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当你把事情做到极致
繁体版

第39章 同病不同医(求收藏,求追读)

    “岩青,你是真心想来跟门诊的,还是龚主任安排你来的啊?”

    周日,上午七点四十分。李钟看到周岩青真出现在门诊诊室门口后,啧啧称奇问。

    衡大附一有权限坐门诊的仅有主治及以上,李钟虽非资深主治,却勉强迈入坐门诊的门槛。

    “钟哥,主要是想多学习一下怎么看门诊,不是老师让我来的。钟哥你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就去练功房了。”周岩青嘴角略弯,语气略带讨好。

    小硕士是没有门诊权的,周岩青也认得清这一层身份。

    只是日常任务要求看诊二十个病例,单纯靠老师的门诊日去积累耗时太长,也就只能找李钟、田泽光还有陶玉斌等上级一并打打秋风。

    理论在考博的过程中,同等重要,甚至拥有一票否决权。

    所有说外科医生不需要讲究深厚理论的说法,都是骗人的。

    “别,别走,好不容易有个人愿意来帮忙,这可是主任特权…你好歹也让我过过瘾。”李钟不自觉用食指刮着右眼内眦处的痣,笑容若花。

    普通的主治看门诊都是单打独斗,只有硕导级别的主任医师才有助手跟班门诊。

    李钟自然也是期待这种看诊日子的。

    急诊手术时,周岩青都快变成了李钟的上级,人都需要互补。

    迎着李钟不怀好意的笑,周岩青也只能一头栽进去,谁让是自己有求于人呢。

    周岩青还没跟一会儿门诊,李钟就发现了周岩青的狐狸尾巴。

    上午第五个患者离开诊室后,李钟叫住拟去门口执行秩序的周岩青,暂未叫号下一个患者:“岩青,你是医生还是算命的,怎么我这边才接诊完,你就把检查和相应的医嘱都开好了?”

    李钟未与周岩青一起看过门诊,自然不知之前龚毅与周岩青二人是怎么进行的门诊配合。

    于是就先给周岩青示范了几例,先让周岩青帮忙写门诊病历、开基础的医嘱。

    李钟则完成问诊、查体。

    可李钟这边的医嘱才交待完,周岩青就把二维码打印了出来,明显就是提前备好了。

    “青哥,您之前看的几个病例都蛮典型的,我就提前预设了医嘱,多的取消,少了再补上。”

    “病房里手术病人,大抵在住院之前有哪些检查,我看得多了也就记住了。”周岩青略谦虚了一下,并未说这是自己目前理论射程之内。

    李钟闻言歪着头点了点:“倒也是,我听人说,你在病房里,就差点挂个病案科的牌子了。”

    “不对,你差点把骨科医生都逼疯,你比病案科牛掰多了。”

    医院里病历食物链。

    病案科能把内科医生逼疯,外科医生能把病案科逼疯。骨科更是外科医生逼疯食物链的佼佼者。

    “这样吧,我们换一下,你等会儿做问诊查体,我来写病历、开医嘱这些。你看可行不?”李钟猜测到周岩青是在临床中摸到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诊疗思维,所以想来门诊印证。

    李钟也不是不懂事的,能让机会给周岩青的,李钟直接就让了。

    周岩青一听,看了看今天的门诊病人上下午共计才三十个左右,便又更进一步:“钟哥,能不能麻烦您帮我兜下底?就是我来问诊、查体、下医嘱,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您直接大力输出!”

    人是不能清高的,能力范围之内,弹性规则之中,该变通还是要变通。

    “你想找茬?”李钟一语双关。

    查德你·泰森!

    “对!~”周岩青点头。接着拿出手机,很懂事地问:“钟哥,我有点口渴了,你想喝点什么?”

    “随便都行。”李钟当场掏出了自己手机:

    “嗨,你不用这么客气,要请客,也是我请你。”

    “你不点单,你就回去吧。”

    李钟直接发挥出上级医师的特权,周岩青只能当场认怂。

    很快,上午第六个病人就进来了。

    周岩青也就开始了一系列的问诊:“你是网络作家,手指很痛是吧?”

    “那这个没办法,目前你的症状到不了手术指征。”

    “这是慢性劳损,最好的缓解方式就是减少用手频率和用手程度。注意休息再配合非甾体抗炎药物,若是配合适当的锻炼,是可以缓解疼痛症状甚至让炎症消退至日常无症状。”

    “你全职啊?”周岩青表情为难起来。

    “全职的话,那就没更好的办法了,你只能尝试着一边控制症状,一边尽量减少更新量,先休息一段时间,注意科学用手……”

    “比如说,你码字一段时间后,就起身活动一下关节、特别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你这种职业病并非网络写手独有,经常用键盘的职业,都非常常见。”

    “还有就是现在有一种新型的码字方式,叫语音码字,你可以交替使用……”

    “药物的话,就只有消肿和非甾体抗炎药,它们只能对症,要对因治疗的话,只有两种医嘱。”

    “一是减少用手指甚至尽量不用,二是间歇性活动手指!”

    “不用做检查,你这个症状非常明显,没有局部的硬结与肿物,也没有肌腱挛缩,且疼痛的位置发生在指间关节,做了检查也就是局部的炎症。”

    “很典型的腱鞘炎症状……”

    周岩青将第六个门诊病人送出病房后,第七个还是腱鞘炎,他倒不是网络写手,但是某部门专门负责写材料的,听说每天的废稿都有大几千字……

    “你这个就只能一边用药,一边硬扛了,然后空闲下来后早点休年假,好好地让手指休息一下。”周岩青下了与之前那位写手不同的医嘱……

    周日的手外科门诊,病种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因现代工作方式改变,导致腱鞘炎占了六成。

    一个上午,周岩青接诊了十五个病人,腱鞘炎有九个,另外三个则是网球肘,两个手指屈曲挛缩畸形,一个尺神经损伤致功能部分缺失。

    都是相对典型的病人了。

    十一点五十四分,李钟一边看着手机搜索去附近的哪家吃午饭,一边问:“岩青你这理论可以啊?还学会随机应变了。”

    “网络作家你让他改变打字方式,办公室的文员你怎么不让他改呢?”

    医嘱并非用药了才是医嘱,日常锻炼,生活方式的修正,都是医嘱。

    “公务员的文员用语音打字,还不如辞职了吧?”周岩青又不傻。

    同病不同医。

    李钟闻言正色起来:“岩青你的确是有点东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