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混娱乐那个圈
繁体版

第七章 导演不是谁都能干的

    大伯虽然技术精湛,但是吃了没有文化的亏,一辈子没有执导过。

    想当导演,技术不重要,艺术感与管理能力才重要。

    所以他才会从小培养雷朋的艺术气息……

    只可惜,雷朋前世花了几百万,学了无数,最后却放弃了专业。

    这也是大伯临死之前最后悔的。

    雷朋电话响了,电话是水灵打来的,雷朋又回忆了一下曾经的接触,接通后朗声问道:“水灵,你来魔都了?”

    “对,来这边参加一场活动,刚忙完,准备吃午饭。”

    “还用车吗?”

    “下午不用了,不过我晚上要去扬州,你能送我吗?”

    虽然扬州不近,但雷朋还是直接应道:“当然可以,你忙完了提前给我打电话,我请你吃晚饭。”

    “行,到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雷朋前世跟水灵的接触也不多,他在学校一心向学,而水灵已经出名,开始到处拍电视了。

    他后来出国,跟大部分人的关系都断了。

    不过回到这个时代,二十二岁的水灵,对他的吸引力很强。

    大伯出门了,他回到三楼,推开了影音工作室的大门。

    对雷朋,大伯很舍得投资,这里有各种拉片机,剪辑器,混音器,合音器等,加上几台工作计算机,摄影机,投资超过了百万。

    没钱不可能学导演,除了有钱,还必须具备艺术能力,缺一不可。

    当然,那种挂名的,身边跟着七八个专业副导演的不算。

    那些作家,演员当导演,其实更多是噱头。

    让他们自己来,他们连摄影机位如何布置都不知道。

    导演的所有技能,都需要花钱才有实践经验。

    至于艺术能力,更是天赋,学都学不来。

    同样的相机,同样的景色,有些人拍出来像一幅画,有些人拍出来乱七八糟。

    如何构图,画面你呈现出来的画面比例,景物远近,人像大小,位置,光线,都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这还只是静态图,动态的视频要求更高。

    就好比简简单单的一个人从面前经过,人物入镜的时候表情,人像占据画面多少,光线如何调配,色彩如何渲染,摄影机摆的角度,高低,切入的视角,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计算。

    冯裤子一开始拍的电影为什么被叫做电视电影?

    他拍了十几年戏才入门,从夜宴开始,在构图方面才有了巨大进步。

    非诚勿扰的时候,他的许多画面都能截图当桌面,就知道他的进步了。

    张一某和陈诗人为什么被称作大导演?

    这不仅仅是奖项的原因,更因为他们在构图,渲染,架构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当然,他们也有些过于注重艺术性,连故事都讲不好,就是自身的原因了。

    无极被骂,他自己还不认为有错,实在有些走火入魔。

    这就跟油画的发展又有些相似了,从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到印象派,新印象派,到后来的后现代主义,过于追求意境,却疏忽了不是画家根本理解不了。

    就拿后现代主义中的立体架构来说,连雷朋这个学画的人都不喜欢。

    偏偏有些人拿钱了就说很喜欢,夸大艺术性。

    其实就是故弄玄虚掩盖其匮乏的本质。

    陈诗人就是把一部电影拆了七零八落,然后拼装,呈现出了一种所有人都理解不了的状态。

    他忘记了,电影是要面对大众的。

    一幅画你还可以自娱自乐,电影自娱自乐是要亏大钱的。

    看了一眼仿佛放大了十几倍的超市计算器,这是九十年代比较先进的剪辑器,在北电,也只有两台,而雷朋家里就有一台。

    当然,这一台也不是最新型号,是他大伯94年回国的时候买的二手货。

    对这种“落后”的剪辑器雷朋兴趣不大,时代发展太快了,买不如租。

    而且前世他“误入歧途”,浪费了这些投资。

    惆怅了好一会儿,他才来到了电脑前面,打开了电脑。

    现在的电脑还都是大屁股,不过上网已经没有问题,特别是邮件,没有互联网,只有局域网的时候就能发送了。

    他打开了文档,思考了好一会儿,用英文打出了极速家族的名字。

    极速家族,第一部:家族的诞生。

    …………

    实际上,这是小说版本的速度与激情,却又大不一样。

    前世,雷朋作为一个纪录片,科教片制片人,没有拍过电影的导演,但对各种作品复盘了许多。

    一部成功的电影,如果换一种模式,换一個架构,能不能继续获得成功?

    一部不成功的电影,如果换一个架构,能不能获得成功?

    谁也不知道。

    但是,在业界内部,这是许多人经常讨论的话题。

    拍电影需要想象力,不会做白日梦,你就拍不出一部好电影。

    纵观好莱坞今后二十多年的电影,适合解构,并且插入其他情节的系列电影,只有速度与激情这一部。

    漫威系列,DC系列,魔戒系列,版权都已经被占了。

    哈利波特系列,吸血鬼系列,饥饿游戏系列,暮光之城系列,也都不该是雷朋这个华人适合写出来的。

    他前世就想象过如果重新解构好莱坞的电影,最适合改编的就只有速度与激情。

    电锯惊魂系列也不错,利润丰厚,但是这个系列只适合电影,不适合小说。

    而飓风营救,非常人贩,包括疾速追杀,以及机械师杀手系列,实际上都可以融入速度与激情系列。

    而雷朋的魔改,就是以速度与激情为主线,将其他系列融入进来,写一个系列的小说。

    速度与激情这个名字,其实早在五十年代就被占了,当年一部电视剧就叫这个名字。

    他现在没有条件买下这个名字,只能改名。

    为了便于电影改编,从第一部开始,就是不同的双主角。

    保证每一部有一个白人男主,然后还有他心目中的唐。

    后续会根据时代发展,情节需要,把黑人也在某一部提升为男主。

    但是九十年代,现在没有必要,还没到黑命贵的年代。

    他不指望小说能够多么成功,卖出多少本,主要是占住这个坑。

    把飓风营救,非常人贩,极速车神都融入速度与激情,以后谁想拍,都绕不过雷朋。

    至于国内的版权,他没有兴趣抢,给国产电影多留一点发展空间吧。

    他这辈子就想在国内混,但是赚钱嘛,还是赚外国人的钱更爽。

    抢了他们的机缘,赚他们的钱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