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谁说穿越简单的?
繁体版

第八十一章 群臣束手,杨彪献策

    汝阴县外三百里处山中,贾诩带着两名侍卫来到了刘辟大帐之中。

    “贾大人,久仰久仰,快请坐。”

    “刘将军不必多礼,我主已经答应了你和龚将军的请求。这是二位将军的任命文书和将印。”

    刘辟接过文书,只见上面写道:“封刘辟为扬烈将军,封龚都为怀集将军,享朝廷俸禄六百石,豫州俸禄千两百石。”

    “贾大人,这豫州俸禄......”

    贾诩抚须:“你我同僚,直呼我表字即可,这豫州俸禄乃是我主自己出资给麾下武将发放的俸禄,刘将军不必在意。”

    刘辟这人虽然是反贼出身,却也有点小聪明,不然也坐不到这个位置上,他思索了一下,试探问道:“文和兄,小弟妄言一句,这今后可有富贵?”

    贾诩微笑模棱两可的回答道:“那要看将军的本事了。”

    “如何才算是有本事?可否指条明路?在下定然不会忘记文和兄大恩。”

    看了一下四周,贾诩示意身后两名护卫去帐外等候。

    刘辟也当即遣散帐内所有人,只留下了龚都。

    “文和兄,现在可以说了,刘某保证,此事不会有第四人知晓。”

    “应当说是第五人,我受主公之命前来,主公那边自然是知晓的。”

    “不知侯爷有什么吩咐?”

    “很简单,黄邵率黄巾大军劫掠扬州富户,扬州太守荀攸告急,朝廷遣豫州兵马征讨黄邵......”

    龚都:“黄邵早就被我等斩杀,人头不是都送去侯爷府上了吗?”

    “是吗?那不是一名山贼嘛,黄邵此人罪大恶极,义军将领刘辟,龚都率军协助豫州刺史,斩黄邵于扬州城下。”

    刘辟反应过来:“文和所言极是,我等也看不惯黄邵如此恶行,愿助侯爷讨贼!”

    贾诩站起身:“二位将军,过几日会有高顺将军前来讨伐黄邵,俘虏多少人就看二位将军麾下老弱有多少了。”

    刘辟略一沉吟:“高将军勇武,一战击退黄邵,斩敌两万,俘虏敌军四万,那黄邵不敌而走,逃往扬州。”

    “刘将军,扬州太守姓荀,侯爷麾下谏议大夫也姓荀,贾某从未来过,二位将军,告辞!”

    等贾诩走后,龚都也回过味来:“我滴个乖乖,这些官老爷的心都是黑的吗?”

    “少废话,赶紧去清点随军老弱病残之人。”

    龚都急匆匆离去,刘辟独自在帐内傻乐,这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了。

    果然,两日后高顺率兵前来。

    营帐内,三人秘谈了一会儿之后,“高顺”押送着四万多名俘虏,返回了细阳,黄巾军中多出了一名黑脸汉子和数千精锐。

    就在“黄邵”大军刚刚杀入扬州,一队官军押送着许多兵器,箭矢出现在了官道之上。

    刘辟啥时候打过这样的仗,对着高顺感概道:“刘某服了,就算将军不在军中,我也要紧随侯爷脚步,为豫州的建设添砖加瓦。”

    龚都更是不堪:“不知侯爷亲卫队可还要人?某愿毛遂自荐。”

    “一切皆有可能,刚才缴获的车下面有目标的名册,按照名册给我挨个上门,记得,只许“黄邵”露面。”

    一个长得和黄邵八分相似的人赶忙答道:“将军放心,我会故意留下活口的。”

    ......

    三日后,八百里加急送往雒阳。

    大将军何进出列:“启奏陛下,汝南黄巾被叶县侯麾下高顺奇袭,斩首两万,俘虏四万余人,刘辟,龚都不知所踪,黄邵率九万大军杀入扬州,肆虐郡县。”

    刘宏脸色难看:“为何刘星这次没有派大军围剿?”

    “回禀陛下,叶县侯连番大战,粮草早已入不敷出,而且汝南流民,俘虏颇多,实在无力远征。”

    太尉杨彪出列:“陛下,可调徐州刺史陶谦率军讨贼!”

    何进身后的心腹吴匡出列:“陶谦眼下在泰山与贼对峙,无法脱身。”

    刘宏思索了一下问道:“宛城战事如何?”

    何进禀告:“宛城韩忠被生擒,可秦颉与其有私怨,斩韩忠首级。残余黄巾军推举贼将孙夏为首,退守宛城内城,恐一时不得破。若是调兵往扬州增援,宛城贼寇脱身难免对雒阳有些影响。”

    刘宏大怒:“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大将军,你倒是给朕出个主意啊。”

    何进稍稍沉思了一会:“陛下,可从附近调粮,助叶县侯南征叛逆。”

    不是他不想调兵,只是实在是没兵可调了,巴郡那五斗米教的张修到现在还无力镇压呢。

    刘宏一拍桌子朝着台下群臣道:“调粮?刘星举全郡之力四处求购粮草之事我想你们家族之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吧,袁隗,你来说!”

    袁隗是当朝司徒,父亲袁汤曾历任司徒,司空,太尉三职,其兄长袁逢更是袁术和袁绍的亲生父亲,一家人全部出自汝南郡汝阳县。

    “陛下,臣确有耳闻叶县侯四处购粮之举措,家中存粮也曾以极低的价格售与叶县侯,然杯水车薪,属实有心无力啊。”

    其实袁隗哪里卖过粮草给刘星,反正皇帝也不可能去查证这事,就算是查,谁又敢说他没有卖过呢?

    这一来,气氛就有些尴尬了,人家刘星是有能力讨贼,可是皇帝不差饿兵,没粮食让人家怎么去打?用什么去打?

    这时,杨彪忽然奏道:“臣以为,可调并州刺史张懿,送粮草于豫州。”

    刘宏这才豁然开朗,对啊,自己这边还软禁着鲜卑的首领魁头和步度根呢,谈好条件,放这两人回去,必定会和鲜卑新主和连产生冲突,自己从中还能获取一些好处。

    遂下旨:“传旨,速速去和魁头,步度根谈好条件,放其二人返回鲜卑制衡和连。遣并州刺史张懿速速调集粮草运往豫州。”

    圣旨一下,盖棺定论。

    其实朝堂上的所有人都知道,并州运粮到豫州,路途遥远不说,需要多少时日?多少消耗?可他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既然皇帝下旨,那就随他去吧,反正到时候扛雷的是杨彪。

    这会儿杨彪也回过味儿来了,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一个嘴巴,看向鱼贯走出大殿的同僚们的谈笑风生,长叹一声向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