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万法:从投影诸天开始
繁体版

第33章 拜师吕远,玉虚一脉

    此时。

    纪常气势如虹,大步流星,脚踏石阶,向着玉台方向狂奔而去。

    五十层,三十层,十层……

    终于,纪常的右脚如铁锤般狠狠地砸在了玉台之上,发出一声震天的响动。

    那刚刚还如重山压顶的束缚感和压迫感,此刻如同冰雪般消融,无影无踪。

    “成了!”

    纪常心中欣喜。

    纪常的额头、脸颊、下颌,乃至颈项,此时都被汗水浸透,仿佛刚从水中捞出一般。

    他身上的衣衫,早已湿透,紧紧贴在皮肤上,仿佛与他的肌肉融为一体。

    那汗水,如同瀑布般从他的背脊流下,将他的身形勾勒得更为雄壮有力。

    最后那三十层台阶,纵使纪常外功臻至凝罡巅峰,同样是感受到了几分压力。

    不过,纵然如此,纪常还是一鼓作气,直接冲了上来。

    纪常踏足玉台,胸膛中的气息尚未平复,浑身的热气尚在蒸腾,便抬头望向不远处的一群修士。

    其中,一位中年道人面容严厉,气质沉稳,身旁簇拥着几名年轻弟子。

    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纪常身上,带着几分好奇。

    正当纪常准备开口,表明自己的来意时,忽见一道碧光自天际飞来,璀璨夺目。

    光芒消散之后,一位青年道人凭空出现,他身穿青色道袍,衣袂飘飘,显得仙气十足。

    这位青年道人看上去不过二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俊朗,双眸如星。

    他微微颔首,目光在纪常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嘴角勾起一抹和煦的笑容。

    “本座吕远,忝为玉虚峰首座,你可愿意拜我为师?”

    此言一出,纪常面色微微一愣。

    玉虚峰首座?

    纪常回忆了一下。

    根据此界介绍,这三清山共有三脉传承。

    玉京、玉虚、玉华。

    这玉虚峰一脉,应该就是其中之一。

    似乎传承的是炼器技艺。

    炼器吗?

    倒也是不错。

    于是,纪常当即点了点头,直接对着吕远行了一个弟子礼。

    “弟子纪常,愿意拜入师父门下,追随师父修行道法,不负师父厚望!”

    吕远见此,微微颔首,笑着说了一声:“善。”

    话音未落,吕远大袖一挥,只见一道青光自袖中激射而出,在空中化作一艘袖珍小舟。

    小舟迎风而涨,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转眼间,便膨胀至能够容纳两三人大小,稳稳地悬浮在空中。

    “还不上来。”

    吕远对着纪常一笑。

    纪常见状,心中一喜。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脚下轻点,催动电光神行步,身形如电,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轻轻跃上了那艘飞舟。

    吕远见此,却是一笑:“你这身轻功倒是不俗。”

    纪常摇了摇头回道:“师父谬赞了,不过是凡俗武学。”

    吕远闻言,哈哈一笑,不再多言。

    他轻轻一挥手,飞舟便发出“嗡嗡”的声响,犹如龙吟凤鸣,划破长空,向着远处飞去。

    飞舟在空中穿梭,时而高飞入云,穿梭于云海之间,时而低掠水面,激起阵阵浪花。

    纪常站在飞舟之上,感受着四周呼啸而过的风声,心中不禁升起一股豪情壮志。

    他瞥了一眼脚下的飞舟,虽说以他臻至化境的轻功绝学,能够做到在空中滑翔飞掠,宛如飞行一般。

    但终究无法与这真正的御器飞行相提并论。

    吕远见了,微微一笑,开口说道:“等你纳气有成,便可驾驭法宝,翱翔天际。”

    “若是你能够迈入养气之境,纵使没有法宝,也能御气而行,随风而动,破空而去。”

    飞舟在空中飞行了许久,终于来到了一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前。

    吕远轻轻一挥手,飞舟便缓缓降落在一片平坦的空地之上。

    纪常连忙下了飞舟,跟随在师父身后,向着山峰深处走去。

    他们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来到了几处宅院面前。

    这些宅院依山而建,错落有致。

    吕远停下脚步,开始为纪常介绍玉虚峰的情况。

    “为师弟子不多,在你之前,仅仅收了两个弟子。”

    “你大师姐性子好动,喜爱四处游历,斩妖除魔,可惜……不幸丧命于东海龙人之手。”

    吕远的眼中闪过一丝哀伤,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你二师兄则与你大师姐性格迥异,他性子沉寡,专注于修行,前些年,他已成功迈入炼气之境,下山历练去了。”

    “算算时间,也有个三四年了。”

    吕远继续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不过,我玉虚一脉,修士众多。”吕远话锋一转。

    “单是长老,就有着七位,弟子门人更是不少,或在外历练,或在山上修行。”

    “你平日若是觉得枯燥,自可往玉虚峰他处,寻其他师弟师妹亲近一二。”

    “还有那些师叔长辈,也可以多多走动,毕竟同属玉虚一脉,多些交情,也好讨教。”

    吕远对纪常说的倒是详细,不仅介绍了一番玉虚峰情况,就连待人处事的经验,也不吝传授。

    在吕远看来,纪常年纪轻轻便修到了凝罡巅峰,天资超群、才情出众,定然心高气傲,缺乏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

    却不知纪常在大乾世界修行百年,不仅是泰山派老祖,更是朝廷加封的有道真君,为人处世的技巧,无需他人教导。

    不过此时,纪常只是点头应道,表示记在心里。

    没过多久,在带着纪常逛了一圈玉虚峰,拜会了几位玉虚一脉的长老之后,吕远挑了一处洞府,让纪常住了下来。

    等过上几天,完成了拜师礼之后,再传授三清山真法。

    洞府内,纪常坐于书房之中,周围弥漫着淡淡的墨香。

    纪常从古朴的书架上,取下了几本典籍。

    他翻开其中一本,只见书中字迹工整,插图精美,竟然记载着一种筑基培元的法门。

    纪常聚精会神地阅读着,不时地点头赞叹。

    “这道法门颇为有趣。”

    “竟然不修内力、真气、罡气等武道力量,而是专注于调养身心。”

    “但又与那等外功横炼之法不同,讲究的是一个筑基培元。”

    “若是修行这等法门,虽然没有攻伐之力,但是修行到相当于武道凝罡的境界,却是要快上不少,也要容易不少。”

    纪常点了点头,放下了这本典籍,然后又翻开了另外一本。

    “竟然是一本炼器之法。”

    纪常面色一喜,仔细阅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