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梦长生
繁体版

四:运气纳气

    翌日,一家人都出门下地干活后,家里只剩下孟长生一个人。家中的房屋大多数都是用茅草和黄泥糊出来的,只在几个关键地方上放了承重的木头和石头。

    这导致孟长生每次回家看着那屋顶时,都会心下嘀咕一句:遇到个大风大雨的天,屋顶会不会塌了?

    还好大哥和二姐已经出门,在青山镇上当木匠学徒和女工学徒,是大塘村里为数不多可以拿出去说的大好事,也是父母的骄傲。

    不然以这小屋,怕是住不下更多人了。

    本来孟长生是很被孟母看重的,因为孟长生自打跟了老吴头后,也学会了识文断字,就想着让孟长生参加考试,去考取功名。

    但被孟父拒绝了。

    他认为家里穷,考取功名什么的应当往后拖一拖,待到家里相对富裕后,孟长生再去考也不迟。

    未来甚至还可以让孟长生和其孩子一起考取功名。

    孟长生只能嘀咕:太想当然了。

    摇摇头摒弃所有杂念,孟长生从床上坐起,他看了一眼被布糊住的窗口,外面天已经微亮。

    心下算了一下时间,大抵是卯时。

    他快速穿戴整齐衣物,并推开家中大门,来到庭院中。

    家中庭院只是用木头和枝条编织而成的栅栏,每隔一段距离就将支柱木头插入土地之中,从而起到了一定的庭院作用。

    选了一块石台,是父母平日里用来晒东西的地方,盘膝坐了上去,手里拿着的正是《苍澜剑诀》。

    孟长生细细看过《八极断》和《苍澜剑诀》这两本书,只有这本《苍澜剑诀》需要大早上起来,迎着朝阳的霞光和露水。

    而《八极断》就只是单纯的肉体外家功夫,那《苍澜剑诀》还有些内家气功的存在,也是最难的一本。

    盘坐在石台上,望着天边的鱼肚白,那是清晨黎明破晓时的美景,也会有些许日光照射过来。

    倘若在这是睁开眼睛去看,便可清楚的看到在那一抹日光中,还掺杂了少许彩色朝霞,那便是《苍澜剑诀》所说的霞光之气。

    伴随着霞光大放,大地之中也会涌现出蒸蒸日上的雾水之气,被《苍澜剑诀》这书中称为大地之气。

    这一切,都是《苍澜剑诀》这本书中描绘的修行注意点。

    “一本武学功法,写得就和传说中的修仙功法一样。”

    孟长生心中一阵鄙夷不屑。

    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

    打开《苍澜剑诀》的第一页,乃是一幅人体经脉图。

    其上绘画记载了完整的人体奇经八脉的走势,和对应经脉上的穴位,说是要帮助《苍澜剑诀》的初学者更好的调息运气。

    孟长生心中默念:

    太上台心,应变无停。

    驱邪缚魅,保命护身。

    智慧明净,心神安宁。

    三魂永久,魄无丧倾。

    急急如律令!

    此乃道教八大神咒之净心神咒。

    此咒能使众生净化身心,排除杂念,安定心神时所用。能使众生凡心入于冥寂,返观道心,入于清静之中。并有保魂护魄的作用。

    作为一个穿越者,孟长生并不像前世道士那般会修道,其本身也不过一个简简单单的仙神鬼怪爱好者,自然而然就对道教了解的深了。

    净心神咒默诵完毕,孟长生顿时感觉自己对老吴头那烦躁不安的心神得以安定,一切多余杂念皆被摒弃,周身山风虫鸣等喧闹皆入我心。

    仿佛这天地万物苍生,都只剩下孟长生自己一人。

    这种状态,被称为入定!

    些微等了半盏茶功夫。

    太阳初升,第一缕散射的日光穿破层层云雾朝着孟长生照耀而来。

    白玉大山也被照的金光闪闪的,很有仙家福地的感觉。

    孟长生蓦然睁开双目,望着天边大日挥洒的日光,看着那一缕缕的朝霞之气冒出。

    面色一动,全身快速运气,口鼻配合腹部,胸腔缓慢隆起又落下,那一缕缕朝霞之气顺着空气被孟长生从口鼻吸入腹中丹田。

    这种情况大地持续了一刻钟时间,直到太阳东出完全,孟长生再也吸收不到朝霞之气后才结束。

    孟长生细细的感受了一下身体,特别是腹中丹田,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没有了清晨的饥饿感。

    “一天的修行还是不够啊!”

    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孟长生能够感觉到,自己似乎对《苍澜剑诀》有了更深的一层体悟,这令孟长生欣喜若狂。

    如今孟长生甚至连《苍澜剑诀》第一层都没开始练。

    但他内心和感觉认为,继续修行这入门《引气入体》之法,对身体会有莫大的帮助。

    “若是自己能够每日清晨都以《苍澜剑诀》的运气法门修行半个时辰,那么他日在修行《苍澜剑诀》的全部九层时,必会事半功倍!”

    孟长生如此想到。

    念及此处,他不由得一阵心神畅快,颇有一种念头通达之感。

    再次默诵一遍《净心神咒》。

    待到一切杂念皆被摒去,孟长生这才收气丹田,起身从石台上下来。

    将《苍澜剑诀》贴身收入怀中,又拿出一本《八极断》,照着上面文字描写的招式练了起来。

    一直到父母回家做饭才结束。

    在这大塘山村,普遍都是吃两顿饭,第一顿是上午巳时,第二顿是下午酉时。因为晚上不需要劳动,所以晚饭是不吃的。

    哪怕是在青山镇和更远的岳州首府陆兰城,亦是如此。

    普通人家都是一天两顿,只有那些达官贵人,才会有第三顿。

    孟长生起初也是不习惯一天两顿的,奈何日子久了,身体早就习惯了,心灵不习惯罢了。

    “长生?”

    “在呢,娘!”

    对于家人,孟长生格外的爱戴和孝顺,尤其是自己的娘亲,她十七岁嫁给父亲,相濡以沫快二十年了。

    听他人说,母亲以前还是青山镇一个知书达礼的先生的女儿,后来因为嫁给父亲一事和姥爷闹掰了。

    这也是为什么孟长生很难从母亲那里得知到关于她娘家的事。

    好在他们夫妻感情深厚,三个孩子也听话懂事又孝顺,倒也不失一件幸福之事也。

    “过段时间,青山镇上会赶集,你和娘亲一起去吧?顺带去看看你大哥和二姐。”孟母提议道。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