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品之变
繁体版

第4章 公共图书馆

    林越站在城楼上,目光穿透历史的尘埃,望向那遥远的未来。

    他知道,自己的每一步改革都如同在薄冰上起舞,必须小心翼翼,却又坚定无比。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下城楼,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次日,林越召集了一群年轻的学者和官员,他们在一间密闭的书房中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林越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建立一座公共图书馆,以收集、整理和传播知识,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这个建议有点大胆,但是确有必要。

    “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是文明的火种。”林越激情澎湃地说,“我们要让每一个渴望知识的人都能接触到书籍,无论他们出身贵贱。”

    年轻学者们被林越的设想所鼓舞,纷纷表示愿意加入这项伟大的事业。

    然而,保守派的贵族们却对此嗤之以鼻,认为这是浪费国家资源的无用之举。

    赵大人踏进“文渊阁”,林越正端坐案前,手捧《大秦律》。赵大人眉头微蹙:“林越,你认为建公共图书馆有何意义?”

    “大人,知识乃国之重器。”林越搁下书,目光炯炯,“‘崇文坊’内的私塾已难满足民智启蒙。”

    “哼!”赵大人冷笑,“耗费银两,兴办‘翰墨轩’这样的公共图书馆,恐成百姓眼中无用之举。”

    林越起身,指向窗外熙攘的“市井街”:“大人,您看那卖菜翁、绣娘,他们若能借阅书籍,生活或许大不同。”

    赵大人踱步至窗边,眺望远方:“平民日求三餐,夜思一宿,哪有闲情翻书卷?”

    林越疾步走向书架,抽出一本《农桑辑要》:“大人,如这书中记载的先进耕织法,若普及乡野,‘稻香村’岂非年年丰收?”

    赵大人接过书,略一翻阅,不以为然:“即便如此,书籍散落民间,恐遭损毁,反失其价值。”

    林越指指书架顶层的孤本:“大人,公共图书馆以妥善保管为责,‘翰墨轩’设专人管理,书籍得以永续传承。”

    赵大人沉吟片刻,抛出新疑:“书籍浩如烟海,平民岂能择其善者而读之?”

    林越走到墙边悬挂的《全书总目提要》前:“大人,我们可依此分类编目,引导读者在‘瀚海阁’中寻得所需。”

    赵大人瞥见提要,眸光闪烁:“即便引导得当,读书耗时费力,百姓受益甚微吧?”

    林越笑答:“大人勿忘,‘卧龙岗’上的诸葛亮,‘陋室铭’中的刘禹锡,皆因读书而名留青史。我朝子民,亦应有改变命运之机。”

    赵大人负手背对林越,望着墙上“江山社稷图”:“即便你言之有理,但建馆需官银,恐引朝堂非议。”

    林越胸有成竹:“大人,可倡导士绅募捐,筹建‘翰墨轩’。再于‘才子巷’设义卖,所得充作运营之资。”

    赵大人转身注视林越,目光复杂:“林越,你执意如此,不怕担上劳民伤财之名?”

    林越正色道:“大人,卑职愿以乌纱为注,赌民智开启、国运昌隆!”

    面对反对的声音,林越并没有气馁。他开始四处奔走,游说各方力量支持他的计划。他向秦始皇详细阐述了图书馆的重要性,强调这将有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秦始皇被林越的坚持和热情所打动,最终同意了他的提议,并拨出专款用于图书馆的建设。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为之欢腾。林越的名声也随之水涨船高,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图书馆的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林越亲自参与设计,力求使图书馆既美观又实用。他还亲自挑选书籍,确保每一本书都能给读者带来知识和启迪。

    然而,就在图书馆即将完工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其化为灰烬。林越赶到现场,看着那熊熊燃烧的火光,心如刀绞。

    “这是保守派的报复!”晓月愤怒地说,她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林越紧握拳头,但他很快平复了情绪:“不,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我们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