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船临近---伏击战
杨文斌说:“那样会让马总兵为难啊!”绕远说:“干脆我们还是换了吧,反正把道袍放好,等待把倭寇一除干净,我们就重新穿上道袍,这样一来,也没有什么抵触啊!“其余两个如此一想,也觉得顿时想通了。三个就开始爽快地脱下道袍,换上了军甲。穿新衣,抖几抖,转一圈,还比较合身。穿上军甲,比平时威风精神得多了。
就在地里呆了两三日,一个把头过来和他们闲聊,这个把头叫做蒋卫吉,长得矮胖,一只眼睛有点歪斜,左脸上生着一粒痣。他很会健谈,一来,就和几个很熟悉了。他介绍了地的情况,还要行军打仗要注意什么地方,列队作战,关键是要配合恰当,还有,一定要听从军官的指挥,一切行动听指挥,力量统一了,砸向敌人才有效用,倘若不听指挥,自作聪明,各自为战,那就是一盘散沙,这样的军队就没有战果可言。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几个连连点头。他又问了他们四个人的情况,点头说:“你们武艺高强,到了军队里面两军对垒,那就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但是也要注意和集体配合,不可逞个人威风。你再厉害,孤身一个,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他又说了一些以往和倭寇作战的经验,听得几个心里直痒痒的。他忽然文他们四个会水吗?
四个都摇头,蒋卫吉说:“那不是好事,和倭寇作战,水战的时候更多,所以必须要熟悉水性,不然到时候会缚手缚脚的吃亏甚至送命。”
杨文斌说:“既然水战重要,那么我们有船吗?”蒋卫吉说:“目前没有,但是马总兵正在想办法。”
杨文斌说:“听说现在官府被倭寇收买的很多,是这样吗?”蒋卫吉听了,立即直咬牙,恶狠狠地说:“不是是什么?官府里面,贪赃枉法的很多,不仅是地方,就是当今朝廷,都有一些大官在暗地里和倭寇勾结,所以现在倭寇那么嚣张,是有多重原因的。”听到蒋把总说得咬牙切齿的,杨文斌也叹息一声,说了自己初初下山,去投奔怡南县城县衙一事,不但心愿破灭,还被陷害,遭一闷棍打晕,被硬生生冤枉成倭寇而下了监狱,差点被开刀问斩。一堆人听得愤恨又叹息。蒋把总说:“现在的世道像尉迟大人和马总兵这样的清官可不多了,我们可得好好听命于他们,竭尽所能地打倭寇,能打死多少算多少。”
这一日夜里,杨文斌和三个道士正在熟睡之中,忽然听得集合的号声,几个慌忙起身,穿好军甲,跑出营帐。只见月色隐没,天上一片乌云,地上混黑一片。大批军士正在匆忙集合。到底是训练有素,不多时候,就集合完毕。马总兵说:“现在以第一队为前锋,跑步出发。”几个疑惑不解,绕远低声问一个马总兵的卫兵说:“现在是晚上,月黑头,路上漆黑,要干嘛去呀?“那个卫兵说;”军队里,只能听从长官的命令,不得打听,一切行动要保密。“听他说得很严肃,绕远不敢再问。
第一队就是蒋卫吉的长枪队,他带着队伍,跑在最前面。
此时正是晚上五更天的初时,再过得半个时辰,天上就会初现曙色。
一队军队,行色匆匆。
跑了半个时辰,看看竟然到了一处海边。
此时,海上夜色朦胧,海风在轻轻地吹过来,空气里夹杂着鱼腥味儿。远处隐隐地响着海螺的声音。海浪在轻轻地涌上岸来,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退去,隔一会儿,后浪又接踵而至。
到了海岸边,可不是来欣赏海景的。刚刚落脚,就吩咐找地方潜藏,海岸边有一座小山,山上小树密集,就藏到那小山上去。蒋卫吉的那支长枪队,却藏到岸边,相互帮忙,纷纷用海沙把自己覆盖起来。
虽然是潜藏着,到底人人都在关注着海上的动静。杨文斌心里寻思“莫非是有倭寇要乘船而来,所以在这里埋伏,好打倭寇一个措手不及。想到这里,他就特别兴奋,把手里的剑柄都快要握得发红发烫。
静静地等了一些时候,看看东方初露曙色。曙光里,果然看见一艘大船,渐渐地向着这里开了过来。
等到那大船靠岸,果然是一堆堆的倭寇,人人穿着奇怪的倭寇服装,有些好像还是穿着木屐拖鞋。个个下船,人人上岸,嘴里叽里呱啦地说着怪话,还故意踢起海岸上的海沙,有的弯腰在海岸上寻找什么,有的在东张西望地四下里打量,似乎对这里好稀奇一样,那糟样子,就像井底的青蛙跳出了井口。
等到那堆倭寇全数上了岸,站在沙滩上乱七八糟的时候,一声鼓响,打破了黎明的沉积那些倭寇吃了一惊,惊慌起来。这时,埋伏在沙泥里的第一队全体士兵,突然跳起来,向着倭寇和大船之间的缝隙处猛插。那伙倭寇在慌乱之余,其中一个为首的倭寇头子,头上扎着一个双髻儿的倭寇头子大声呼喝,那些倭寇纷纷朝着大船跑去,但是被长枪队抢先一步,截住了去路,双方顿时混战起来,打得不可开交。
这边,埋伏在小山这里的四队士兵,也纷纷往那个沙滩上猛冲。一时喊杀声震天。
那些倭寇被几面包围,都傻了眼,但是却又不甘心覆灭,困兽犹斗。五个队把倭寇挤在了中间,但是倭寇也勇猛,有一些倭寇冲开了一条缝隙,簇拥着那个倭寇头子逃跑。
站在这边指挥作战的马总兵急忙带领这几个卫士,拼命去追赶那些逃出来的倭寇。
那些倭寇本来才看到一点希望,还来不及喘一口气,没有料到就被人穷追过来,都有点吓破了胆子,没命地奔逃。
马总兵带着他们几个吗,看看追近,跑得慢的一个倭寇,被马总从后面一刀砍在脑瓜上,往前一栽,顿时死了。其他倭寇看了逃不脱,只得回身,咬牙接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