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求生之路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真不愧是朝廷特使

    当孙安接到姜亮的密信,便立即招来众头领,待到众头领在聚义厅落座以后,便开口说道:“此战我梁山共俘虏了五千宋军士卒,若是能将这五千俘虏皆招降成我梁山自己兄弟,那我梁山便能得到五千有战斗经验的士卒,那我梁山便能实力大增。”

    “哥哥说的甚是,可就怕这五千宋军俘虏鱼龙混杂,若是其中有十恶不赦,作恶多端之徒加入我梁山大军,那便会败坏我梁山的名声,这便得不偿失了。”王伦道。

    “孙安哥哥,这穷酸秀才这次说的很是有道理,俺们梁山个个皆是替天行道,行侠仗义的好汉,若是有作恶多端之辈趁机加入我梁山,那便会败坏俺梁山的名声。”山士奇对着孙安说道。

    孙安看了看王伦与山士奇,随即说道:“众位兄弟说的甚是,各位兄弟且放心,某家有个主意,各位兄弟,此次我等招降这五千宋军时,若是自愿加入我梁山的,给予二十贯安家费,但是却需要五名宋军证明,非作恶多端之辈,且不能互相作证,若是在加入我梁山之后,被发现乃是作恶多端之辈,那便直接打杀,那五名做过证明的宋军也需要承担连带责任。若是不想加入我梁山,确也没有关系,我梁山不养闲人,那便在我梁山做满五年苦力,且才能放下山去。”

    “哥哥的这个主意甚好,恩威并施,既给足了安家费,又不会轻易让其下山,那便只能加入我梁山,且还需要五人同时作证,还有连带责任,那便不敢轻易与别人做证,小可还与哥哥加一条,若是被其余宋军举报者,查明乃是作恶多端之辈,直接打杀。”王伦接着孙安的话语说道。

    “王伦兄弟所言甚是,不愧是读书人,既如此,那此次招降这五千宋军俘虏,便以王伦兄弟为主,吴前、杨春、宋万几位兄弟为辅,若是能将这五千宋军招降,那便能壮大我梁山的实力,此等重担便交由几位兄弟了。”孙安道。

    王伦、吴前、杨春、宋万站起来对着孙安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哥哥放心,吾等定会全力以赴的,招降这五千俘虏,让这五千俘虏尽早加入我梁山,也好使我梁山势力越发壮大。”

    “尔等皆是某家生死兄弟,某家肯定放心,否则岂能将此等重任交予诸位兄弟。”

    孙安顿了顿,然后说道:“还有一事,也该与诸位兄弟知晓,此次打败朝廷八千大军,我梁山必然会声势大振,却也让那狗朝廷颜面尽失。接下来这段时间,为防止那狗朝廷恼羞成怒,我梁山便低调行事,惩治为非作歹的豪强,替天行道这事便暂且缓一缓,等这五千俘虏成为我梁山自己人,再且出手也不迟,但若是有不开眼之人胆敢挑拨我梁山的虎须,却也不必当缩头乌龟,直接出手打杀便是。”

    “谨遵哥哥号令。”众兄弟答道。

    余下这几日,郓城县人心惶惶,生怕梁山大军前来,特别是不少豪强,已收拾家当,前去青州避难了。

    姜亮自是知晓梁山大军不会前来,却也还是做足了工作,不但将那一千溃兵调拨到卞祥手下,更是给那一千溃兵发放武器甲胄,在卞祥的带领下与五百乡勇一起日夜上城墙巡逻,并且连朱仝与雷横,也带领手下衙役,一并上城墙巡逻,防备梁山大军。

    待得斥候探得梁山大军已回转梁山,经过几日观察梁山大军并无下山得举动,便将情况汇报给了姜亮,姜亮便将消息散播出去,并取消了日夜巡逻,让郓城县慢慢归于平静,但还是令卞祥带领那五百乡勇与一千士卒提高警惕,朱仝与雷横加紧巡查,以防梁山。

    约摸过了十来日,姜亮正在县衙处理政务,这时便见一个衙役急步走了进来,对着姜亮道:“启禀相公,朝廷特使来了,正在县衙外等候。”

    姜亮闻言,便立即站起身来,对着衙役说道:“切不可怠慢朝廷特使,速与我前去迎接。”说罢,便走了出去。

    待到姜亮走出县衙,便见一个身着五品官服的官员,带着十余名禁军,正等在县衙外面,姜亮见状,急忙行礼,然后将这朝廷特使迎接进去。

    进入县衙大堂,朝廷特使便拿出公文,递给了姜亮,并说道:“恭喜姜知县,此次本官前来是奉朝廷命令,来对姜知县进行嘉奖的,此次剿灭梁山,济州府缉捕使臣何涛轻敌大意,贪生怕死,导致朝廷大军大败,让朝廷颜面大失。官家龙颜大怒,大发雷霆,但得知姜知县此次大战,仅凭五百乡勇便能全身而退,且还能收拢一千溃军,还对姜知县夸奖了一番,说姜知县不愧是天子门生,故此次着本官来此,嘉奖姜知县。”

    那朝廷特使喝了口茶水,润了润喉咙,继续说道:“此次赏姜知县白银五千两,玉玛瑙一对,丝绸绢布十卷。另外还将那一千禁军正式编入姜知县麾下,允许姜知县继续招募五百士卒,与姜知县那五百乡勇,共计两千士卒,防备梁山。”

    “敢问大人,官家的意思,可是本县这乡勇便成为了正规的朝廷厢军,不知下官理解的可对否?”姜亮看着那朝廷特使问道。

    那特使答道:“姜知县的理解没错,从今日本官来此宣读公文,那便意味着姜知县麾下那五百乡勇,正式便成为了朝廷士卒,为郓城县的驻守厢军,姜知县可知晓,厢军只有各州才有,而郓城县的两千厢军这可是在我朝独一无二。姜知县可知这是官家对姜知县天大的恩赐,亦是姜知县天大的荣幸,还望姜知县莫要辜负官家的恩赐,好好的防备梁山大军,若是能捉拿那梁山二三个贼首,押解进京,说不得便能得到官家更大的恩赐。”

    姜亮说道:“谢官家厚爱,下官必不辜负官家恩宠,为了官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姜知县有心了,只要尽心尽力为官家做事,官家必不会亏待姜知县的。还望姜知县牢记,只要官家龙颜大悦,那姜知县青云直上的日子便指日可待了。”特使说道。

    姜亮挥了挥手,便有手下随从端上来一个箱子,姜亮打开箱子,里面装的是白灿灿的银子,姜亮道:“大人且放心,大人的教诲下官铭记在心,下官一定尽心尽力为官家做事,这箱子里面是郓城县的一点小小特产,大人此行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这是下官的一点点心意,还望大人收下。”

    那特使见了银子,便两眼放光,待听到姜亮的话语,然后对着姜亮道:“姜知县真是个妙人,本官能与姜知县相识,真乃是深感荣幸,既是郓城县特产,那本官便不宜推脱,免得浪费姜知县一片心意,便将其带回汴梁,好生享用了。”说罢便将箱子关了起来。

    姜亮也会意,便叫随从暂且退下,待到那特使回汴梁时再交予其带回,毕竟此时人多眼杂,实在不宜抱着箱子进出县衙。

    “大人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甚是辛苦,下官已在后院略备薄酒,为大人接风洗尘,还望大人赏光。”姜亮道。

    那特使答道:“这一路而来,风餐露宿,确实辛苦,姜知县既已备好酒席,那本官便去与姜知县喝一杯,以解疲乏。”

    “大人,这边请。”姜亮边说边引路,带着朝廷特使一路来到后院,待得与那特使喝得那两三杯酒后,那特使本性便暴露了,说是两个男人喝酒,很是无趣,姜亮本是不想理会,但想到已然送了银子,打好了关系,若是因为此等事,交恶了此人,虽说姜亮也是不惧,却也平添麻烦,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姜亮很是恼怒,却也只能换着便装,带着那朝廷特使来带郓城县最大的春风楼,与这特使喝花酒,姜亮喝了几杯,便借口不胜酒力告辞离开了,离开前还为了特使留下了足够多的白银,那特使也没管姜亮,便留在了那春风楼花天酒地。

    姜亮心中也是一阵悲愤,虽说姜亮很是喜欢这种贪赃枉法的朝廷官员,因为只要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便能更好的达到自己的目的,可若是这个朝廷皆是这种官员,那这个朝廷便已经无可救药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五品官,来到郓城县,竟然没有一点收敛,自己送银子以后竟无一点满足,还要来这烟花之地花天酒地。

    待到姜亮返回县衙,卞祥已然在县衙等着了,姜亮便将朝廷允许自己招兵买马至两千的消息告知了卞祥,还告诉卞祥以后便不是乡勇了,而是朝廷的厢军了,卞祥听此消息,亦是异常的兴奋,因为乡勇多是为了自保而自发招募的民兵组织,而厢军,则是宋朝的正规常备军,也可以承担军事任务,那以后若是行事,参加各种战斗任务,出兵剿匪亦是有了正经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