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制霸全球
繁体版

第二十八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赵宋官家赵佶,难得的在朝堂上强势一把。

    硬生生的强行把那李寻欢任命为:枢密院使右使,若战时,则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并令其于今年参加文武的科举,武之一道,设立擂台,集大宋精英于一起,进行3个月的演武大会。前一百名者,设金牌,黄金100两。前三百名者,设银牌,白银500两。前五百名者,设铜牌,一千贯钱。前十名者,重奖,并赐武进士出身。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一时之间,李寻欢之名,再次响彻大宋。有好事人消息灵通,立马就扒出了李寻欢之前的种种事迹。

    像被雷击而不死,变得力大无穷,记忆力超群。

    貌胜潘安,身高超9尺有余。一手飞刀,天下无双。

    著作不多。流传出的有:青玉案、沁园春雪、等诗词大作,兼著名曲子,名曰:卧龙吟。加之樊楼会李师师,作出青玉案一词,文压那周邦彦,那一代大家周邦彦当即表示,不敢再写元宵之类的诗词。右相公子赵明诚输的心服口服。并暴打辽国耶律休哥。那耶律休哥毫无还手之力,当场被打出屎来,臭气三天才消散。云云。

    总之,官家认为此子乃天授之人,是最正宗的祥瑞,此子生于我朝,乃官家洪福齐天所至。于是官家收其为衣钵弟子,授秦国公,现又加升为:枢密院右使,战时,则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在有心人的传播之下,大江南北,李寻欢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就连那周边各国,亦是听闻其大名,纷纷派探子来宋,收集李寻欢之情报。

    一石激起千层浪,天下风起云涌,各路人马,快速向东京聚集。

    且说那赵官家,因何这次如此大方,一步到位把李寻欢火速提拔上位?

    原来,在那金銮殿上,赵官家本欲按慕容贵妃所言,徐徐图之,谁知各位大臣,偏不开眼,赵挺之强烈反对,非要认为忠心这块有得考察?

    考察什么?朕的徒弟会反对朕?朕的老祖亲点的将,你等蠢货也能质疑?

    加之兵部、吏部,都是强烈反对。那童贯老狗居然也不站在朕这边。还泥玛,附议,附个什么议?

    满朝公卿,也就只有老奴高俅,忠心耿耿,一心为国。

    看看人家高俅,坚定说:“一切官家说了算。官家您说的就是对的。官家认为秦国公才堪大用,那就必然可用。官家慧眼如炬,烛照万里,算无遗策,官家圣明。”

    听听,这才你们这帮子大臣们该说的话嘛。

    众臣的抱团反对,惹了赵官家。本来想慢慢来的,既然你们反对,还敢抱团反对,居然敢抱团强烈反对,怎么,你是官家,还是朕是官家?

    那好,朕就让你们看看,谁才是主人?

    当即,乾坤独断,这不是跟你们商量,这是朕通知一下你们。为了恶心你们,本来不想说的天下兵马大元帅也一起给了吧。

    就这样,李寻欢就这么捡了个大漏。

    见官家发火,不再像以前那么软弱,好糊弄,百官也只好作罢。只是那心中的嫉妒与恨意,却如熊熊之火,越烧越旺。

    官家不是要让其搞什么演武大会吗?好!!!那咱们就网络天下高手,能把他弄死,就把他弄他,弄不死也能让其累死,反正,天下之大,就不信没有制不住他的高手。

    所谓,猛虎难架群狼,乌龟也怕铁锤。

    百官在这嫉妒与恨意的推动下,纷纷拿出家底儿里的高手,并吩咐家族里的人,一定要重金搜寻高手。凡能伤或残或杀那李寻欢者,一律重金相报。

    这个时候,万万不可心痛银子,一定要把之搞下去。

    风云就这么突然激荡起来。而李寻欢站在风口浪尖之下,也豪情满满。

    只是,这个呢,枢密院是个啥玩意儿?管啥的?还有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又是弄啥的?有哪些权责?全部是两眼一摸黑呀。

    前世的李寻欢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当过最大的官儿,就是班长,也作过体育委员,武术爱好协会的会长。这个协会还是学校内部,由学生们组成的。

    这下子,可真的是有点抓瞎了。

    好在,有闻焕章在。

    枢密院,是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军队的调防、战争的动员、战争的指挥等等。

    枢密院的职责:掌各路之防务、军政,同时也领导兵部的工作。

    掌管地图测绘、军机档案和情报收集;检阅司掌督察三衙训练,发布演习命令等。

    凡军国战和攻守之策,由皇帝和政事堂(枢使列席)共同决策,枢密院会提供建议供参考,最终方案也由枢密院提出,让皇帝选择采纳。

    搞清楚了自己的职责,就好办了。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初上位者,必须烧这三把火,不然,坐不稳。

    这三把火,有何用?要作啥?

    第一、得立威。建立威信。不然,空坐高位,无人可用。必然会被架空,被担责,被背黑祸。

    第二、把上一位官员的势力打乱,下面重新洗牌。建立属于自己的班底和心腹团队。如此,在用人作事时,才会如臂指使。同时,要把上一位的窟窿给扔出去,不能自己来背祸。

    第三、自己的风格喜好这些,要重新塑造。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将军一个令。这些是路线问题。马虎不得。

    比如,上一位官员喜欢贪钱,揽权,不办实事。那下边的人就必然要贪钱,一样的不去办事。而新的官员上来了,如果想办实事,就会发现,下边的人不是没得本事,而是习惯了上一位的风格,只贪钱,不办事。

    那就得作出改变。让下边人知道你要的是什么。

    李寻欢也不例外,这些都是必行之事。

    第一把火,先抓人事权。招人,招工,给编制。

    令:凡是会绘画之人,不论出身,经考核后,接受训练,来进行地图测绘,用于军事。

    当然,人情世故要讲,原本的测绘人员,优先录用。但得经考核过关才行。

    第二把火,查看各部门工作情况,劣者清退。重点是克扣军响,喝兵血,等严重违规违纪的事情,一经发现,先打一百军棒,再送有关部门处理。

    这个先打一百军棒,就是李寻欢新加上的。以前也有人搞过这块,不过都是查到证据了,让有关部门直接处理。

    如果真的执行,这一百军棍下去,能活下来的,极少。就算卢俊义这样的万人敌猛将,一百军棍下去,小命也得十去七八。何况这些官老爷。

    第三把火,查看禁军的训练情况,进行小规模演习。

    这三把火能烧成怎么样?那么多人想看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