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制霸全球
繁体版

第二章 习艺御拳馆

    李寻欢三人来到了御拳馆,见到周侗老师傅。

    五十来岁,华发已生,眼里带着无限的落寞,偶尔精光一闪。七尺有余的壮硕身材,一身蓝色长袍,气度不凡。

    林冲上前跪拜道:“弟子林冲,拜见师傅。”

    “起来吧.”

    “给师傅介绍,这位,是小李飞刀李寻欢,这位,是过街张三。两位,这位是我师傅,铁臂膀周侗。”

    “见过周大师。小子李寻欢有礼了。”

    “见过周大师,小子张三有礼了。”

    周侗看着这两人,说了声:“不错。两位请坐。上茶。”

    盯着李寻看了一阵,暗自点头,是个学武的好苗子呀。可惜年岁大了些,根骨是真的很不错。如果能跟老夫练上几年,这成就应该不在林冲之下。如果天赋再好些的话,估计应该能比得过史文恭那小子。

    端上茶,喝了一口。问道:“李公子,哪里人氏呀?有没有习过武?”

    李寻欢回道:“回周大师,小子是山东人,自小有跟父亲学习心意拳和擒拿等武术,后来又胡乱学了些飞刀这些。”

    周侗眼前一亮,道:“可否把你之所学,演练一番,让老夫开开眼界?”

    李寻欢寻思,八成老子是穿越到水浒了。现在有这么个大高手,假如能拜为师傅,也算有点自保之力。那就拼一把,万一老爷子看中我了,收为我徒,这不就赚了嘛。

    心计一定,李寻欢扯下披风,放下飞刀和折扇,先打了一套军体拳。

    啥?军体拳?

    不错,军体拳,在开学时,军训时所学。虽然招式简单,但很实用。越练越喜欢。于是,就先演练了这套拳。

    此拳一出,周大师连连点头。心道,不错,不错,此拳简洁有力,全是杀招。不过,却过于狠辣。此子根基不错。

    军体拳打完,接着就是心意拳。

    心意四把,无花俏之招势,却也狠辣至极。

    所谓,太极刁,八卦滑,又狠又毒心意把。

    周大师一呆,这拳,怎么像是跟我所授番子拳,如此相似?似乎出自一门。难道这小子跟我有什么渊源不成?

    周侗哪里知道,这心意拳,也叫心意把,本就是他的关门弟子,岳飞元帅,被困时,接合周侗师傅所教的各种拳术,融为一炉,提炼并创出的一套拳---心意拳,亦称:意拳。

    这周大师看李寻欢,就像丈母娘看女婿,越看心越喜呀。

    小小年纪,居然有如此武功,真是难得。更难得的是,看其武功,根基已成,骨架也拉开,算是入得门径,只要略加点拨,成长为一代高手,并不是难事。

    真正的入室弟子,暂时也就三个,卢俊义,大徒弟。可惜去打辽国时,被太监童贯所欺压。于是愤而离军,回到大明府,作了一个大富翁。

    二徒弟,史文恭,此子武艺大成,有万夫不挡之勇,却行事过狠。亦正亦邪。不堪大用。

    三徒弟,林冲,性格中庸,血性稍差,不遇绝决之境,万难突破心境,达到超一流高手之境界。可叹可叹。

    零散的记名弟子,也就那阳谷县的武松,天姿超绝,加之本身有一身少林寺横练功夫,又兼一身神力,可惜,当时为了追杀西夏谍子,老夫只传授了其:鸳鸯脚,玉环步,等武功。其他的,枪术,箭法,马上功夫,却是无时间相授。如今,却天隔一方,不知何时才能看到他。

    天幸,又有如此好苗子送到老夫面前来。这次,可不能放过了。

    待我再考考他。

    李寻欢演练完心意拳,然后,又演练36大擒拿手。出手力大快捷,专攻人关节。出招如电,招招险决。

    过街鼠张三看得是心惊肉跳,我的天,当时,要是我出言污辱,就这一手,我岂不是筋断骨折,还好还好,小爷我就是聪慧呀。不过,李爷功夫越好,我这抱的大腿越粗不是?小爷真的好西服自己的眼光………

    林冲也看的眼热,暗想,只知道这小兄弟飞刀奇快,又准,没曾想这拳脚功夫却是如此了得。看来在家里,这小兄弟是给我留了面子呀。就这身手,近身对敌,恐怕,除了大师兄卢俊义有得一战,就算二师兄史文恭也不是敌手………

    冲师傅周侗看了一眼,发现师傅眼中之热切,就想,十之八九,师傅是想收徒弟了,正好,这小兄弟还是个举人,文化人呀,不如好好撮合一下。

    心中计定完毕,就冲李寻欢道:“小兄弟,你的飞刀也可以展示一下,让我师傅给点评点评。”

    “恭敬不如从命。林兄,你扔个桔子到天上。一会我来射空中的桔子,还有30步外之靶子,请周师傅指点。”

    林冲扔了一个桔子到天空,只见那桔子快速上升,迅急似箭,白光一闪,一柄飞刀,即刺中桔子,然后飞刀带着桔子向下掉落。

    周侗一看,不错,然后,一把扔上三个桔子,李寻欢一看,好,正是我大显身手之时。

    右手扣住一把飞刀,左手扣住两把飞刀,一扭腰,射向天空中的三个桔子。全部命中。再一转身,一扭腰发力,左右手同时射出4把飞刀,全部命中靶子。

    李寻欢向周侗抱拳,恭敬的说道:“请周师傅指点。小子所学的这点东西,已展示完毕。班门弄斧了。”

    周大师点点头,道:“不错,不错。小小年纪,如此功夫,好极好极。你随我来。”

    “这些石锁,你一一举来,看看你气力如何?”

    李寻欢就从小到大,一个个的石锁举起来。

    这一举,却突然发现,力气好像比之前大了许多。以前在家练的时候,杠铃挺举,也就300来斤,发挥好时,最高记录也就350斤。怎么这次,单手举个石锁,居然就能搞这么大个的石锁?

    到了最后一个超大号的石锁,李寻欢也想试试,却不曾想,一支手,怎么用力,都提不起来,换两只手来,也只是勉强的给提到40公分的样子,就不行了。

    只好放弃,累的满头大汗,一脸通红,气顺吁吁。

    喘着大气问道:“这个最大的石锁,是多重呀?周大师。”

    “此石锁,净重850斤。边上那个是450斤。”

    周侗一边回答,一边拎起那个最大的石锁,像扔小魔方一样,在手里在玩着。一会扔向天空,用手凌空接下,一会又让石锁立在拳面上,一会又让石锁平放在手掌……

    眼花缭乱的一通玩耍,气定神闲,呼吸自然,脸不红心不跳。

    张三嘴巴大张,能吞下三个鹅蛋,暗道,这还是人吗?人能有这么大的力气?我滴个神呐!

    李寻欢也惊呆了,以前只听说,有武松大虎,鲁智深能倒拔垂阳柳,以为都是小说加工呢,没想到,居然真的有这样的神人,周侗这都快60的人了呀,这胳膊少说也有千多斤的气力吧。

    当下,跪倒在地,拜了又拜,说道:“请周大师,收小子为徒。”

    周大师逼格装满,目的达到,于是轻轻放下石锁,说到:“好,即日起,你就是我周侗第四个徒弟。”

    三日后,周大师摆席,请了东京军界、武界的各路大神,名人,隆重介绍自己的这个四徒弟。大吃大喝,好不热闹。

    趁此,李寻欢也结识了诸多军中年轻将领,比如:金枪手徐宁、青面兽杨志、双鞭呼延灼,等等。

    于是,李寻欢就此在御拳馆住下,天天随师傅周侗,学习武艺。练气,枪法,刀法等十八般兵器,打熬气力。马上功夫,步战功夫,一点就通,一学就会。喜的老周大师,花白胡子一抖一抖的。

    穿越来后,李寻欢发现,自己的体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力气变的大了很多,肌肉也坚实了很多,更有韧性。记忆力这块,也成了变态,轻松的过目不忘。学啥都不太废力。脑子就像一块干涸的大海绵,只要看到了,看过的,都能记得住。甚至于,以前看过的书,现在居然都能跟过电影一样,全部清晰的映出来。

    再也回不去了。伤感也没用。只好即来之,则安之。

    一晃半年就过去了。

    武艺小成。套路精熟。除了气力上,经验上,还需要打磨,周大师觉得,身上已经没有能再教徒弟的东西了。

    每天就这么看着李寻欢按部就班的练功。看着徒弟的成长,成就感满满的,老怀大慰呀。

    天气越来越冷,马上快春节了。

    李寻欢却情绪低落下来。

    孤独,孤独,还是他母的孤独。

    半年了,自己的父母,到底过的怎么样呀?天天喜欢缠着自己要礼物的妹妹,过的好不好呀?一下子失踪,消失了半年,他们会因为想过,而生病吗?

    可是,这些话,不敢说呀。

    如果自己给师傅讲,或给林冲师兄讲,或是给张三,李四等等,给他们任何一个人讲,谁会信呀?

    想到家人,想到自己的女朋友,心绪那就一个低落,难受。

    一个人喝着酒,没几碗下肚,就迷醉了。落泪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