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毒士,曹老板劝我冷静!
繁体版

第173章 曹老板的半推半就

    曹军大军可自长江顺流而下。

    而他们孙刘联军却是逆流而攻。

    若再顶着强烈的西北风。

    单就天时而言,完全不占便宜。

    孙权处在江南多少还有个地利。

    可他长沙处在曹操势力的半包围下。

    根本无地利可言。

    倘若在周瑜指挥下联军有个闪失。

    那他以后就只能固守长沙,再难北上了。

    想到这里,刘备也是叹了一口气。

    说到底,他就是着急也没什么用。

    只能采取隐忍以待时机。

    此时回想方才与周瑜的交涉。

    想起那个年轻人英俊和潇洒。

    以及那透着些许傲慢的语气。

    却令他心中竟莫名其妙生出几分嫉妒!

    曾几何时,他刘备也是这般桀骜不羁,可如今呢?

    日月蹉跎人已将老,而功业未建

    想至此,刘备难免苦涩不已,暗自叹息。

    说着,他也是轻轻梳理起胡须。

    似乎想让自己看起来更体面。

    可不经意间瞅见自己的一根白须。

    当即皱眉,手上用力拔掉!

    但下一秒,他不由捂住下巴,疼得直呲牙。

    “嘶~唉.”

    刘备在吃痛的同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不由得想起自己早就年逾四旬了。

    时至今日,就连头上的白发都数不清了。

    年少时常听人说那英雄迟暮时不待我。

    他如今也算是切身感受到这种悲凉。

    想那曹孟德虽然是宦官子弟,但早年就跻身官场。

    度尽劫波而成就霸业。

    那孙权虽是继承父兄基业,但好歹也是坐拥一方。

    唯独他刘备是贩夫走卒出身,天天喊着自己是汉室宗亲。

    一直以来却是白手起家,未得祖上丝毫恩荫。

    如今辛劳半生一事无成!

    眼看如今年近半百白发丛生。

    却窝在这大汉一隅朝不保夕。

    人与人之间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这让他不由得再次感慨上苍不公!

    可就在这个时候,魏延却是手指南面打断了刘备的思绪!

    “主公快看!是关将军的船!”

    “一定是大伙不放心,赶来接咱们来了!”

    刘备见状,心中那股悲意也是渐渐释然。

    想来自己也并非一事无成。

    虽然多年来辗转逃亡大半个天下。

    但好歹还有一帮兄弟,死心塌地追随我!

    而那曹操或是孙权,他们有这福气吗?

    便如自家军师所说。

    任他们一个占天时,一个占地利!

    而我刘备靠的是人和!靠的是人心!

    而就在江南一场大战在即之际。

    位于另一边的北方。

    曹操又上表了一篇惊世骇俗的文章。

    犹如在朝廷这口水深火热的油锅中,泼了瓢凉水!

    引起朝野上下巨大轰动!

    这篇文章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

    这份洋洋洒洒近千字的文章。

    表面上看曹操是对晋位一事的辞让。

    却不仅上表了天子,还以丞相名义颁布全国。

    曹操在这篇文章中,不仅详述了自己的仕途履历。

    还借此向世人表面了自己的心迹。

    这不,文章一开头就坦言了自己。

    表明自己当初的志向仅是“欲为一郡守”。

    至多是做一代能臣循吏而已。

    为此他在济南相任上惩治不法,禁断Yin祀。

    结果处处碰壁得罪权贵,害怕招祸才称病归隐。

    可紧接着,曹操不厌其赘地。

    历数了自己辅政以来的功劳。

    平黄巾征袁术,讨袁绍定荆州。

    继而大笔一挥赫然写道: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又表示自己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

    并以乐毅蒙恬甚至周公,这些个贤臣忠君的史事来勉励自己。

    声称要效仿齐桓晋文,永远忠于汉室社稷!

    他反复强调自己绝无异志。

    但话又说回来,要他交出权柄是不可能的。

    一句‘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明明白白的坦言,害怕自己一旦退下来。

    便有人对他曹氏不利,更无法接受身后的政治清算。

    这便是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

    且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不过,对于朝廷的封赏,他只有感恩!只有辞让!

    一时间,无论朝廷公卿还是市井小民。

    看到这些这篇文章之后,无不议论这位当朝丞相。

    可总的来说,天下人的评价是毁誉参半。

    拥护者高赞曹操圣德,认为他是敢说实话的英雄。

    但抨击者却愈加认为曹操虚伪至极。

    写这篇文章不过为了自抬身价。

    他虽然当了丞相,以朝廷的名义东征西讨。

    可说到底,还是方设法为自家谋私利。

    如今已大权独揽,将汉室朝廷架空!

    而以周公自比更是欲盖弥彰!

    此举无异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总之,这就是一篇透着大女干大恶的虚伪文章。

    不论世人的评论如何,汉室朝廷不得不做出决定。

    为汉丞相武平侯曹操,减五千户的封邑。

    但又拿出一万五千户封邑,转赐他三个儿子。

    封曹植为平原侯,曹冲为范阳侯,曹林为饶阳侯。

    各享邑五千户。

    表面上看是减了曹操的封邑。

    使曹家三子受封一万五千户。

    曹家看似亏了五千户封邑。

    但曹操让出的是豫州中南部的封地。

    而换来的平原、范阳、饶阳三县。

    都是实打实的北方重镇。

    如此一来,曹氏在幽冀青便三州建起一道防线。

    构成了保护邺城的屏障。

    而且耐人寻味的是,根据大汉朝的恩封制度。

    如果父辈是县侯,那么除嫡长子外。

    只能受封低于县侯级别的关内侯。

    而曹操这个武平侯就是县侯。

    但是平原、范阳、饶阳均为县。

    如今封曹家一门四县侯,这明显是违反了礼制。

    可就算有人看出这点猫腻。

    谁又敢站出来公然反对?

    所以无论如何谁占便宜,明眼人都瞧得出来。

    如今的曹氏是沐浴在皇恩浩荡之中。

    毕竟儿子们都被封为县侯。

    那曹操自己晋位公侯还远吗?

    不过,消息传出来之后。

    坐镇邺城的儿子曹丕却高兴不起来。

    毕竟曹丕心里十分清楚。

    这表面上说是朝廷恩封三子。

    其实就是他爹曹操早内定好了。

    而这三位受封的公子中。

    曹林是素来被曹操宠幸的美人杜氏所生。

    可以说是子以母贵。

    而曹冲乃环氏所生,却是凭着自己聪明。

    得了曹操的宠爱。

    可是曹植的性质却不一样了。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