那个强多了”

    是的,父亲比我爱不释手。

    也因此,我的口琴在校内校外双重指导下进步明不少。

    最后我的考核还是安稳度过。说来搞笑,面对大考面不改色的学霸能人们,在口琴考核前都是一般狼狈。

    母校在音乐,美术方面的教育都很有特色,并不敷衍。我听纯音乐的爱好也是从当时萌芽。

    美术则因我实在只是一个火柴人画手,只能听一听背景历史增长见识了。

    最后还有几个故事我忍不住想要讲述。它也是我与现在母校的缘分起始。

    首都—

    母校是有着丰富的研学活动的,每年寒暑假都有小型的出国夏令营活动,当然由于种种原因我并未参加。

    不只是钱,也因为我的英语水平出不去国……

    而大型活动也有,就是去首都的研学。

    据说以前还有去延安在窑洞里的,说实话我也非常感兴趣。

    我们一届去的是首都。

    六年前的首都和现在的似乎没有什么两样。以至于我再一次到来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熟悉的火车站,熟悉的天安门,熟悉的鸟巢。

    在初二,我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之大,在首都见到了以往只出现在电视上的东西。

    着实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照片和回忆。

    我对母亲同学的羡慕也是由此开始。

    首都有母亲的大学闺蜜。我在当年就见过。

    原因是邋遢的我丢失了充电器,这让我在BJ寸步难行。

    感谢我的四姨(母亲宿舍中排行老四),从工作处赶到天安门(又或是鸟巢)附近,为我送来救命的充电器和一大包,巨大的一包零食。

    现在在这里求学的我才知道当年这一个小小的充电器让阿姨为我奔波了多久。

    我感念至今。

    首都之行在现在没什么特殊了,毕竟我都去过无数次了。不过那段回忆真的很美好。我也是从那时向往起首都。

    另外,就是对比吐槽我当今的母校啦~

    母校不大的校园,有着专属的图书馆,并有专门的阅读课让我们去看书。

    我第一次对图书馆有了印象。

    而现在嘛,母校的新生校区,直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甚至还在打地基。

    期待图书馆建成的那天,毕竟预览图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