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制霸全球
繁体版

第十一章 揍耶律,天子门生

    所有作品收上去了,大家等待李师师,李大家的评选。

    大家公认的,要么是宰相公子赵明诚入围,要么就是老不羞周邦彦,这货入选。

    没办法呀。谁人赵明诚有个好爹,加上,此人也确实文采风流,年轻一辈,实为个中翘楚。

    那老不羞,就更不要说了。婉约一派的诗词文化,于徽宗时期,力压全国,除了李清照可以与之匹敌外,几无对手。

    要是小赵公子胜了还好说,可你这老鬼,就算赢了,你能硬得起来吗?这么大岁数了,还跟我等年轻人争,有意思吗?脸呢?

    可恨,可气。可叹。

    众嫖客,啊,众文人,心中全是这样么想着。

    只盼那赵明诚能胜出,这样,心里也就平衡许多了。要是让那老不羞胜出,唉,一树梨花压海棠,真是,真正是,大煞风景。

    忽听那小丫头在楼上喊道:“谁是小李飞刀李寻欢?李大家有请李寻欢上楼一叙。”

    园子一下子炸开了锅。

    “谁?李寻欢?李寻欢是谁?谁家的公子?”

    “黑幕,一定有黑幕,听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就是,我不信有人的文采,能超过赵公子或周大人!”

    嗯,众人众口一词,先把水搅浑了,万一能摸到鱼呢?

    “大家静一静,且听小女子一言。”声音有如天籁。空灵而悦耳。

    众人抬头一看,如仙嫡班的一美女,在楼上,蒙着面纱,静静的看着大家。

    周邦彦上前一礼:“见过李大家。刚才众人不服,口出不逊,吾深感歉意。可否,让李寻欢之诗词,让众位一观,以其服众乎?”

    李师师点头,“谁是小李飞刀李寻欢李公子?奴家渴求一见。”

    李寻欢摸摸鼻子,哟,有点玩大了呀。

    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几步,打开纸扇,轻摇几下,摆了一个极为骚包的造型。只见那纸扇上,写字四个大家:小李飞刀

    李师师在楼上看得呆了,怎么有这么高大之人?长相如此俊,文采深不可测,若非身在青楼,真想和此人双栖双飞,作一对神仙眷侣。

    想着,不由得羞红了脸。春心荡漾。

    “李寻欢见过姑娘!”

    不见答应,只好,再次说道:“李寻欢见过姑娘!”

    还是不见回音,李寻欢,只好再道:“李寻欢见过姑娘!”

    走神的李师师被小丫头一扯衣角,醒过神来。骄羞的道:“奴家李师师见过公子。刚才见李公子丰采,似神交已久,故而走神。望公子勿怪!”

    李寻欢微微一笑道:“我亦观姑娘而善,似是那相识以久之人,莫不是前世之缘份。”

    李师师道:“公子文采,高深莫测,不知师从何人?”

    太不要脸了,一对奸夫淫妇。众人全这样想。

    李寻欢正欲答话,却不想,赵明诚妒火中烧,抢着话,说道:“李大家,何不让李公子的作品,让我等一观,开开眼界?”

    娘的,你一个175的瘦小弱鸡,还敢来挑战我?以后看我怎么收拾你。李寻欢恨恨的想着。

    到底是个不满20岁的小伙子呀。

    李师师拿出底稿,轻声把这青玉案,念了一遍。

    众文人呆了,确切的讲,是被震住了。

    赵明诚心中一惊,这么好的文采?看来,我这一生都无望在词诗一道胜过他了。罢了罢了,让他赢吧!

    让他赢吧!

    周邦彦摸摸花白胡子,拱手道:“李公子大才。此词一出,我周邦彦再无胆写什么元宵佳节之类的词了。

    这次,李公子胜出,吾等心服口服。”

    突然想到,李寻欢这个名字好像很熟悉。又再次开口问道:“李公子,前些时日,可是作过一篇大作。你可是那李公子?”

    李寻欢道:“正是在下。只不过老大人于何处看到此诗?”

    周邦彦有心以文杀人,于是,就念出了,全诗内容。并说到,此文当今圣上,宿太尉等人,都有看过。

    赵明诚也突然想到,这几天,老爹念叨叨。还说什么,不用此子,就杀之,什么的。

    看了周邦彦一眼,立马,双方心意相通,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先搞死他再说。

    于是,赵明诚就大叫道:“好胆,居然敢写反诗?”

    众文人一听,对呀,提到数皇,这不就是反诗吗?搞死他。

    一时群情激奋,大有把李寻欢打倒在地,然后,在其胸脯上踩上一脚之势。

    李寻欢哈哈大笑,环指众文人,笑道:“汝等一群酸儒,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此诗文,乃是表我大宋天子,文治武功,天下第一,天下归心之意。何来反诗?真正朽木不可雕也。”

    李师师看着李寻欢,双眼中全是爱意,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看得出,这李师师动情了。可惜此时,全没有人去看那李师师,全是盯着李寻欢,想以文为刀,以字为枪,硬杀那李寻欢,以解心头之恨,以抱赵相公子之大腿。

    李寻欢话音刚落,众文人来不回反驳,只见耶律休哥放下酒杯,粗声大笑道:“就赵佶那软蛋皇帝,还文治武功?还天下第一?真是笑死我了。”

    众文人愤怒的看着耶律休哥,却不敢上前,只是小声说道:“休得胡说,休得胡说。”

    李寻欢心里开心的要死,但面上却阴冷着脸,对那耶律休哥,狠声说道:“耶律休哥,你收回你刚才说的话,不然,老子对你不客气,敢侮我大宋皇帝,打死你都是轻的。”

    “哟嗬,李寻欢,还是个硬汉。好,好,好呀。大宋也有你这种硬气的读书人。老子就是不收回,你那大宋皇帝,就是个怂货,软蛋,怎么的?来,来打我呀。你敢吗?”

    吗,这个字还没有说完,只见李寻欢刷的一刀射向了耶律休哥,扑上去,按到地上就打。边打边叫道:“叫你贱,叫你贱。敢侮我大宋皇帝,拿命来。众位,你们可都听到了,是他叫我打他的。这么奇怪的要求,我第一次遇到。”

    耶律休哥怪叫连连,众文人,吓的面如土色,只有那李师师在楼上大声说:“我为公子作证,确实是他叫你打他的。他侮辱我大宋皇帝,活该被打。”

    张三等一众,十分开心,都起哄道:“我等都为公子作证,确实是他叫你打他的。他侮辱我大宋皇帝,活该被打。”

    老鸨子一看事情闹大,又怕出了人命,只好报官。

    开封府官差到来时,只见那耶律休哥,惨相至极,双手被拧骨折,双腿也被踩断,脸肿的像猪头,

    失血过多的耶律休哥,早已昏迷。

    众人被带到开封府。

    问明事情原由,又鉴于各位证人身份,扯到辽国人,开封府尹却不敢判案。快马上报,要求面圣。

    官家听闻事情原由,大怒。

    居然敢骂朕,还好,有小卿家帮朕出了口恶气。

    先把辽人给养伤,救回命再说。定李寻欢无罪,并让其来见。

    经过青楼一闹,开封府过堂,文人世子,平民百姓,街头巷尾,一下子,都知道了,一个牛人-----李寻欢。

    此子,文采斐然。作品:青玉案。此诗一出,压得一代文胆周邦彦不敢再写元宵节诗。

    此子,武力高强,胆大心细,忠心爱国。一手飞刀出神入化,打得辽国大官成猪头。

    雄哉,壮哉,牛哉。真乃天下英雄也!

    什么叫:声名鹊起?

    什么叫:侠名远播?

    这个就是了。

    李寻欢被此来宫中,见到当朝天子,一代文青皇帝---宋微宗赵佶。

    “李卿家,你这诗,因何而写?为谁而写?”

    “回圣上,草民心念吾皇,文治武功,实为历代皇帝中之魁首,故,心中感念,于观雪时,来了灵感,侥幸得之!”

    官家龙颜大悦,又问道:“为何打那辽人?伤其根本?”

    “那辽人出口,污圣上清誉。草民心中气愤,故打之。加上,他求草民打他,只好满足他了。至于伤其那处,实因,他一个辽人,竟然想得我大宋女子,这简直是,叔叔可忍,婶婶儿也忍不了了。”

    官家发笑,觉得此子出言风趣,又观得此子少年英才,允文允武,当然,最重要的是长的帅,还会作画写诗,只觉得极是投缘。

    开口道:“李卿家,可愿作我的学生?”

    我那个草,这是什么话风?作你的学生?学啥?学你窝囊废?学你各种作死败家?

    李寻欢一愣,却不知神打鬼差的来了一句:“作官家的学生,可有什么好处?”

    此话一出,李寻欢自觉完读子了。这不是在现代法治社会,这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呀,万恶的封建社会呀。太轻佻了,这话,可是要掉脑袋了。

    官家一愣,几个大臣,更是一愣,只有那周邦彦心里笑的都要叫出猪叫声了。作死吧,人就作吧,不作死就不会死呀。

    “哈哈哈哈,朕许久没有遇到,像爱卿这么有趣的人了。真的是有趣啊。

    作朕的学生,好处可是多着呢。却不知道,李爱卿,你想要啥?”

    我,靠。李寻欢内心长出一口气,这文青皇帝,真的好仁厚呀。我的小命儿,终于算保住了。

    “回圣上,哦,不,回老师,徒弟想要的是,带上我大宋锐士,收复燕云十六州。让师傅您老人家,永远开心。徒弟想要的是我大宋百姓安居乐业,我大宋朝千秋万代,一统全球。”

    赶紧收住,再拍下去,只怕要把东方不败给整出来了,到时候,收不了场。

    赵佶越看越开心,此子不错,有趣。也有孝心。抚须笑道:“为师真正收的弟子,可只有你一个哟。朕观你骨格精奇,这才想收你为弟子,传朕衣钵。说说看,你以前跟周大师,闻先生,都学了些什么呀?”

    李寻欢略一思索,那就展示一下本领吧。

    于是沉声答道:“弟子于周大师处,学得十八般武艺,以及排兵布阵之法。于闻先生处,学得识字,以及各类典籍。只是随闻先生所学,时日尚浅,未得闻先生大才之十一。”

    赵佶当即让殿前侍卫们,跟李寻欢比武。

    不曾想,李寻欢打这些侍卫们,却是轻轻松松。最后,还是让那金枪营班头教师徐宁上阵,亦是被轻松击败。

    赵佶大喜,顾左右群臣道:“朕之徒弟,武功盖世,真可喜可贺也。”

    一时间,马屁如潮,就连李寻欢都觉得被拍的很不好意思。可师傅赵佶却是,甘之如怡。

    接下来,官家又吩咐天文历法官员,挑选良辰吉日,以完李寻欢拜师之大礼。

    至此,李寻欢终于度过那道生死关。从默默无闻的草根,走向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