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园旧事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半年级与青青

    吃雪糕的快乐只有半天,吃完了就没了。有时候娟子看着很多哥哥姐姐,放学回来经过门口的马路上,有说有笑的身影,常常会目送他们远去。

    炎热的夏天,在蝉噪蛙鸣的热闹中很快就过去了。娟子已经七岁了,爸妈也想让她上学,可是直接上一年级能跟上吗?最终他们决定送娟子去半年级——村里一个老师家办的私塾。半年级离家很近,不用接送,娟子每天上学放学都很开心,不过她最开心的不是和同学玩儿,而是可以当小老师,教其他同学念“a、o、e”。

    学校的设施还比较简陋,一间大屋子,最前面放了一张双人课桌,课桌上放了一块黑板,靠在墙上。教室里面有很多个矮石墩,每排有两个,两个石墩上面放一块长板,大约可以坐6个孩子,每个孩子需要自带板凳。长板是紧靠左边一面墙的,右边就是走道。下课的时候,大家就把板子往走道那边挪一挪,在教室里玩跷跷板,两三个孩子分列两边。

    有时候也到院子里面玩,院子里可以做游戏,娟子喜欢和小馒头坐着聊天,结果冬瓜皮就悄悄地从她头顶上迈过一只腿,然后占了便宜似的嘲笑娟子。娟子很讨厌冬瓜皮,因为他叫冬冬,很皮,才有了这个绰号。娟子讨厌他除了这个,还因为他经常对着别人说话时“呸”别人一脸唾沫,最可气的是,那时候上厕所不分男女,冬瓜皮把她撵到了旁边一个有水的蹲位,导致她掉进了厕所,踩到了大粪。当时上课铃已经响了,娟子的鞋很脏,也很臭。她赶紧到泥巴地上用力擦,才擦干净了,于是飞奔回教室,还是能闻到臭味,她就把那只脏了的鞋子放在教室外面才进去。

    并没有人注意到她发生了什么,甚至只要不说,谁都不知道自己掉进了厕所,一只脚踩到大粪的历史。

    除了这些之外,上学还是很开心的,有老师、有同学,老师每天都会发不同的小零食,虽然只是一点点,但大家都很开心。

    唯一在半年级里印象深刻的事情,估计就是小虎同学的头,磕到了小王同学新带来的那个塑料板凳上,额头汩汩流血,好在小王同学自己爸爸就是医生,给他治。但是凳子的棱角在底下,靠近地面,小虎同学的头又不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怎么会磕到呢?后来才知道是他们两个打架……

    那时候娟子的世界里是没有星期几的概念的,每天上学,都要在头一天晚上问大奶奶家的外孙女青青。有一次,青青跟她开了个玩笑,第二天上午放学的时候,娟子看着马路上很多人放学回家,她就知道青青再也信不得了。那是她第一次感到失望和面对人潮的震惊、羞愧。

    青青是大奶奶家女儿的孩子,从小就失去了母亲,至于为什么失去,这件事还得要怪娘家——她父母的不上心。

    那是一个穷苦的年代,青青妈妈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大哥早已成婚,有三个孩子,二哥也是。二嫂有一天给青青说了一个远方的媒,家里日子穷点,不过男人老实巴交的,稀里糊涂地就嫁了,父母也不管离家远不远。

    那男人看起来比较硬朗,一幅没有被社会打磨过的模样。青青妈妈嫁过来之后,没成想遇到了一个不讲理的婆婆和一个妈宝男,这妈宝男一听说母亲说媳妇不好就打她。青青妈给家里捎过信,家里面也没人来看她。她后来又托人,给人看伤疤,家里人这才不情愿地来串了回门就回去了,那时候她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家里人看到了(也并没有说什么)。男人以为她故意的,又暴打了一顿。那时候青青还小,青青妈妈想着为了孩子忍忍也罢,可是这痛苦什么时候是个头哇。

    在一次猛烈的暴击之后,青青妈妈请家里人来接回去住段时间,结果父母亲嫌丢人,就没有接。那时候,猗园刘家的其他人早已经听说,大家都很想给青青妈出气,但是人家父母不说谁又能怎样呢?终于还是由三爷爷起头说:“别管青青妈到底做错了没做错什么,人家这么做也是没把娘家人放在眼里,你(老大)要是不去我去!”这下一呼百应,浩浩荡荡七八人就出发了,同去的还有几个嫂子,那时候娟子父亲弟兄们儿也多,唯独青青妈两个亲哥哥没去。

    到了那个破败的家一看,青青妈已经面目青紫,胳膊上也都是伤。没等弟兄们儿动手,几个嫂子先动手了,他们家也有几个女人,管她谁是谁,女人们扭打在一起,事后娟子妈妈回忆起当时,才知道自己打的就是青青老婆子。

    等他们消停下来之后,那男人气势倒是弱了,但家人仍旧没有要把青青妈领回家的意思。干了一场也没打过瘾,就这么没有战利品地走了。

    结果,没过几天,那男人就送来讣告:青青妈喝药自杀了。

    她喝的是百草枯。一个人的时候喝下的,被人发现时已经凉了。

    那年她23岁,孩子还不会走路。

    青青就这么被送到了姥姥家,在这里度过了她的童年和青年。她比娟子大几岁,总会帮姥姥做饭烧锅,还会在空闲时教娟子踢毽子、扔沙包,有时候也教唱歌。多年以后,娟子在大奶奶的葬礼上遇到替母行孝,孝布长到脚腕,双脚腕都缠上了孝布的多年未见的青青,想起她教过自己的《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瞬间泪流满面。

    大奶奶家门口有一个长长的树干,还算光滑,这里是猗园刘家的中心路段,大家吃饭时总会聚到一起,谈天说地。

    不过那时候,青青已经习惯了姥姥家的生活,也习惯了和娟子一起玩耍,人们聊天时也从不会在青青面前,或者人多的时候说起那件往事。即便如此,还是没能使青青在长大后的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初中毕业后她就去了外地打工。在娟子参加葬礼见到她之前,唯一的一次沟通是加了娟子的微信,要借500块钱,那时候娟子在上大学,一个月生活费300块,只够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