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赛道重新活
繁体版

第2章麻小上市

    拿到工资和看病钱,俩人卷起铺盖卷,推出二八大杠,头也不回的骑上车离开工地。

    重回九四年,骑着自行车的楚江左瞅瞅右看看,感觉到处都是那么亲切。从沙城区回家路上,道路两侧不时经过的桂花树正吐出花苞尖尖,再过个把月就该满城飘香了。车轮下偶尔坑洼的马路也似乎像是咧开嘴的笑脸,不远处残破的古城乡又充满着历史的厚重感。

    “江哥,咱俩不干工地了,那干点啥去?咱俩去游戏厅被老师告状后,我爸揍我的时候我可跟我爸发誓了,暑假必须赚够五百块,否则不回去,现在还差三百呢”马千里的絮叨声打破了楚江的美好心情。

    “放心吧千里,先跟我回家再说”楚江嘴里说着话,眼睛却望向城墙东侧的护城河,似乎耳边又响起了龙舟比赛的激烈鼓点以及围观人群的加油呐喊声。

    “千里,我心里有谱,跟着我干,比工地轻松,每天给你三十,保你开学时远超五百,知道咱经常抓来喂猪的小龙虾吧,你吃过没?”

    “吃倒是吃过,可也太难吃了,没啥肉不说,还有股子土腥味。你问这干嘛?”

    “咱就做这个生意,一会儿咱先把行李放回家,然后你去找几个蛇皮袋,尽可能的多抓些大个的小龙虾,然后都来我家,我去买些红油调料和大铁盆啥的,下午做一锅,你尝尝,肯定过瘾。赶明儿咱就去县城卖这个。”

    “抓虾子倒是容易,一会儿就能抓上两袋子,可你真的能做的好吃?”

    “放心吧,待会儿尝尝不就知道了?绝对会让你一吃上就上瘾!”楚江信誓旦旦的说。

    马千里也没回家,把行李卷扔在楚江的铺板上,就抄起两个蛇皮袋去抓小龙虾去了。

    而楚江则是把自己扔在大客厅的躺椅上,使劲掐了一把自己,很疼,看来真的是穿回来了,那往后的路怎么规划?暑假后就要升高三了,大学肯定不会再考工大的土木专业了,虽然这是接下来二十年内的热门专业,但陨落的实在太快了,人到中年再去失业,人生悲惨不过如此。更重要的是没有攒够足够的财富。那就换个赛道,走计算机然后电子商务的赛道吧。

    另外前世他在高三是游戏厅、台球厅的常客,书包里更是每天必有租来的武侠小说,要不是学校老师看的严,家长也真揍,绝对考不了五百七十几分,这个分数在其他省份可能能考进很好的大学,可在鄂省,却只敢报了一个省城的211工大,但老师给挑了一个当时算是热门的专业,大土木,然而却是入了坑。

    重活一世,游戏、台球、武侠书?,老子没兴趣了,要好好学习,华清大学等着我,计算机、电子商务、即时通讯等着我!

    不过得抓紧时间,攒下第一桶金,大学期间必须要做些生意,得有启动资金呀。

    想到这些,楚江离开躺椅,扭扭腰身,活动活动四肢,感受到了久违的青春活力,对着大穿衣镜照照镜子,嗯,还是很帅的,哈哈,不发骚了,开干!

    于是楚江骑上自家破三轮,跑市场买葱姜蒜,买油,买调料,瓶装啤酒,去了四五家中药铺子分别买些不同的中药材,还匀了些装中药用的密封纸袋。去衡器店买了一个小型台秤,去五金店买了一堆各式铝盆及各种小工具。

    回到家,楚江就搬出自家的小石磨盘,把切成小段或小块的中药及部分调料磨成粉,搅合均匀后,用台秤称好二十斤龙虾用量装成一袋备用。这个年代应该还没有成熟的麻辣小龙虾配方,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保密,防着跟风。

    等楚江弄好这些,马千里也抓了两袋子大个小龙虾回来了。一袋约摸着有二十多斤。

    “江哥,下面怎么弄?”

    “把小龙虾倒进大盆,然后加水没过虾子,一袋虾子放一个超大盆里。”

    马千里加水的功夫,楚江往每个超大盆里加了些盐、散装高度酒、白醋。一边加这些还跟马千里解释着:

    “加这些是为了让小龙虾吐出肚子里的脏东西,还能软化虾壳上的杂质,一会儿好刷!”

    过了约摸一小时,超大盆里的清水变得浑浊不堪,两人就换水直至水质变清。

    然后马龙拿起一把刷子开始刷小龙虾。然后就是剪头、去腮、去虾线。

    都弄好了,马龙刷干净院子里的冷灶锅,让马千里生火。然后加油、炸小龙虾,捞出小龙虾,再淘出热油,然后加油烧热,炒花椒、麻椒、辣椒、葱姜蒜,再加红油及其他调料,倒入炸过的小龙虾翻炒,再放入啤酒,而后是洋葱条、青椒块。开锅闷了一会儿,麻辣鲜香的小龙虾新鲜出炉。

    不用吃,看着红通通的虾壳,闻着溢出的香气,就有一种大快朵颐的欲望。

    “别看了,再看哈喇子都流锅里去了,下手尝尝看。”说着楚江盛出一盆约三四斤,放在锅台边上,直接下手,先拧掉虾头,拿到嘴边一嘬,嗯,就是这个味儿,再用指甲拨开虾壳,把虾球往嘴里一塞,嚼了几下,麻辣鲜香,味道够正。

    一边的千里模仿着楚江的吃法,嘬头、剥壳,吃了一个就停不下来了。

    “嗯嗯,江哥,味道真不错,吧唧吧唧真的太好吃了,嗯嗯。”

    俩人双手齐下,不一会儿就是满手满嘴油,一边吃还一边斯哈斯哈的吸气,又爽又过瘾。

    “哎,江哥,你俩在弄啥好吃的呢?味道都飘到我家来了。”墙头上飘来一句话,楚江扭头望去,一个丸子头的少女正扒着墙头往这边看。

    楚江嘴里还嚼着东西,也说不清楚话,招手含糊的喊着“过来,吃!”

    这是邻居苏戚,跟楚江同班,跟楚江算得上青梅竹马,从小就被小伙伴们称为楚江的小媳妇儿,但摸样已从小时候的鼻涕泡胖妞长成了现在的青葱美少女。她还有个哥哥,名叫苏阳,考取了军校,现在应该下连队实习了,暑假并没有回来。

    苏戚也没去绕行大门,直接扒着墙头就跳了过来,跑到跟前,拧开自来水,简单冲了下手,然后就看着这俩吃虾的样子,上手开吃。

    “哎哎,江哥,以前没发现,这个小龙虾还能这么好吃的?”苏戚一边吃一边嘟囔着。

    仨人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这一盆小龙虾给消灭了个精光。

    楚江看着这俩货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尤其苏戚,又准备拿马勺去捞虾子。

    “停!这东西不能一次性多吃。再说,还要卖钱赚学费呢。还有,小鱼儿,一会儿没事吧,跟我一块儿去古城。”

    “搞么撒?”

    “我做的这个叫麻辣小龙虾,简称麻小,一会儿咱们到古城里去卖,你帮着收钱。”

    “咋卖呀?还论斤儿么?”

    “论只卖,咱们都是大个的,一只一块钱,今天促销,一只五毛,先打出名声。”

    “这么贵?能卖出去吗?”苏戚疑惑的问,旁边马千里也是同样的疑问。

    “你俩就说这个好吃不吧?”

    “好吃!”俩人小鸡啄米般的点头,确实好吃呀。

    “那不就结了?又不是当饭吃,谁能买多少?咱这是开创一档美食,主要吃这个味道。再说,卖不卖得出去,不得试试看嘛。”楚江颇有指点江山的架势。

    说干就干,楚江找出一个破被子垫到三轮车上,然后把盛有小龙虾的大铁盆放到被子上,然后盖上盖子,再用被子包裹住。又放上一个桶,里面装满小铝盆及勺子等物件。另外又装三轮上一个折叠方桌。

    “千里,骑三轮,走慢点,去古城东北门里。”

    然后又找出一个小军用挎包,套在苏戚脖子上。

    “嗯,你就是老板娘了,专管收钱,哈哈!”

    “老板是谁?”苏戚也笑盈盈的问,

    “没有老板”

    “咦~,你不就是老板嘛!”苏戚盯着楚江。

    “我不是,少废话,坐后座!出发。”楚江骑上他的二八大杠,拍拍后座对苏戚说道。

    楚江家在鄂省荆城边上,距离古城也就有一公里多,不过这个年代属于纯粹的农村,而他们要去的古城东北门里,则是荆城人们消夏的小吃大排档所在地,有馄饨、炒粉炒饭、锅子、烧烤、小炒等。

    三个人说说笑笑的,不一会就到了目的地,此时下午五点左右,大排档陆续开始上人,上下班的人流也络绎不绝的穿梭。

    楚江把三轮停在城墙边上的一块空地上,然后支开方桌,拿出几个小铝盆,每个盆里装上十个小龙虾,看着满满的一盆。

    然后楚江扯开嗓子开喊“刚出锅的麻小、麻小、麻辣小龙虾了啊,不好吃不要钱,今天半价促销,一碗只要五块,五块就能吃到世间绝顶美味了啊,快过来看一看尝一尝了啊,吃麻小喝冰啤,人生得意须尽欢了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啦!”

    不过,尽管楚江喊得声音很大,不过小龙虾这玩意儿在当地就是遍地可见的害虫,当地人很少吃它,有的是得着了就剁碎了喂猪喂鸭,百姓嫌它腥不拉几的,没人吃。

    楚江看旁边大排档,几个光膀子大哥正在喝着啤酒吃着烧烤,就端了一盆过去,

    “几位大哥,送你们一盆下酒,好吃的话,您再跟我要。”

    楚江把一小盆麻小放在他们桌上,然后告诉他们吃法。

    几个人每人拿了一只,半信半疑的拧掉虾头,往嘴里一嘬,尝到味道后,动作加快,立即剥开虾壳,把虾球放进嘴里。

    “嘿,这小龙虾,不土不腥,又麻又辣,好吃!兄弟,你是这个”说着几人都举起大拇指。

    “再来两份!”

    “好嘞,马上,今天促销,五块一份,刚才那份是送几位大哥的。您慢用。”

    终于开张了。

    旁边的桌上看着几位大汉吃的不亦乐乎,也开始陆续要了一份尝尝,结果一吃,马上又是两份三份的点。

    楚江、马千里就开始陆续给人往桌上送,同时收回空盆。

    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附近的桌上几乎都有两三份小龙虾上桌,似乎这个味道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胃,而大排档的气氛一下子也变得更加热络起来。

    很快一大盆麻小下去了多半,而扩散范围大概也就到了大排档一条街的四分之一。楚江和马千里就每人端着两份,往远处去吆喝,若是没人主动要,就每家店里看着人多的,就送一盆,而很快,这家大排档就会纷纷购买,等走到差不多一半的时候,一大盆小龙虾就卖没了。路上还有桌上不停的问呢。

    “兄弟,再来两份。”

    “没了哥,好吃不?明天还有,还是这个点儿过来,不过明天就恢复原价了,10块一份,咱这可是有密料的,包管好吃。”

    从支摊到卖光,将将一个小时出头。苏戚数了数钱,165块,送出去了七份,算钱的话,正好200块。

    那要是明天卖十块一份呢?岂不是四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