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工业系统
繁体版

第32章启明星

    自从那晚和小秘书逛了一次街后。

    现在小秘书每晚要不就是拉着陈浩带着闺蜜诸青,要不就叫上她周大姐带上闺蜜诸青,要不就和几位保镖一起,总想着出去撸个串儿。

    但光吃不长的小老鼠。终于在一个星期之后也被禁足了。

    因为有一天,陈浩吃到她带回的烧烤,拉了大半天的肚子。

    小秘书一脸都不情愿,表示陈浩就是个废物。她自己也同样回来跟着一起吃了,她怎么没事?

    陈浩也是无语,都是穿越回来了,经历过精力不振的身体,他自从穿越以来,很是注重锻炼身体的好吧,而且公司内部组织的一些必要的安保课程他也参加的。

    事后化验检查,所有项目都正常,没发现有其它情况,但也严禁他吃外界食物。

    最后小秘书一拍脑袋,以后吃烧烤就找老郭爷爷。

    但老郭特意给他们做了12次之后,她说总感觉跟外面的味道有差别,虽然也很好吃,但陈浩也是有这个感觉。总感觉缺少点什么。

    11月25日晚上十一点。

    加班加点的组装中心终于完成了启明号的全部组装。

    在组装中心望着已经涂装完毕的启明星号。

    整体灰黑色涂装,机首驾驶舱下,涂装着白色的启明星与一架红色的飞船绕着它飞行。4个中国隶书航空工业大字在这个标志的最下面。

    整个涂装采用的是最新高热玻隔离材料,代号CT-2

    该技术虽然有部分突破,7200度以下能隔绝百分之97的高温。

    但缺点依然明显。

    首先是它在长时间高温环境下的老化问题。

    但最大的问题就是他的价格问题。

    整个启明星光涂料成本花费75亿人民币以上。

    加上各种设备。

    单舰成本造价315亿。

    这还不算引擎和燃料成本以及各项研究、薪资成本。

    所有加装完毕后,单舰空重1450吨。

    接下来的所有数据都需要经过测试后才能得出。

    早已准备好的飞行团队在杨益伟的带领下开始登机检测。

    启明星的驾驶机组需要六到八人小组,第1次飞行全舰人员一起上机。

    他们将在夜间飞行至西北某航空机场进行测试。

    全员装备有双层防护服,第1层是宇航服,第2层则是辐射服。

    虽然系统说明和检测都还正常,但是在空中飞行,谁也说不清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们以安全为主。

    除了驾驶室机组人员,机舱内部还有20人武装小组,15名科研人员进行各种数据检测。

    其它就是整个内部空空荡荡的机舱。

    凌晨零点三十分,一个特殊指纹声线解锁的箱子由机舱内部电梯送往驾驶室。随行的有5人小组的全武装士兵跟随进入驾驶室。

    不过启明星的驾驶室很大。

    12个人在里面并不显得拥挤,还有一些宽敞。

    一水的等离子显示屏。显得整个驾驶室整洁许多。

    杨益伟作为机长在经过。指纹声线认证后打开箱子,里面是一个闪烁着淡蓝光芒的。长宽15厘米方形能量块。

    用特制的握把将能量块提起,放入主驾驶台露出方形缺口的凹槽。

    能量块进入凹槽后。杨益伟和护送能量块军官两人分别将手放在了主驾驶台指纹握把上。

    片刻后凹槽顶部从中间向中间合拢,能量块消失不见。而原本只有部分液体的显示屏。接连全部亮起。

    站在下方的工作人员和陈浩只感觉好像这台巨兽突然活过来一般。发出一阵阵低沉的嗡嗡声。

    在长达50分钟的工作人员自检后,坐在指挥中心的陈浩听着各种确认无异常的汇报。

    终于传来指挥人员的声音:

    舰体所有检测无异常。

    机身系统自检无异常。

    引擎能量运转正常。

    外部环境已清空。

    打开大门。

    大门已打开,启明星准备滑出组装台。

    地勤人员汇报,启明星号已到达指定位置。各方位正常。可以起飞。

    指挥中心收到,允许启明星号起飞。

    启明星号收到,我是杨益伟。启明星号第一次试飞起飞倒计时5分钟。

    指挥中心收到,所有地勤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安全区内,所有外围人员注意警戒。

    各部门收到。

    凌晨一点十五分,随着倒计时归零。

    在启明号的引擎尾部可以观察到的喷口中,有微弱幽蓝光束出现,快速变得明亮起来。

    5秒钟过后启明星号。快速的滑出跑道。在80米处已经拉升了机头。以35度斜角直冲漆黑天空。

    已经提前在空域等候的4架歼10开始加入护航编队。

    在2万米的高空上更有一架预警机全程跟踪指挥。

    启明星号航天飞机根据预定路线,起飞后先往东飞过太行山区域,然后一路向西南抵达武夷山地区,然后全速飞行至西北某基地。

    前两段将由各护航编队引导和采集数据。

    第3段路程全程由卫星监控和预警机全程跟踪。

    一点四十八分,太行山某站点发来信息。已观测到机组编队。

    一点五十分,机组完成转向开始飞向武夷山区。

    三点十分,机组已在武夷山区完成转向。

    护航编队撤离,启明星将进入30%能量输出阶段。

    在上两段飞行过程中,整个启明星的能量输出还不到5%。

    启明星号驾驶室内已经等候许久众人听到消息,在舰长的指挥下。开始推动能量推杆。

    原本有些许明亮的引擎尾部幽蓝光芒。立刻变得明亮起来。

    30秒后,指挥中心传来启明星己突破音障到达1.5马赫。

    两分钟后中原某观测点检测到。6.5马赫高速高空飞行物在2.5万米高度划过武当山顶。

    同时在指挥中心已接到即将掠过基地上空的消息。

    三点十五分,高速跟踪望远镜将画面投影在主屏幕上,而拍到的只是一闪而逝如流星尾焰一般的亮点。而在显示器上显示的速度是13480公里每小时。

    指挥中心立刻指挥降低能量推送,启明星开始下降速度。

    三分钟后

    启明星号降低到音速以下。

    而它的位置已来到西疆上空,然后掉头。以5%的能量输出。速度控制在音速以下飞往某基地。

    而当天不少的大型雷达站都。检测到一闪而逝的飞行物。

    国内的统一由战略中心去处理。

    对外通报则是西南某军区进行了高超音速导弹测试,希望大家不要惊慌。

    原本不少国外的观测点和卫星都在对数据存疑的时候。看到中国发出的这个通报。瞬间觉得合理起来。

    毕竟众所周知。当年的东风可是打出了二十多倍音速。

    这十几马赫,也只能是说小儿科了。没看对方都说是诚验吗?

    又没有观测到爆炸点。这不很正常吗?

    只有白头鹰对此有些怀疑,毕竟最近这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兔子很是奇怪。时不时冒出点好东西,总想让人忍不住看看还有其他东西没。

    而落地后的启明星号将在某基地进行全面检测。

    而从现有的数据得出的启明星全功率下大气层内可超过35~40马赫速度,而外太空失去空气阻碍后将会达到90-110马赫之间,

    而启明星的引擎。除了可以推动自身以外,还可以提供给机翼两侧及机身下方提供反推力。以此来达到停车降速做用。

    早上五点四十五分,初步的试航数据出来了。

    30%功率最大飞行速度13.6马赫。

    单块热核能量块可以30%的最大功率飞行18个小时以上。

    能星块与机身引擎在运行过程中无任何辐射溢出或排出。

    在涂层保护下机身无发热现象,引擎外表温度一直在45度左右。

    涂层本次磨损度不到1%。

    请求下次进行货物转运负重实验和外层空间超高空实验。

    请求暂未批复,这东西再搞一次。别人肯定会怀疑,先稳住一波,不要浪。

    而在11月16日早已下线的第2台引擎。早已被运往国家某科研基地,现在就等着他这边数据出来,那边好进行组装。

    得到消息的战略中心连夜召开会议。并对陈浩这边做出指示,全力支持生产凤凰引擎。尽快打造一只舰队。这样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并表示让陈浩大胆的干,两艘鲲鹏号航空母舰。其中一艘已经改装过半,现在只等舰载机入库和测试了。

    只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航空母舰将会在西南升空。

    让相关机组人员和国家科研机构组装中心相互对接交流后。

    在国家的支持下,陈昊批复了两日后的低载荷高空测试。

    原本近期的几趟卫星发射计划全部暂停。卫星被集中运往西北某地。

    11月27号晚十一时。

    早已打包好货物和检查完毕的启明星缓缓开出机库,在机场跑道上经50多为开始爬升。

    5分钟后已经突破音障,来到2万米高空。

    继续加大能量输出,继续以30度的角度开始向上爬升,20分钟后速度进入8马赫,出现在距地面15公里外的高度上,继续均匀提升速度。

    35分钟后,启明星终于完全突破大气层,来到了距地面110公里,此时的速度已经超过24马赫。

    它已经飞行了一个小时,才完全突破大气层。

    在突破大气层后,速度极速飙升到60马赫。以50%功率开始匀速运行起来。

    30分钟后,启明星号到达距地面420公里的高度。

    此时它将要开始进行他的本次航行第1个任务。

    30分钟后,启明星号将高度降低到400公里,以28马赫的速度掠过国际空间站,追上了天宫1号,速度开始缓慢下降,慢慢与天宫1号开始并行飞行。

    在地面指挥中心与启启明星号,工作人员紧张心等待中,慢慢降低速度,两个飞行物开始匀速并行。

    一个半小时后。四名身穿宇航服的工作人员开始出舱,走出隔离室,身后都捆绑着牵引绳。

    他们此次的任务是为原天宫1号更换部分已经损坏的太阳能板和电池,也是一次高空实验,在他们身上都配备有小型推进器。

    总共六小时后,一共4批人员,完成了此次任务。他们分别出仓进行操作,也是为了以后积累经验。

    11月28日上午9点

    对整个天空一号,完成维修更换任务的启明星号,开始缓缓加速离开天宫1号,开始了他们的剩余任务。

    而这一切都是在启明星号掠过国际空间站时,被远处的所有空间站人员所观测到,就在对方众目睽睽之下开始的操作。

    而国际空间站通知了各国的航天局,在他们靠近天宫1号后所有过程和动作,都被地球上约天文望远镜实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