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书院
繁体版

33 历史的怪圈

    大新与后汉的分裂对峙局面,就这样一直伴随着两个帝国的绵长国祚,持续了数百年之久。

    这段历史中,在国力层面一直保持领先的,始终是新王朝。

    新王朝自立国之始,便始终以不畏艰辛的勇毅变革。引领着整个华族政权体制,做出跨越性的突破与成长。

    而每当新王朝往前迈了一步,与后汉之间,拉出一个明显的距离时。又促使着后汉的统治政权,不得不紧随其后,迅速调整跟进。

    新始祖自立国以来,实际执掌国政的时间,不过三十来年。

    但传说中他所留下来的长卷遗策,却是这个王朝,后来数百年间,赖以推陈出新的圭臬重宝。

    历史上的大新与后汉,在继位的君主群体中,后来再没有出现过能超越王莽与刘秀的卓越人物。

    单从帝国最高的统治层面而言,确实有些乏善可陈。

    但在其下的中下层官僚里,因为科举取士制度的普及,提前打破了门阀士族对官僚阶层的统治。也一定程度扼制了类似于两晋那样,门阀世家对帝国行政的无节制干预。

    反而是成就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贤臣良将。

    于大新而言,这些名臣的功业在经营西域,在西征吐蕃,在南进大理。而在后汉,则是御鞑靼,征辽东,摄渤海……

    两个帝国犹如天之日月,虽是在神州大地上,彼此攻伐不断。但也始终都代表着整个华族,继续对这片广袤的土地,展开探索。在不断拓宽民族生存空间的同时,也不断对既有土地进行深耕式的改良。

    大新国祚在传位十八帝之后,享国二百六十余年时,轰然倒塌。当初新始祖以外戚篡国,末世时候,也终因外戚而亡。

    而始终国力稍弱,却表现强势的后汉则在新帝国彻底覆灭之前的五年,便已寿终正寝。

    这两个纠缠百余年的宿敌,就像是当初一并在历史长河中崛起时的一样,以一种相互缠绕着的宿命般的孽缘的姿态。同时诞生,又几乎同时消亡。

    此后的北方,一面是朝堂上叛将佞臣,乱臣贼子间的血腥撕咬,一面是北方游牧的大举南下。

    有那么近百年的时间里,黄河流域一带,在华族文明这片最繁盛富饶的土地上。

    不同族别、不同王朝,乃至不同的势力之间。大大小小,纷乱如麻的举着或精良或粗劣的各式武器。你来我往,兵争不息。

    这是一段华族的至暗时刻。

    整个北方人口,在那短暂的百余年时间里,锐减了近四成左右。尤其是中原一带,处处白骨堆积,哀鸿遍野,十室九空。

    按照乡土世界的历史规律,这个时刻的神州大地。在这个民族之中,理当再次应验那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前贤祝福。

    但很可惜,在这个世界,他们,似乎……都来得太迟。

    百年阵痛。北方游牧在黄河流域内,相继建立起来的政权,又短促间陆续覆灭。

    这些短命的异族王朝,虽然姿态各异,行事有别,但在其统治期内,尽都乏善可陈。

    唯有那荒原上的野草,在这段悲苦而漫长的岁月中,荣枯依旧。冷眼看着那顽愚不堪的人类,上演一出出悲欣交集的人间故事……

    当那凌冽北风一样的彪悍,最终在这片充满生机,极为包容的大地上,被稀释得无影无踪。彻底融汇到整体民族的序列里,揉搓到千百万户的面团里去时。

    五百年后的王者,出现了。

    魏、蜀、吴,曹丞相、刘皇叔、碧眼儿……一个个陆续登场。

    先是曹丞相,依托着关中豪门,在新王朝的废墟上,仿西楚霸王之例,以故汉刘氏子弟为义帝,举起了恢复文明、永葆华脉的大旗。

    而后,远在河北涿郡的刘皇叔三兄弟,迅速崭露头角。趁此时机,举兵响应。并率先会同曹丞相在北方拉开了华族反抗游牧的大幕。

    受到曹、刘二位时代英雄的号召。天下诸侯,纷纷云集响应。

    这其中,原本后汉旧臣,数代执掌江东一地的都督孙氏,也躬身入局,领兵千里赴会……

    如此群星荟萃,谋士如云、猛将群集的时代。北方游牧的残余,以及他们所带来的污泥浊水,被迅速的涤荡一空。

    几乎是摧枯拉朽般的迅捷。仅仅三年时间,联军从关中平原起势,而后横扫过中原大地,再转折北上。

    数路大军的兵峰最后直抵漠北、西域一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犁庭扫穴。

    曹、刘二人更是仿效故汉冠军侯故事,再次封狼居胥。

    如此惊世伟业,似乎像是唾手可得一样的容易。

    可就是此时,那就像诅咒一般,如跗骨之蛆的内乱,又重新降临了。

    暗流涌动下的联军,各怀心事,回到了出发地洛阳。

    曹丞相,同样采取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只是,这位本就没有什么清晰血统证明,向来毫无威信的义帝。又如何能令这些刚刚取得如此丰功伟绩的骄兵悍将所信服。

    道义所不能者,必以阴谋而兴。

    就在杀气腾腾,手捧矫诏的羽林卫队,即将抵达联军大营之时。那位自称皇叔的刘氏宗亲,在得到宫内坐探的拼死密报之后。冲出营房,仅带了十数人,慌忙而逃……

    而后,就如同完全预演过的一般。孙坚父子,在故都重游之时,于一口枯井中,发现了那早已消失数百年的传国玉玺。

    随着孙、刘两股联军重要势力的离开。这个世界的三国纷争大幕,正式拉开!

    历史,几乎沿着乡土世界的旧迹。在这个时代迥异、人物迥异、局势迥异的世界里,几乎又一摸一样的重演了一遍。

    这也正是先前,那说书先生明亮,之所以还会讲到关二爷千里走单骑故事的缘由。

    精彩纷呈的三国,持续不足百年,随着那一代风流人物,都雨打风吹去了。

    滚滚浪花,最终仍由曹魏完成了收束。

    而这异世界的历史到此,似乎已有了它自己的意志。

    也可以说,正是大新和后汉数百年分裂格局所形成的巨大惯性。使得曹魏的统一,始终未能实现如同秦汉那般真正意义上大一统帝国的辉煌。

    仅仅数年过后,这个貌似强大的北方政权,便彻底崩溃。再次经过数十年的分裂、混战,又重新聚合。最终形成了两个帝国。

    这两个帝国,一个是以长安、洛阳为西都、东都的炎帝国。

    一个是以后汉旧都临淄为都,后来又迁至燕山脚下北平城的,拥有南北两京的夏帝国。

    炎、夏两国几乎重复着既往的大新与后汉之间的故事。在养精蓄锐数年之后,重又在太行山至荆楚一线的广袤大地上,开始了不休不止的相互角力。

    历史中,导致昔日华族式微的种种教训,全然没有被后来的子孙们所认真吸取。

    这两个新兴的帝国,在立国之后的第一时间里,便一头扎进了这个历史的怪圈中,重又拾起了那残酷而血腥的帝国游戏。

    两国的纷争,又一次步入了无尽的绵延。

    而当这片满目疮痍的大地,等来她再次获得长久安宁的时期,已是百年以后。

    百年后的南方,随着为避乱世,而不断渡江的民众,在江南一地,落地生根,不断发展。

    直到这些大大小小的聚落,在艰难的生存中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势力。逐渐成熟,逐渐蜕变,最终以全新帝国的形态,参与到这个角斗场中来时。

    那无休无止的混乱,才终于停顿了下来。

    而到了这时候,这片华族的故土。迎来的,才算是真正意义上鼎足而立。稳固的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