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统御万灵开始长生不死
繁体版

3、周氏武馆

    大日升起,驱散了浓雾,早市也迎来了人潮。

    “包子,满嘴流油的包子。”

    “油条馄饨,豆浆馅饼。”

    “豆腐脑,辣咸甜各种口味的豆腐脑。”

    杨冲牵着大白,一身猎户装扮行走在弥漫着香味的大街上。

    坐到摊子旁,要了几根油条包子和一碗豆浆。

    一人一狗享受完早餐。

    结账时从老板口中打听到周氏武馆的位置,便起身带着大白前往。

    院落巷,顾名思义,每座房屋都带着大院子,很少有人安家在这,通常都被用做各色手工作坊和私塾。

    牵着大白走在巷子里,留意着院前悬挂的牌匾。

    少顷,周氏武馆四个大字映入眼帘。杨冲留下大白自己走了进去。

    院子比想象中的还大,估摸是两个院子合并在一起,地上摆着许多石锁木桩和器具,十来号人用器具锻炼着身体,还有不少人蹲着马扎,朝里面看去,还有空旷地带,似乎是二进院。

    “小兄弟。”

    有位身着汗衫的青年迎了上来,对他抱拳:“不知来周氏武馆有何贵干?习武还是寻人?”

    杨冲学着他的模样抱拳:“你好,我来习武。”

    “先跟我来登记下吧。”青年招呼一声,示意他跟上。

    “习武费用十二两,学期三个月,包午食不包住宿,药汤另算,可有疑问?”

    倒座房内,青年坐在椅子上,翻开书册,看向杨冲。

    “不是十五两吗?”话刚出口,杨冲想给自己一巴掌。

    “原先是十五两没错,可狗娘养的李氏武馆压价,我们也只有跟着降价。”青年神色愤愤,拳头不自觉的握了起来。

    一个月时间,周氏的新学徒比以往少很多。

    听到这,杨冲知道来对地方了,十分爽快的掏出银钱:“我没问题了,师兄说的对,李氏武馆确实是鳖孙。”

    青年眉头一挑,看向杨冲的目光十分顺眼,笑着道:“我叫黄友辉,武馆的执教,麻烦师弟报下基本信息,师兄为你登记,等下给你说说武馆的规矩和基础的武道知识。”

    “有劳黄师兄。”杨冲抱拳,如实报上。

    称好银钱,黄友辉将信息登记好,递给他一块竹简和两套印有武馆标志的练功服。

    竹简正面是周氏武馆四个大字和特有印记,后面则是杨冲的名字和加入武馆的日期。

    武馆的规矩无非是授下的武学不能传人,不要依仗武馆的名号欺压百姓,不能背叛武馆云云...

    月末后三天会有馆主亲传来授课,所有学徒务必到场,会对个人进行安排指导。

    杨冲一一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

    “武道是人体探寻极限,打破极限的过程。从熬皮开始,历经强肉,锻骨、通筋、练脏、淬髓生血等等...”

    “所谓熬皮,便是将自身皮肤练的和兽皮一般,极具韧性的同时自身,防御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增强,强肉则是浑身力气大增,倒拽水牛不在话下...”

    杨冲听的认真,心里则暗暗吃惊。异世果然不同于上辈子古代史,若真如他所说,这里绝对有非人般的存在。

    黄友辉告诫他条件允许务必买药汤,一两银子三次,贵是贵点,但它能缩减熬皮的过程。

    如若熬皮大成,不仅享受馆主亲传弟子教导,还可以讨个执教减免学费,最关键的是能学到真正的武功。

    “师兄,那如何熬皮呢?”杨冲意动。

    黄友辉努努嘴,示意杨冲看向院子里锻炼的少年:“一个字,练!”

    “站桩也好,弯举石锁也好,奔跑也好,只要是练就行。练到极限,练到浑身酸麻眼皮都不想抬。再静心以法门引导恢复,条件允许服用药汤,然后接着练,直到打破那个极限!”

    黄友辉顿了下,见杨冲一副猎人装扮,又补充道:“倘若师弟你打猎时,遇到宝兽和宝植,不仅可以卖上大价钱,吃下宝兽血肉和服用宝植果实,一切都将事半功倍。”

    “宝兽和宝植?”

    跟随养父打猎这么多年,别说见连听都没听过。

    大白晋升生命层次所需的灵源精华,是否也与其相关?

    “呃...怎么和你解释呢。”黄友辉拧巴着眉头:“它们的本质和普通常见的没有区别,外在方面以你猎户眼界,二者放在一起,应当能一眼分辨出来。”

    “我知道了。”杨冲抱拳:“多谢黄师兄。”

    “客气了,跟李氏武馆不对付,我们就是好兄弟。”黄友辉摆摆手,道:“师兄先教你法门,练的话自己看着来,适合什么就练什么。”

    杨冲抱拳躬身,十分期待。

    一炷香时间过后。

    杨冲对法门有了了解。

    练到身体极限后,先要静心,然后放空心神,细细感受藏在血肉肢体间的那种酥麻感源头,再以心神引导它们至皮肤表层。

    此法会有两个门槛,一则静心,二则感知。

    身体疲累状态,如何静心全凭个人,感知归于天赋,至于引导则是水磨工夫,无法强求,可服食药汤缩减时间。

    三五天可以静心,便算优异,一个月内感知可算及格。

    “该说的我都说了,接下来靠师弟自己练。药汤在东厢房,有需要的话直接去那边买药汤牌,还有疑问的话来倒座房找我。”

    告别师兄,走出房间,来到院子看着琳琅满目的锻炼器具。

    杨冲并没有选择加入训练。

    黄友辉说的很清楚,练到眼皮都不想抬就能以法门引导熬皮,不一定需要在武馆内练习。

    眼前最重要的是打发走李氏武馆的那青年。

    不过,在此之前,他想看看让黄友辉推崇的药汤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跨过垂花门,也印证了他之前的想法。

    武馆确实是二进院,只不过内院要比前院小上不少,内院的锻炼器具也比前院少,但质量高上许多,看石锁的个头和梅花桩的高度便知,这边锻炼的人年岁也比前院大。

    走进东厢房,陈设和前世古代酒楼差不多,柜台站着一个青年,房内摆着三张四方桌。

    “师弟,药汤牌还是药浴?”

    瞧见杨冲走进药汤房,青年出声询问。

    “师兄,我今日刚拜入武馆,二者有什么区别吗?”

    “新师弟啊?药汤牌一两银子三枚,凭牌领取药汤,不可带走,只能在这里服食。药浴一两现银一次,西厢房随时能泡。”

    不能带走?

    杨冲怔然,转念一想也觉得合理,药汤和武学才是武馆的根本。

    “多谢师兄解惑,今日先不买。”杨冲抱拳致歉。

    “无妨。”青年摆摆手,笑的蛮和善。

    杨冲再次抱拳,走出厢房来到武馆门口,牵上大白往回走。

    他要回家碰碰李氏武馆的青年,摸摸他的底才好做后续打算。

    途中寻了个没人的巷子,换上周氏武馆的练功服,慢悠悠走回家。

    巳时末,回到家门口。

    杨冲眼眉直接沉了下去。

    因为房屋大门被人拆成几块,随意丢在院子里。

    这时,昨夜那青年正好满脸阴沉的从屋子里走出来:“小子...”

    “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