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制霸全球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加速扩张,劝学铁牛

    三寇俱灭后,上上下下,共同隐瞒不报那官家。各自捞钱,忙得不亦乐乎。

    只有那童贯作为枢密院左使,心情最是郁闷。打了反贼,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不能说出来,更不能让官家知晓。真正锦衣夜行,行好事却不能表明身份。那个痛苦之滋味,真如哑巴吃了黄连,张嘴不是,不张嘴也不是。

    更让童贯糟心的是,那蔡京蔡太师,权倾朝野,党羽众多,而自己却因为养女娇秀儿出轨一事,跟蔡京的合作关系,有了很大的裂痕。枢密院内部,那李寻欢小子,仗着自己是官家的弟子,手伸的太长,隐隐有把自己架空之势。

    嗯,得反击。必须,必须得狠狠的反击。

    而那李寻欢派出大量队伍,换防,调兵,到了十个路,还算顺利,很快把逃入山林为匪的百姓,再次招抚回来,过上正常农夫的生活。加之到处的高门大阀、大地主、大恶霸,被处决肃清,民众头上的大山,搬到了。幸福的生活,就这么突然来临。百姓觉得,有盼头了,是真的有盼头了。

    看呐:高利贷,被逼的借了,借据,探花大人的兵,给烧了。

    再看那,失去的土地,按人头,发放了5亩,种子也是一年一分的利,且不搞什么利滚利,驴打滚儿,甚至每二十户,还可以合租一头耕牛。

    再看那,家里的小崽儿,不管男娃儿女娃儿,都教武功,教识字。

    再看那,开荒之地,全算自己的。3年不收租。以前的地,只有3成租。只有3成租呐,天老爷哟,以前的那些该死的地主们,最少也是收6成租子,甚至有收8成,收9成的。

    再看那,斗,一律由李大人官制。统一标准。再也没有那该死的豪强们,大斗进,小斗出,来榨咱的血汗钱了。

    再看那,村里的闲汉泼皮们,也不敢再到处欺侮人了。没看村尾的那小流子就被公判,然后砍了脑袋嘛?现在的这些闲汉泼皮们,也积极开荒去了。

    再看那,种地种的好的,打铁打的好的,养牛,养羊,好的,有一技之长的,不都被请去作什么来着,对,叫作,作报告。几百号人,听他们讲经验,咱也能学一手。

    最为好奇的,是李大人要求,会养猪的人聚一起,研究猪种,研究怎么让猪长的更肥,更快。也是奇怪,怎么李大人尽是在想着,怎么让咱百姓们日子过红火哇?李李大人当真是文曲星君下凡,人家不贪钱,不榨咱百姓,是跟咱老百姓们一条心。

    再看那,经常来演出的,唱戏的,说书的,打快板的,都是让咱百姓们,能看到事实真相。枉俺们以前还觉得村里的那个老地主是个大善人,没有想到,尽他妈这么坏。用了这么多手段,来骗咱的土地,来榨咱的钱财。好在俺知道后,去捅了那家伙屁股一刀。

    ……………………。

    李寻欢所布之局,慢慢得到了极大的成效,百姓们民智逐步开启。百姓民智越开,就越能认清,谁是自己的敌人,谁是自己的亲人。当即,富户、地主、漏网的门阀大户,恶霸、闲汉们,全成了被斗争的对像。

    在各位将领们带人,进行引导之下,发动群众,刚开天网,顿时,一个个的无处遁形。藏的再深,也被百姓们揪出来,打倒在地上,进行公审。陈述其恶后,正法,以平民愤。

    逐渐的,这十路就变得干净起来,纯粹起来。那就是:热火朝天,开荒种地,大力从事生产。年轻人们,却是踊跃要求当兵。李寻欢的暂时军管治,收得极好的效果。

    民心稳定,民心向李寻欢迅速靠拢。如果发选票,选总统的话,不用问,李寻欢必然全票当选,且不用管饭,不用拉票,更不用拿黑钱买,也不用拿刀去逼。这就是民心。

    百姓们也不再去羡慕那京东两路。咱们自己这块,也过上了那京东两路的日子。心中无甚压力,只管卖力干,好好干,反正都是给自己干。只要一农忙完毕,丰收了,这日子就可以抖起来了。于是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

    很快这一年就过去了。老天爷也赏饭吃,风调又雨顺。百姓们丰收了。李寻欢派人收粮,给足钱,给足称,百姓们得到好处,见李大人,真的只收3成租,多余的粮,直接按现价,给的也是现钱。居然没有收到任何的敲诈与盘剥。

    于是,李寻欢的声望,再次飞速上涨。古有商殃,桤木立信。今有探花,现钱买粮。老百姓要的就是看你怎么做的,而不是听你怎么说的。之前,还在想,大丰收了,粮价又得降个底朝天,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压价。果然是大善人,雪中炭呀。

    大宋的版图,当下,李寻欢消化了一半有余。按目前的情形,还是不错,证明了吴用先生的策,是对的。当下,众军师们得陇望蜀,来请李寻欢,消化剩下的一半。这样就可以把全宋的人民解救出来。

    李寻欢闻言大喜。当即同意。又是一番安排,忙活。

    很多上次没有领兵出去的大将们,眼珠子都绿了。这次怎么的也得轮到我了吧。都眼巴巴的望着呢。这可是战功呀,大大的战功呀。

    几大军师好一通忙活,总算把这个事情,调度完毕。

    不少的武将,武功高强,却不通文墨,性格豪爽,像铁牛之类,那直爽的就像个孩子。当时黑旋风李逵,也就是铁牛,叫嚷着,一定要带兵去一路。那李助军师问他:“铁牛将军,你现在可识得500字?”

    “回军师,俺铁牛现在识得400来字。”

    “那,铁牛,以后你带兵打仗,不识字可不行。总不能让人给我念军情报告吧。若以后想再带兵,低了1000个字,可真的不行哟。”

    “军师,嘿嘿,可那读书写字,真的比练武打架,辛苦一万倍呀。能不能让俺铁牛,认个500字了,就算了?”

    李逵小声的赔着笑脸,这么贱兮兮的问道。其余很多类似的武将,竖起耳朵听着。还是这铁牛兄弟够意思呀。这也敢问。要是军师同意了,我等就可以不再读书认字了。咱就不是那读书识字的人,除了拿刀砍人,让我读书认字,不如杀了我。

    李助作为军师,也是李寻欢开的军事将领学校的副校长之一。平时给众将领,讲兵法,讲谋略。听到铁牛这么一说,再一瞧,众将的神色,哪里不知道这伙人,心里在想什么。

    当即,就笑呵呵的说道:“嗯,可以。可以。不光你铁牛将军可以,其他将军,如果觉得认个500字就行的话,也可以的。”

    不想再多认字的将领们一听,比娶了新娘子还开心。双眼发光,急切的问道:“军师,此言当真?”

    李助笑道:“当真。我现在就可以给你们开读书认字的结业证明。同时,会写上几个字的评语。不过,大家伙儿,可得请我喝酒才行呀。”

    “一定请,一定请。军师,您就放心吧。”

    “对,一定请。谁要是敢赖,我铁牛定不饶他。”

    “就是,就是。”

    ………………

    一时间,热闹非凡,比集市还要热闹。

    李助问道:“众将军,可知我要给你们的结业评语上,写上哪些字?”

    也不等众将回话,就拿笔在那纸上写道:“临阵脱逃,贪生怕死!”

    有些能认得全的将领,就念了出来。

    一下子,炸开了锅。却又摄于李助平时的威望,一个个不敢发作。只是气的脸皮红胀发紫。只有那铁头黑汉---铁牛同学,却是,敢说敢干。

    只见那铁牛上去,毛发须张,一把拉住李助的手,气愤的道:“军师,你不想给我写结业书就算了,何故平白污我铁牛名声?我铁牛,冲峰陷阵,那战场上,啥时候怂过?怎么能给我铁牛一个,临阵脱逃,贪生怕死,这样的评语?今日,军师说不出个道理来,俺铁牛,定要把官司打到主公那里去。”

    李助看了一眼铁牛,又看了一眼愤怒的众将,喝道:“战场上抗命,按军法,该当如何?”

    铁牛大声道:“按律当斩!”

    李助满意的看了一眼铁牛,又说道:“主公要求诸位将军,好生读书识字,增长谋略,可有此事?”

    铁牛与众将齐声道:“有。”

    又有将领,低声滴沽:“可是俺是粗人,拿刀动枪还行,这读书识字,却是秀才们的活儿计……”

    铁牛与众将领,听得此滴咕,心有戚戚。那李助又道:“为将者,责任重大。关乎诸军士之死生。若多读书识字,有了智慧,广有谋略,就可以在战场上,少死很多人。就拿练武来讲,不累吗?不苦吗?别人,我不知道。就拿我自己来讲,小时候,被师傅早早的叫起来,光是倒立,就一柱香。又要开腿,压的的我的胯子疼痛难忍,站桩2个时辰,两腿累的打颤,肿的像房梁柱子,上茅房,都不好蹲下去。”

    众人听得哄堂大笑,这些,自己练武时,也都经历过。哈哈哈哈。

    大家笑完,听那李助继续说道:“每次难受的时候,我也想不练了呀。糟这份儿罪干嘛呢?可是,我师傅却说,你若不想练了,那就放弃吧。只是,你逃了一次,以后遇到什么事,都会逃。而逃者,注定了败。你想逃一辈子吗?你想败一辈子吗?”

    李助停下话,喝着茶。众将听了此言语,也不再叫嚷,而是思索起来。

    过了会,李助又说:“给大家写这8字评语,也不是羞辱大家。而是在说一个事实。若是你等,因为读书写字不感兴趣,略一遇阻,即打退堂鼓,那不是临阵脱逃,又是什么?读书写字,你等不要拿它当成一个事情,而是当成一个对手。你搞不定它,就是被它所打败了。你被打败了,不可耻,谁也不能说,自己就天下无敌,没有对手。但如果,你面对对手,因为它的强大,你就望风而逃,为之胆丧,这就是贪生怕死,这就是临阵脱逃。你等,可明白了?”

    最后的话,硬是李助大声吼出来的。

    众将听完,却是有一种心灵上的震憾。即羞且愧。又觉得,如果真不学了,那不真的就相当于,不战而降?贪生怕死了?临阵脱逃了?这对武者来讲,当真是莫大的耻辱。

    当即,众将抱拳道:“军师,在下错了。”

    那铁牛,更是激动,道谦不已。还当场立下军立状:两年之内,若识不到3000字,甘当军法。签下了,歪歪扭扭的名字:李逵。

    武将们立马兴起一股子,读书识字的热潮。谁也不想被别人给比下去。

    他妈的,不就是读个书,识个字嘛?都他娘的两个肩膀一个脑袋,谁怕谁?练武,那么苦的差事,老子都扛下来了,读书识字,这才哪儿到哪儿呀?一股战意当即从胸中喷发。

    李助道:“铁牛将军,如果你两年内,能完成3000字,我必建议主公,在下一次大战时,委你作先峰官。”

    当下二人击掌为盟。

    看得铁牛得了先机,众武将更是下定决心,一定要在读书识字上,下大功夫,万不可落入下风。

    众将散去后,那李寻欢从后台出来,对着李助,连连的竖大拇哥儿。妥妥的好政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