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从返城知青开始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奇葩

    寄给唐均的读者来信天南地北都有,目前大多来自西南F4——云贵川渝——和湖南湖北陕西河南河北等地,要么是交通发达地区,要么就是附近省市。

    现在渝市还没有直辖。

    信封上逐一写着:“唐均同志收”、”《棋王》作者收”、“唐均唐作家收”。

    内容嘛,大多没有什么营养,不外是说读了唐作家的大作之后,很激动,很感慨,农村的生活是艰苦的,你的如花之笔,把插队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不禁又回到几年前下乡的日子。

    或者,唐作家的作品独树一帜,让人耳目一新,希望作家能够继续创作,日后必是文坛一朵奇葩。

    唐均心中嘀咕:“你才是奇葩呢!”

    这种信也没有什么营养,有点像后世网络小说的读者留言,可看可不看,唐均也是读上百余字就放到一边。

    时间一点点流逝,唐均一目十行看了大约五百来封信,都是不值得贴邮票回信的,也有点疲倦。

    唐均心道:“真是浪费时间,啊,想睡觉。”

    忽然,一张照片,黑白的,从信封里掉出来。

    上面是一个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姑娘,衣着清凉,只一件白色跨栏背心,好像没穿内衣。

    唐均吓了一大跳,鼻血都快流出来了,急忙将照片藏信纸下,定睛看信。

    “亲爱的唐作家,您好。你的小说《棋王》王我花了一天时间读完,很受教育。主人公王一生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依旧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令我深受教育…………我也要以主人公为榜样,认真学习,认真工作,为四个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可是我常常为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而苦恼,你们作家都是知识分子,应该给我一定的人生指导。不知道作家同志你结婚没有,如果还没有成家,我想我们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人生目标,我们可以走到一起……期待作家同志的回信,XXX。此致,敬礼!“

    这是求爱信,还是附上清凉着装照片,八十年代的作家还有这种福利,都不用自己找对象,就有女青年送上门?

    不过,唐均还是有底线的,这种事可干不得。

    急忙把照片和信撕碎,扔废纸篓里。

    旁边的任月萍似笑非笑,显然这种事情她以前在晚报副刊见得多了。

    唐均接着看信,然后又是一封文学女青年的求爱信,和上一封的含蓄不同,这封信非常直白“本人某某某,年方十九,吃商品粮,工资二十六块八,政治面貌团员,厂民兵队长,身高一米五四,五官端正,身体健康,希望能和作家同志搞对象,盼回信。”

    简单直白,不玩虚的,主打一个诚意。

    也附上一张照片,照片上,小姑奶奶肩膀上扛着一挺机枪,弹链在腰上缠了三圈,负重至少四十斤以上。

    至于长相,有点像连环画《三国演义》里的虎痴许褚。

    飒爽英姿,巾帼不让须眉,实是良配。

    唐作家震惊,再次撕信,把爱,剪碎了随风吹向大海。

    不过,还是有几封信写得不错,终于让唐均有了动笔回信的欲望。

    其中有一个读者估计上了些年纪,传统文化造诣也深,信上说:“唐作家的小说《棋王》已阅,很喜欢。小说里写到,王一生学的是道家的棋,道若行,便下山入世,有所作为。道若不行,则披散了头发,隐入山野,做那闲云游鹤。我在特殊年代受了些冲击,至今心有不甘,但读完这本道家的书,忽然想通了,放下了,心平气和了,感觉从未有过的舒畅,谢谢作家同志。”

    信末,还附了一张写着上面车二进三,兵四进一、炮二平一之类的口诀,说他看了小说,想象出的王一生同时和九人对局的棋谱。

    这是铁粉啊,得回信。

    唐均哪里懂得什么象棋,就把谱子收了,准备带回家给父亲唐德文。

    又在纸上写到:“感谢你的来信,谱子已经收到,很喜欢。所谓道,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以及态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归根结底,就是好好生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往日种种,已成过去,不妨放下,由他去。所谓,云在青天水在瓶。”

    还回了一封广东读者的来信,读者是个厨师。

    信上说:“师承粤菜名师某某某,主制蛇羹,可惜师父已经去世很多年。作家同志《棋王》一书中,写到知青们制作蛇羹时,切蛇肉沾铁器便有腥味,得用竹刀,还有里面用醋膏提鲜,都是本门不传之秘。早年听恩师说过他有个儿子在六十年代的时候和他失散了,不知道作家同志是不是我那失踪的师兄?”

    信中,厨师还悲伤地说:“师兄,你和师父的事情都过去二十年了,现在师父已经仙去,还有什么恩怨放不下呢?”

    “师兄,回来吧,回来吧!”

    信纸上,斑斑都是泪痕。

    ……

    唐均哭笑不得,这还来寻亲了?

    信不能不回。

    唐均在信上说了自己的来历和身份,随后回道:“我就是个回城知青,可不是你那六十年代失踪的师兄,组织可以为我作证。对不起,让您失望了。不过,还是祝你早日找到同门大师兄。”

    ……

    随着读者来信一封封读下去,内容越发离谱。

    有要向唐作家拜师学艺的,随信附了一首小诗,希望唐均同志斧正。

    看看诗写得怎么样也无所谓,问题是这哥们的诗稿竟然折成一只结构复杂的纸鹤。

    唐均一拆,拆不开;二拆不得要领;三拆毫无线索;四拆心头火起,抓过一个编辑抽烟用的火柴,将这篇大作付之一炬。

    有一封信是向唐均借钱的,写信人说:“我也同样是插队知青,回城后一直没有工作,父母看我极不顺眼,是《棋王》这部小说给了我生活的力量。现在一切都好,就是经济是有点困难。听说你们作家只需要一动笔,稿费就有很多,能不能回个信,再随信汇款三十元。只需要三十元,你就能改变我窘迫的生活环境。”

    至盼,至要。

    唐均哈一声笑起来,这哥们儿是有枣没枣打三杆子再说,没准就骗到钱了,梦想还是应该有的,万一呢?

    这也太侮辱智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