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风云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张角诈死

    辛毅心生感动,缓步走到这个将会失败的英雄面前。拉住张角的手,四目相对,作为知己,二人惺惺相惜,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角从辛毅眼中看到洞察一切的锐利眼神,辛毅从张角眼中看到了英雄不甘失败却无可奈何的落寞。

    汉朝国运将近未尽之际,实力仍旧强大,农民起义军未来得及吸纳地主阶级优秀知识分子加入,没有明确的起义口号,缺乏优秀的将领,纵人数众多,有信仰,作战时遇见汉朝精兵,难免一触即溃。

    起义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张角自认为就是块砖,意在抛砖引玉,玉没引出前,砖怕已化作齑粉。起义会遇到的困难提前没有充分预判,才有今日之被动。

    张角情不自禁紧紧拉住辛毅的手,两行热泪流下来:“先生,务必救我!”辛毅明白,张角目前所处的困境及内心的绝望,也清楚自身也是泥菩萨过河,本想助张角一臂之力,合兵一处,可他知道现在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更是大浪淘沙的时代,一个不留神,就会封神。

    自己不过是穿越回去的准大学生,机缘巧合练了些武,心有余而力不足。

    不管吧,偏偏慈悲为怀惯了,见不得英雄尤其是好人落泪。他叫张角屏退左右,附耳说了几句,张角先大惊,后缓慢点头,彷佛正做出艰难无比地决定。

    当夜张角暴病而亡。有人把张角的死和斧光烛影看作千古谜案,辛毅知道其中内幕,他就是始作俑者之一。

    死讯传出,起义军对最高领导人的去世无比痛心,哭声连营,都感到失去了主心骨。遵照遗嘱,按道家最隆重的礼节埋葬于山清水秀处,期待升仙得道。立碑留念。

    丧葬仪式举行完毕后,喧嚣归于沉寂,坟头在冷清的月光下如硕大的肉包子,十几个人远远看着,默不作声,为首的人酷似张角,他内心感叹,如贫穷的人们都有肉包子吃,而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大家何苦造反来着?

    事已至此,无话可说了,唯有及时止损——避免更多的人无辜丧命。

    挥了挥手,一幅与以前彻底决裂的架势,毅然领着手下亲信打马离去,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疾驰,全心全意开始真正的修道生涯,令道教作为重要教派传至现在。

    张角是起义军的灵魂人物,他的意外去世导致起义军队伍瓦解:一部分人投降,一部分人投奔其他起义军,更多的人回到原籍务农。

    辛毅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不动一兵一卒,平息了农民起义,化干戈于无形,算是给朝廷立了大功。

    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此烟消云散。

    而以阉党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反攻倒算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不仅针对参与起义的农民——家产、土地充公,还针对镇压起义的官军——定额交银,这加快了社会矛盾激化。

    参与讨伐的四个中郎将,除辛毅外,或被贬为平民,或被关押。而辛毅杀了黄门,未知的命运正等待着他,好在还有将功折罪的机会。

    必须在事发前,见到何进,说清原委,想好对策。

    大军按正常行军速度回去,辛毅带着王朝马汉、张龙赵虎日夜兼程,早了几日潜回洛阳,见到何进,请过安后,正准备开口说话,汇报军情。

    只见何进把一沓奏章扔在他面前,拿起细细看,越看越紧张,头上冷汗直冒,都是说自己坏话,有真有假:上面说辛毅率军迎敌,辜负皇恩,避战不出,乃至要战,又和张角私会,暗通款曲,不知进行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必对稳定不利。强烈建议皇上把辛毅五马分尸,从而警告更多的两面人悬崖勒马。署名刘焉。

    还有密报类。好在杀黄门的事上面没有。“将军打算怎么做?”

    辛毅故作镇定,实则内心忐忑不安,自己生死荣辱尽在何进一念间。

    “放心吧,我根本不会让这些奏章有机会放到皇上面前的。”

    何进话里话外,流露出特别大的信任及护犊子心态。一句话暴露出何进的真实目的:借机笼络辛毅。

    “将军,有一事不得不说。”

    “啥事,很重要吗?”

    “重要……也不太重要。”

    辛毅犹豫了。

    “那就先别说,我已经准备好酒宴,为你接风洗尘!”

    辛毅内心萌发出感激之情,认为何进这么好的人不应该英年早逝,活下去,就不会有后来的三国归晋了,更不会有随之而来的血腥杀戮。决心帮助何进逆天改命:变英年早逝,为长命百岁。

    在陪同人员争相劝酒的过程中,二人推杯换盏,喝的不亦乐乎,喝到最后,喝酒犹如喝凉水,没滋没味,仰脖咕咚就是一杯,头脑由清醒变得模糊,说话口齿不清,几乎不省人事。

    这时有人来报太后有懿旨宣现在入宫,不得延误。夜已深,估计有刻不容缓的重要事,上次就是连夜宣进宫,密商后,先下手为强除掉骠骑大将军董重,否则倒霉蛋就是自己。

    何进不敢怠慢,挣扎几次才被人扶起来,吩咐人给自己穿好官衣,即刻进宫。辛毅见状,预感大事不妙,踉踉跄跄走到何进面前,拦住去路,出言阻止:“大……大……将军,去不得——去不得啊!”

    “我……亲妹妹……有事见我,有什么去不得。

    先生——因何出此言?”

    总不能把何进此去必死无疑,直截了当说出吧,那万一不死呢,尴尬的岂不是自己?咒诅人会讨人厌的。说出别人也不会信,哪有亲妹妹害自己哥哥的,何况两人感情挺好。

    一旁有人接过话,“先生所言有理。十常侍狼狈为奸,结党营私,把持大权,视将军为唯一眼中钉肉中刺。这次必定是挟持太后欲对将军不利。”

    “曹阿瞒,你这是小人之见,天下兵权尽归我,哪个敢对我不利?

    十常侍别说不反,我还盼着他们早点反呢?”

    冷风一吹,又生命尤关,何进头脑清醒了些。

    “若将军执意前去,请允许我和绍各带兵500护送。”合兵1000,这足以能打个小仗了,对付手无缚鸡之力的阉党想来绰绰有余。

    曹阿瞒怕是草木皆兵了,这样也好,毕竟小心无大错。

    “就依你,你想带多少兵护送就护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