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从走镖诈尸开始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以假乱真

    对于诡怪之说,世间多有流传,非入品者,多心中对此有所恐惧。

    世人多愚钝,并不知所谓人诡殊途,乃是人惧诡,诡亦怕人。

    阳间生灵之气,天然与幽冥之物相生相克。

    二者的关系,宛如水火,又仿太极。

    以个体来论,单用阴阳二气对拼,最后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便要看双方谁的阳气重,谁的怨念深了。

    这些都是陆家见闻录中记载的修行常识,以前看得时候,陆济愁只当是自家修炼灵觉功之余的消遣,对于它的态度,就像是在看一本剧情不连贯的故事书。

    经过上邽这几次事端,陆济愁深知这见闻录的重要性,暗暗下决心,待回到陆家之后,必须誊抄一份,随身携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旁得不提,遇到个什么精怪,或是像陇山双煞那样,陇右道有些名气的人物,自己也不至于抓瞎。

    以见闻录上所记载的人诡斗法为例,陆济愁还以为,此时的城隍庙内,会是一个战场绞肉机的画面呢!

    谁曾想他顺着被踹开的庙门,进入其中后,只见到了一个身材瘦小,看面容不过十二三岁的小沙弥,对着一众阴兵诡将念诵经文。

    陆济愁进来时,没用水隐诀隐遁身形,城隍庙还在阳间,又不是去城隍开辟的道场空间,陆济愁自认为危险系数不大,若是阴兵诡将和对方留守修士的战斗,自己都掺和不了,那也甭进什么道场空间了,直接就此转头出城回渭州便是了。

    此时正值半夜,上邽城西又出了那么大的事,城隍庙阴兵现身,周遭气温阴冷异常,没有哪个百姓会在这个时候来城隍庙上香祷告。

    此时的城隍庙前院内,就陆济愁和那不知名姓的小沙弥两个活人,其余皆是阴兵诡将,密密麻麻,至少也得上千。

    小沙弥诵读的经文,陆济愁根本听不到,因为他在一进庙,看见小沙弥念经的那一刻,非常果断用自家真气隔绝了外在一切声音。

    陆济愁这么一个大活人进了城隍庙,还就在自己身后,小沙弥哪里会发现不了?

    其睁开眼睛,嘴里不停,看了一眼陆济愁,没有多余的攻击动作,转过头继续闭目念经。

    小沙弥的态度,让陆济愁觉得挺有意思,这是不管自己了,让他随便往道场空间的入口走。

    别的不说,单是这态度,陆济愁便能品出来些许东西,以小沙弥和陇山双煞为例,之前他对于这个闹事组织的想法,很可能出现了不少错误。

    最起码,这个闹事组织,没有像陆济愁预料的那么强大,紧密,不管是这个小沙弥还是那个陇山双煞,都像是这个闹事组织临时雇佣,招揽而来的修士。

    这些人都有自己目的,陪着这个组织闹事,只不过恰好能够达成自己目的,至于后续组织核心人员,是死是活,任务成功还是失败,他们完全不在意。

    稍加思虑了一番后,陆济愁也不停歇,直接往城隍道场空间入口而去。

    当然在行进的过程中,他是不可能不防备这个小沙弥的。

    论假装无害,暴起伤人,陆济愁也算是颇有经验的老手了。

    受经文影响,在场的阴兵诡将皆安分得很,单看他们脸上露出的虔诚模样,若不是陆济愁知道小沙弥念经没多久,还以为这些都是佛教的诡道护法呢。

    听小沙弥诵读经文时间越长,距离他本人越近,阴兵诡将受影响越大,身上的怨气,煞气,幽暗之气皆在飞速拔离体外。

    这些污浊晦气,离了阴兵诡将的魂体,并没有就此消散,反而快速凝炼成形,化作一颗颗小沙弥手中拨动的念珠。

    魂体当中,完全没了怨气,煞气,幽暗之气的阴兵诡将,小沙弥也没放过,他们排着队来到小沙弥面前。

    这个时候小沙弥的背后,就会出现两条金色手臂和一张大嘴,拎着这些干净的魂体,往自家背上的大嘴里送,看这大嘴嚼吃的模样,陆济愁便觉得遍体生寒。

    他自诩也是见过一些奇异诡谲之物了,但在看到今日的小沙弥后,陆济愁方才发现,往日种种,当真挺美好,譬如先前山神庙的黑衣人首领,同这位小沙弥一比,简直算得上大大的好人了。

    思虑至此,陆济愁不由得紧走了几步。

    这小沙弥一看就不好对付,二人远日无怨,近日无仇,陆济愁犯不着替那些阴兵诡将出头。

    再则那些阴兵诡将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谁家好诡身上,会有那么多污浊之气?

    杀人放火受诏安,放在这些阴兵诡将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陆济愁目标是城隍爷的战局,一旦其能脱开身,或者占据有利局面,似小沙弥这样的诡异场面,其自然会出手解决。

    再者说相比于陇山双煞,小沙弥也没在陆济愁面前伤害百姓,虽然现在场面上很诡异,但两边在他心中,都不是什么好饼,让他们狗咬狗算了,陆济愁自然不会掺合进去。

    平日要找城隍爷的道场出口,没有庙祝领着,没有城隍爷同意,万难寻到。

    今时不同往日,他那庙门都被人踹开了,何况道场空间的入口位置呢?

    庙宇之中,那些阴兵诡将身上没有丝毫香火愿力,全庙只有一处地方,在不断散发香火愿力的气息。

    陆济愁寻着这股子香火味,很容易就转悠到后院,那副城隍庙的图画前。

    “隐!”

    要见真格的了,陆济愁自然不托大。

    其先用水隐诀将自己和黄老弟身形隐遁后,方才外放真气,勾连画中的香火愿力。

    二者刚一接触上,陆济愁便感觉到了一阵眩晕,都不用他探查周围情况,那碰撞的真气,法力气息,便可告诉陆济愁,自家如今已然在上邽城隍爷的道场空间内了。

    遇到的攻击,比陆济愁想象得还要快。

    他这刚晕晕乎乎的进来,脚根都没等站稳呢,便感觉到不远处,至少有三四种术法向自己扑来。

    “祈星北斗,金光照命!”

    念动咒语,随手将身上最后剩下来的两张“祈星金刀符”扔出后,肩头的黄老弟也是配合默契,直接喷出一股子黄烟,其覆盖范围直径不小于十丈。

    借着黄烟幻术,陆济愁把刚刚因为施展符咒而显出的身形,再次以水隐诀隐遁,快速撤离当前位置,寻一僻静处,稳住阵脚。

    “咳咳咳……”

    “小心黄烟!”

    “何方妖孽?还不束手就擒!”

    ………

    黄老弟的黄烟,自带幻术效应,对于黄老弟的幻术,陆济愁很有信心。

    连陇山双煞都没有立刻摆脱幻术束缚,想必这些守在城隍爷道场空间入口之人,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摆脱。

    趁着这个功夫,可以让陆济愁大概审视一下在场情势。

    这个道场空间是以宫殿为原形。

    目前陆济愁所处的位置,在前殿宫门之外。

    原本的宫门已经不知道被谁打得残破不堪,其附近还有一只身高数丈的马头人身怪物,被一杆粗大的钢叉形状兵器,钉在了宫墙上。

    凭借陆济愁的气息感应,这位马头人身的妖怪,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连体内的魂魄,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残留。

    透过宫门,隐约能看到里面交战正酣,具体战况被法力,香火愿力,真气等等遮掩,让陆济愁看过去,有一种雾气朦胧的感觉。

    看到此处的陆济愁,脸上神色很是怪异。

    因为交战的五人里,有四个他都认识。

    分别是上邽城隍爷,上邽文判官,上邽武判官,以及原渭州漕帮分舵主魏苦力。

    剩下的一个,是名手持算盘法器,穿着绫罗绸缎的胖子。

    认识的四个人,陆济愁都没有亲眼见过,三个是刚刚通过城隍庙的泥塑才认识,一个是通过渭州发布的通缉画像。

    让陆济愁感觉怪异的,不是因为他们长相,而是因为宫殿之中的战况。

    四打一!

    包括文武判官在内,都在围攻那位上邽城隍爷,至于城隍爷还能挺多久,陆济愁就不知道了。

    因为从宫殿里溢散出来的种种气息,有隔绝功效,让陆济愁的五感和灵觉气息感应,都“看”不清楚,如果想要具体了解,肯定是要进入宫门。

    不过眼下的陆济愁,并不打算那么做,因为宫门之外,也不是一片祥和。

    三个陆济愁不认识的修士,正在和一个牛头人身的妖怪对峙,这个牛头将军的身高体量,同已经死去的马头人身妖怪,不相上下。

    牛头将军身上布满了伤口,鲜血淋漓,气息也在不断下降,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他的状态很是不好,要不然围攻他的三人,也不能刚刚有时间去偷袭方才进来的陆济愁。

    因为黄烟幻术的功效,让原本激烈的战局,出现了短暂的平静期。

    即便那三位修士已经摆脱了黄烟幻术的影响,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们很清楚方才有人进来了,也看到了陆济愁的样貌,但此时却失去了陆济愁的踪影。

    一个隐藏在暗处,不知是敌是友的人,远比一个放在明面上的敌人,威胁大得多。

    他们三个不动手,对于牛头将军来说,就是一件大好事。

    牛头将军深知自己方才情况已然岌岌可危,若不是突然出现的修士,打断了敌人的阵脚,最多也就再有一刻钟,自己就要和马面做伴去了。

    牛头将军跟随城隍爷多年,积攒了不少香火愿力,众所周知,香火愿力对于寻常的神通法器,都有一定的克制作用,要不是因为这样的特性,他也不会支撑到现在,毕竟已经死了的修士,武夫,也要算在围攻自己的人数行列之内。

    牛头将军尽力利用这段时间,恢复自身的伤势,法力,为接下来必将再次展开的战斗做准备。

    如果那个神秘的进殿者,再接下来的战斗中,不能为自己提供有效帮助的话,那等待牛头将军的结局,只有身死魂灭。

    对于这样的结局,牛头将军并不意外,周遭十几具入品修士,武夫的尸体,就是他和马面将军最好的回答。

    牛头将军对活下去,没有什么期望,他只想着多歇一会儿,多恢复一些,能够拉着剩余三个修士陪葬。

    “贫道悬风子,这厢稽首了,不知是哪位道友路过此地?方才之事,纯属一场误会,只要道友退出此地,贫道保证日后不加追究。”

    陆济愁还在打量琢磨,脱离幻术的三修中,看模样年纪最大的一位老道士,已然开始对他用上话疗战术了。

    对于悬风子的话,陆济愁根本不为所动。

    单纯灵觉气息的感应,在场的牛头将军,悬风子以及另外一男一女的中年修士,他们现在的状况都不怎么好,应该品阶和自己差不了多少,最多也就是比自己高一品,黄阶丙品左右而已。

    陆老太爷和谢老大,都不只一次同陆济愁提到过,在同一阶级的修士,武夫,即便身处不同品级,修为上有差距,但论斗法,却没有太大差距,真打起来,还是要看个人的心性,手段。

    当然如果是阶级不同,譬如黄阶的陆济愁,碰见了玄阶的道家真人,那陆老太爷和谢老大的建议,都是有多远跑多远,或者就地磕头赔罪。

    “李三娘,还没找到那人?”

    “桂癞子,嚷什么?有本事你来!”

    “呵呵……”

    悬风子三修,在陆济愁打量战况的时候,也没闲着。

    初步计划,是以悬风子话语为饵,暂时安抚住神秘人,再等李三娘用法器神通确定对方位置,刺破对方的隐遁神通。

    至于半边头顶长着癞子的中年修士,负责盯住牛头将军,防止其趁机偷袭李三娘。

    他们三个的计划挺好,但怎么也没料到陆济愁是个愣头青,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悬风子,一进来看清局势后,陆济愁这家伙心里就只有一个想法,帮着牛头将军弄死他们三个。

    陆家见闻录上,倒是有关于陇右道,以及名震七国的修士,武夫基本资料。

    只不过陆济愁在观看的时候,就看故事本身了,根本没记住,也不关心主角,配角的名字。

    这就好比前世他看山海经的时候,只记住哪哪有兽焉,吃了会怎么样,至于此兽在哪,叫什么,他是一律视而不见。

    以至于悬风子这边还在对着空气叨叨叨呢,陆济愁已然悄悄摸摸的对他们动手了。

    “找到了!”

    李三娘正在闭目念咒,忽然掌中绣花针,不再四处乱转,而是指定一个方向。

    “在哪?”

    悬风子闻言,当即话音一转。

    李三娘看到绣花针指定的方向,刚要单手掐算距离,猛地一惊,大喊道。

    “癞子小心你背后!”

    李三娘话音刚落,陆济愁的身影便在桂癞子背后浮现了出来。

    能在围攻牛头马面的乱战中,活到最后阶段的桂癞子,岂能没有些手段?

    听到李三娘的警告后,桂癞子虽惊不乱,也并没有回头。

    其头顶的癞子悉数裂开,在那恶臭脓水当中,浮现出一只竖眼,正好望向陆济愁。

    “吖~吖吖……”

    桂癞子背后的陆济愁,被头顶竖眼目光一望,身躯立马如泡沫一般破碎,化作一只二尺长,人立而站,捧着一面铜镜的黄鼠狼精。

    黄老弟举着是非镜,照向桂癞子头顶的竖眼,在其身上反射这竖眼的目光。

    “啊!”

    桂癞子发出惨叫,后背之上已然有大片腐烂血肉脱落,露出了护着内脏的白骨。

    “孽畜安敢?”

    悬风子见此,急忙救援,手中拂尘一挥,射出数十道霞光,黄老弟却也不恋战,将是非镜举过头顶以镜光抵挡霞光,一溜烟儿的跑出老远,脱离战局。

    反观陆济愁,此时已经拔出了钉在马面将军身上的钢叉,用手掂量了一下,感受着其上传来的阴寒凶煞之气,不由得暗暗点头,颇为满意。

    身为武夫,怎能没有一件趁手的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