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书院
繁体版

36 苏州协定与西京

    恰在此时,因为炎、夏之战,伤及根本的炎国,对蜀地劫掠太过,导致民意沸腾,蜀地大乱。

    太宗在先前,便已属意,早借着防范炎、夏南掠的由头,陈兵襄阳、荆门等地。

    此时趁着蜀地反出炎国,炎、夏北面激战正酣,无力南顾之时。

    假借商旅运粮入蜀,赈济灾民。实则是利用源源不绝的商队,提前沿途储粮、储物,测绘线路。

    承隆五年秋,趁着秋冬时候,长江水稳,蜀中少雨之际。分三路,一路由太宗皇帝亲率五万马步弓手,沿江而上,直扑蜀中。

    一路以心腹将领为帅,领兵三万轻骑。出襄阳,经十堰、安康,直扑汉中。

    另一路则以太祖皇帝嫡长子,协同文武,领二十万大军,紧随高宗一线,以为后应,都望蜀中而来。

    大晟军马,一路上凭着早已布置妥当的各处栈场补给,一日百里。在蜀中各方尚未反应及时之际,不出月余。前锋便已朔江而上,直抵渝州。

    数日后,渝州已下。巴蜀门户洞开。高宗与后队合为一处,再分两路。

    西路军依旧朔江而上,取泸州、宜宾后,折向北,沿自贡、内江、资阳,直抵成都南。

    北路军稍后,等后续物质补充,然后出渝州,往潼南、遂宁方向,搅乱蜀中腹地,隔绝成都外援。之后再折向西,直扑成都东。

    太宗领了西路军,一路势如破竹。

    原来是与北路军约定,等到晚秋时候共击成都。但太宗皇帝一路杀来,竟顺遂异常。到他取了成都时,北路军方才拿下遂宁。

    川中局势已定。便着北路军即刻改道,走绵阳、广元一线,一面肃清川北,一面预备出剑门,入汉中。

    北路军方才离开遂宁三日,捷报传来,汉中已下。

    至此,巴蜀之地,尽归大晟矣!

    太宗取了蜀地、关中。炎国自然不依,两国在关中血战了数场。

    但一则,炎、夏正在争斗,本就在西边陈兵不多,汉中驻防的,尽都只是些防备川蜀乱民的老弱病残。这也正是大晟三万轻骑,就轻松拿下汉中的原因。

    一则,听闻汉中已下,太宗料定炎国反扑,已急命北路军十万余众,星夜疾驰。此时援军已至,所以,炎国俞战,俞是显着败局。

    晟国在汉中一时优势尽显。而炎国在东面却又被夏国牢牢牵扯住,一时回师无力。

    谁也意料不到,大晟出兵竟会如此迅速,不出月余,便已先取巴蜀。而今,更是陈兵汉中。一旦越过秦岭,便是长安,炎国覆灭在即。

    此时,无论是炎国,还是夏国,甚至于晟国本身,都有些懵了。

    如此局势下,太宗皇帝深思数日。却给出天下人一个意料不到的结局。

    太宗先是在锦江城中,大起高台。

    一则宣告汉中、巴蜀一地,从此尽入大晟版图。一则深情哀恸,为此次入川而来的战死沙场的军将人等慰灵祭奠。同时安抚川中百姓。

    太宗皇帝无意北进的隐秘信息,迅速为炎、夏两国捕捉。

    面对绝境的炎国,当先罢兵,派人入川和议……

    承隆七年。在晟国的调停下,炎、夏两国也同时罢兵。并最终在晟国的邀请下,两国遣使抵达苏州,签订了后世著名的“苏州协定”。

    该协定基本厘清了三国版图。炎、夏、晟三国,大致上以太行山、秦岭、大别山、江淮平原为界。

    江淮平原一带,夏与晟以徐州为界,平原地面,两国互不陈兵。

    汉中、巴蜀归晟国所有。晟国西出定西、天水诸地,为炎国两都西御吐蕃屏障。并每年向炎国供给万人兵马的钱粮,协助炎国抵御北方游牧。

    并约定在汉中、南阳、徐州各地,开设三国互市门户,由各国指派官员辖制。其中南阳一地,更是三国互派官佐驻守。

    由此,这片大陆,终是结束了数百年的纷乱局面,迎来了近世百余年的和平。中原一地,这才又重新繁盛了起来。

    承隆十五年,眼见天下三足之势的格局已成。四海安宁,人心思归。为彻底亲善蜀地民心,也为了摆脱江浙地方商团的掣肘。

    太宗武皇帝,下令改金陵府为应天府,改成都府为顺天府。迁都蜀中,定都蓉城。川省为西直隶,江南为东直隶。

    民间乃称金陵为东都、成都为西京。

    一国两都的格局,显然有炎、夏两国成例在前。但不同的是炎、夏两国虽是两都。但新都一定,朝廷全部机构,便全都迁入新都。旧都只是一个故称,全是为着保存些旧时京城百姓体面罢了。

    便是炎国,百余年来,常在长安与洛阳两都之间迁移往返。也是朝廷百官、内外机构一并随帝驾迁移。

    但在大晟,却是以金陵为留都,分别成立东都六部与西京六部,两地分设了两套几乎一模一样的官僚机构。

    除了人们熟悉的六部之外,还有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也都保留了下来。

    除了那张龙椅上,没有像西京一样,坐着一位皇帝外,俨然一派小朝廷的气象。

    且这东都的六部,也全然不是陪衬,是有极大实权的。是真正分掌着东直隶、浙江、闽、赣、粤各省的人事、刑名、军事、财赋。

    作为留都,其最高权力机关是由守备,内守备,参赞机务等组成的守备厅会议。东都的兵部尚书一般兼任参赞机务,位居六部之首。而这首任的东都兵部尚书,便是太祖皇帝嫡长子。

    此后,大晟历代,但凡君王在位,储君长成。几乎都会以储君为东都守备,并兼东都兵部,驻金陵城中,实掌帝国东部事宜。而以南院商盟首席,或是南院荐举的士绅、官佐,居内守备,襄助政事。

    若是储君年幼。东都守备,也大多是皇室宗亲。再不济,也一定是家眷俱在西京,极有手腕,却为帝君心腹的股肱之臣。

    太宗武皇帝,掌朝五十余载,将近一甲子之数,方才宾天仙去。

    太宗皇帝临行之际,终是舍弃了成都近郊的万年吉壌。

    他对群臣说到,晚年来,总是梦见太祖皇帝,言传身教,依旧眼前。每每深夜梦回,常寤寐难眠。情深意切之际,更是涕泪不止。

    若是留葬西京,便要与兄长东西相违。骨肉分离,所不忍也。

    便将那太祖皇陵所在的金陵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一片,又扩了一大圈,圈为皇家陵寝。最终与兄太祖姬斻相伴长眠。

    也便是如此,原本留都那冗杂官衙之外,核心的金陵城中。又多出了一个由西京皇帝直管的,专职护卫与祭奠太祖、太宗皇帝陵寝的东陵卫来了。

    自此,大晟两京格局已成。一东一西,两套完备的机构,各掌着半壁江山。地方上,则又藩王分封与郡县并存,极是复杂。

    但不管如何,这个一开始便磕磕绊绊的帝国,终于突出了江南商团的重围,在四面环山的巴蜀平原中,获得了新的生机。

    自太宗往后,历代大晟帝国的帝君们。既有过雄才大略的英主,也出现过愚顽不肖的昏君,但更多都是中人之姿的平庸之辈。

    或许是天佑大晟,他们也都还算得上是恪尽职守。将祖宗的基业,陆续完整的承继了下来。

    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是她自己的选择。在这个选择里,这个古老文明,不再有了迷幻昏沉的两晋,也失去了气象高迈的盛唐。

    但它们,还会像三国、像苏轼那样,在不经意间,还突然的跳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