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从走镖诈尸开始
繁体版

第九章风波起

    “老板,两碗面,一碟小菜。”

    “好咧!您稍待。”

    跑了一夜,陆济愁口渴得很,好不容易天亮了,正巧路过一处镇子,他赶紧寻了个面摊歇歇脚。

    不曾想他这边刚把粗茶倒上,还没等喝呢,桌案上便多了一柄宝剑,其顺着方向,抬头望去,来者正是陆锦绣。

    陆锦绣面色潮红,发髻湿漉漉的,虽然面带笑意,却难掩她急促的呼吸。

    “你怎地来了?快回去,莫要让家里担心。”

    陆济愁一见陆锦绣,先是一愣,随即起身作势便要送她走。

    陆锦绣闻言,却是横剑于胸,后退了半步,用力摇了摇头,急切拒绝。

    “我不回去,我已经和我爹说好了,此番前来,就是帮你的。”

    “哎呦~我的祖宗啊!”

    陆济愁听了这话,当即哭笑不得,其还要再言,桌案却是多了两碗面,一碟小菜。

    “客官,您要得吃食齐了。”

    “呃……有劳了。”

    “二位慢用,慢用……”

    这面摊老板也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主,后退之时,双眼还一个劲儿的瞧陆济愁和陆锦绣呢。

    陆济愁见此,眼神一扫,发现面摊当中几位客人,以及道路两旁的商贩,行人,都在向自己这边注目。

    “先坐下。”

    陆锦绣闻言一喜,刚想遵命,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

    “小愁哥你答应了?”

    “先坐下。”

    陆济愁也是一个滑头,话不说死,只含糊着想要先混过去,等离开了镇子,再把陆锦绣送回去。

    陆锦绣自幼混迹在一众镖师当中,阅历心性岂是寻常人可比,自不会被陆济愁这点小把戏蒙骗。

    其见陆济愁迟迟不肯松口,又观左右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当即对着陆济愁调皮一笑后,脸色突变,眼泪说下便下,指着陆济愁哭诉。

    “官人,你我恩爱数载,此番你离家,我只当你是被那狐狸精迷了心智,你若是要纳她为妾,我亦应允,不曾想你却要抛妻弃子,可怜我们那三岁稚子,此时还在哭着喊爹爹呢………”

    “负心汉,没良心的狗东西……”

    “呸!真不是玩意儿,你看什么看,莫不是也要学他?老娘腿给你打折……”

    “这小娇娘生得花容月貌,得妻如此,还纳什么妾啊?我若是他,必然好好过日子,生十个八个娃儿。”

    “嘿嘿,愚兄此言差矣,兴许人家纳的妾,姿色更胜一筹呢?”

    “呵呵……怕不是姿色比不过,闺房的功夫,更胜一筹吧?”

    “哈哈哈……有理,有理!”

    ………

    陆锦绣之言一出,周遭可当真热闹起来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皆是冲着陆济愁来的。

    一旁的面摊老板,却是高兴得很,大家为了看热闹,纷纷落座,不经意间,他便卖出去十来碗面,就是忙着往锅里下面,耽误了他自己看热闹。

    “跟着吧!”

    饶是陆济愁脸皮再厚,面对这种情况,亦束手无策。

    他倒可以一走了之,只是连夜奔波,气力消耗不少,肚子里早就“咕咕”叫了,百宝囊中的点心好吃,可惜不解饿,才不到半夜,就被他在路上消灭干净了。

    此时这般动静闹得如此大,就是陆济愁换一家寻吃食,恐怕也难得清静,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他又对路途不熟,错过这个镇子,指不定还得走多远,才能遇见人烟呢!

    思来想去,陆济愁也就答应了,当然心中不乏有待自己酒足饭饱后,再寻机会摆脱陆锦绣之意。

    陆锦绣却是顾不上许多,闻听陆济愁答应后,十分欣喜,擦了擦泪水,喜笑颜开,乖乖坐下,便欲动筷吃面。

    周遭看热闹的见此,皆不甚唏嘘,该干啥,干啥去了。

    “老板再来两碗面!”

    “好咧!”

    风波平息后,陆济愁刚想动筷,一低头才发现,自家面前的吃食,已经被黄老弟享用个精光,其嘴角此时还挂着残存面条,如今正仰着肚皮,躺在桌案上,好不惬意。

    “嘻嘻……”

    “呃……”

    ——分界线——

    与此同时,襄武县境内,渭河上游某渡口处,有汉子穿着蓑衣,正驾驶着一条小船,准备捕网,忽然水面上涌现浪花,一只近丈大小的螃蟹,借着水花之力,一跃来到渔船之上,其所带来的冲击力,险些将整条渔船掀翻。

    “老魏,俺不去寻你,你反而自己送上门来了。”

    大螃蟹一边说着话,一边挥舞蟹钳,威胁之意,丝毫不加掩饰。

    做渔夫打扮的魏舵主,闻言没有多话,只是放下手中的摇橹,顺势坐在船尾,自腰间百宝囊中,掏出一杆通体翡翠打造的烟袋锅子。

    其轻啄一口,缓缓吐出,烟雾迎风便涨,数息间便已弥漫至半个河面。

    河中水族,有所感应,纷纷跃出水面吸食。

    片刻过后,微风拂过,烟雾散去,一众水族归于平静,但其中有几尾鱼虾,眼眸中已无先前的浑浑噩噩,尽显稚子般的懵懵懂懂。

    “哼!”

    魏舵主手笔不小,他那一口吐出的灵气,让大螃蟹麾下水族后辈,当场开启灵智者,便有七八个,算上回去消化完灵气,开启灵智的水族,恐不下数十。

    这等大礼,纵然大螃蟹先前心中再有天大怨气,此时也散去了七八分。

    好处得了,茬儿也找完了,大螃蟹转身便欲离去。

    魏舵主见此,靠着船尾,敲了敲自家的烟袋锅子,突发一言。

    “谢统领,陆家又开始走镖了。”

    大螃蟹闻言,扭过头来,撇了撇嘴,不屑的回道。

    “走镖又怎地?他们陆家关俺甚事?咱们此番已然两清,今后莫要烦俺!”

    大螃蟹言罢,径直落入水中。

    魏舵主却也不急不慌,只是缓缓从怀中掏出一个百宝囊,伸手自里面拿出一枚古朴的铜钱,直接扔入水中。

    一枚铜钱入水,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对此,魏舵主看也不看,只是自顾自的掏钱投入水中。

    半晌,水面翻腾,谢统领乘着水花,与其平起平坐。

    “俺老谢再派儿郎们出一次手,事成之后,你需得再加三百枚香火铜钱。”

    魏舵主闻言,随手将整个百宝囊都扔了出去,其刚到半空,便被大螃蟹吸了一口气,吞入腹中。

    “若是谢将军愿意亲自出手,我可再加一千枚。”

    “成交!”

    大螃蟹利落得很,交易达成后,他裹挟着一阵水汽冲上了岸,待到水汽散去,岸边渡口之上,哪里有什么大螃蟹的踪影,唯见一名顶盔掼甲,腰佩宝刀的红脸汉子。

    “漕帮当真是财大气粗,一个小小的渭河统领,六品神袛,魏舵主一出手便是数千枚香火铜钱,怕不是能买下半个襄武县城了吧?”

    大螃蟹前脚刚走,后脚自渔船的船舱内便走出一个和尚一个少年。

    因为前番吃了黄老弟的亏,如今杜少爷尤其瞧不上这些精怪,再加上他背后的飞剑,着实不凡,魏舵主和慧明和尚都知道,真要是二者相碰,今天说不得他们便要吃螃蟹宴了。

    魏舵主的年纪,做杜少爷的爷爷都绰绰有余,哪里会因为他说两句戏言便动怒?

    其默不作声,抽了两口烟袋,却是没有再福泽余下水族。

    “大和尚当年游历渭水时,曾与这水族弟兄秉烛夜话,我那弟兄,酒后失言,同我说了桩趣事。

    他说这渭水不比旁处,其水神乃是上天册封,非是我大魏人皇御旨。

    还说原本当受封赏的应该是两个,只因一个自知天资愚钝,今生修为无望寸进,余下寿元不多,便做了个人情,放弃了天地封赏。”

    到底是在人家地盘,即便是背后嚼舌根,慧明和尚也不敢提及渭水河神名讳,生怕被其感应到。

    慧明和尚之言一出,魏舵主当即神情一变,片刻过后,方才恢复如初,并顺势收了烟袋,摇橹靠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