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巨奖的重启人生
繁体版

0025口罩是一片蓝海!

    陈建民这个问题,直接把一旁的周勇旺都给点醒了。

    蓝盾集团为了给旗下子公司【蓝卫实业】规划投产,在滨海工业园区大肆拿地,手段非常激进,表露出的实力也确实非常雄厚。

    更何况一听陈决那日产1亿口罩的豪言壮语,周勇旺也有点脑子一热,身为中年企业家的雄心壮志开始作祟,就差热血沸腾地回去直接拍板,给自己兴盛纺织工厂里的再生棉生产线进行工艺改进了,全力配合蓝卫实业的原材料供应。

    因为一旦产能达到陈觉说的数,周勇旺甚至能联想到自己的兴盛纺织会起飞到何种程度。

    可是话又说回来,造那么多口罩你丫地卖给谁呢!

    这是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

    日产1个亿,一年下来就是365亿只。

    相当于给2019年这会儿全地球77.43亿人口每人发4只口罩,都他娘的还有剩的!

    如果口罩市场真有那么大的需求体量,市面上早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哪里还轮得着陈决这初创的蓝卫实业。

    毕竟眼下的口罩产业只是个小池塘,还没真正进化成蓝海,全世界的口罩总产量加起来日产才不到800万只。

    就这还找不到太好的销路!

    大部分都是供应给医院、诊所这些有需求的医疗单位,连药店都不怎么进货。

    普通人一听陈觉这话,只要脑子转得快点的都能察觉到“供需”这块的商业核心问题。

    见老父亲和周勇旺都面露诧异之色,陈决也是含糊其辞地说道:“你们放宽心!口罩只是我们攻占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的敲门砖!真正赚钱的还是靠医用注射针头、医用酒精、消毒液、手术刀片这些体量大的医用消耗品。”

    “要不然我从杭城跑回来,砸那么多钱进瑞县干嘛?为爱发电吗?”

    “原来是这样!”周勇旺见这个表外甥如此有长远规划,也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因为做实业不像搞金融,真正赚钱都是在以后。

    就像几十年前温市苍南人搞出了【开花机】这种再生棉回收工艺的核心设备,谁都没想到从温市满地的制衣厂裁剪下来的碎布头、废料居然都能拿来赚大钱!

    ……

    不过在疫情没有真正来临之前,大肆搞口罩产业肯定会有人提出异议,陈觉之前在笔记本上做规划时就已经预料到了。

    像之前在杭城给蓝盾集团一众新招聘的高管开会时,也有不少人在会议上提出质疑。

    因为周常康这群高管,都怕自己入职的这家高福利、高薪水的企业,因为投资人的乱决策而走岔了路子。

    要是一个不小心把企业搞垮了,去哪里再找这么好的福利待遇的大公司?

    当然了,针对下属的质疑,陈决也不是没有备用后手。

    在他的项目规划书里,口罩只是蓝卫实业未来第一个投产的拳头产品,其余的产品还包括抗疫的其它常备的高消耗医用器械,例如:医用连体防护服、手术衣、隔离衣、N95口罩、防护护目镜、测温枪、免洗手消毒液等等。

    为了给这些未来的主力产品类目做掩护,陈决甚至还往投产的计划表里头塞了一些2019年市面常用的基础医疗器械品类,像医用注射针头、纱布、棉签、消毒酒精等等都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进行投产。

    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蓝卫实业打造成一个综合型的生产基地,但凡是市面上需要的基础医疗器械都能在里面找到。

    无论产量大小,只要是医用上有需求,他就能生产。

    要不然他拿3000多亩地,100多万平方的厂房干嘛?

    还不是担心将来园区太小,挤不下这么多的产品生产线。

    至于陈决提出的“日产1亿只口罩”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太大的数目。

    在陈决的印象里,国内好几家例如BYD、格力、美的、海尔这些大型制造型企业,在疫情来临后,前后只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把口罩产能从0一路干到了日产1亿的规模。

    唯一限制这些跨界而来的大企业产能的,反倒不是什么流水线设备和人工。

    因为制造口罩的机器科技含量很低,但凡是个拥有机械加工能力的工厂都能自己造。

    真正卡产能脖子的,反倒是像熔喷布这样的核心原材料。

    甚至在口罩需求巅峰时刻,连碧桂园这些和制造业完全搭不上边的房地产企业,都在疫情来临后一头扎进去猛干。

    图啥?

    还不是图里面利润大!

    要知道,光是2020年这一年,国内对口罩的消耗量就达到了4000多亿片,这还没算上出口的2000多亿片。

    这里头可不单单是便宜的一次性医用口罩,还有像N95这样的高端口罩。

    全世界口罩的行业产值总额更是从2019年的100多亿出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干到了4万亿!

    整个行业一口气膨胀了400多倍!

    这尼玛直接从小池塘变成了一片蓝海,造口罩就跟印钞票一样暴利,没有哪个企业不心动的。

    当然了,这些未来发生的情况还只是停留在陈决重生记忆之中。

    眼下疫情还没真正到来,他只能靠打马虎眼,利用提前想好的一套说辞将周勇旺和老父亲先忽悠住。

    ……

    经过陈决的一阵忽悠,这家庭式的茶话会倒也画风一变,开始往别的方向上带。

    在得知陈决从虚拟货币上发了家,之后打算大力进军医疗器械产业时,周勇旺的内心也开始盘算了起来。

    那日产1亿支口罩的豪言壮语,对于他们这些老纺织人实在是太具有诱惑力。

    这要是能搭上蓝卫实业这条顺风车,那他经营的兴盛纺织可就真的要原地起飞了。

    至于改进、升级生产线工艺啥的,那不是他一个当老板考虑的。

    只要肯花钱,肯投入研发,厂里的技术人员搞不定就去市面上找大学里的纺织行业专家,费点时间都能搞出来。

    于是想通了这点后,周勇旺就端起一杯热茶客客气气地敬道:“小决,那之后表舅的厂子可要你们蓝卫实业多帮衬帮衬了!”

    “勇旺表舅你放心,等蓝卫实业的园区那边改造好,我就让常康带合同去兴盛。这辅料的钱与其交给外人去挣,不如交给自己人放心一些,你说是不?”陈决见状也是回了个大饼。

    周勇旺一听顿时红光满面,知道自己这个隔了好几房的远房外甥是个讲人情的。

    不像市面上一些铁公鸡老板,合作赚了钱后就翻脸不认人。

    于是发了几条微信、又打了一通电话催促,周勇旺就把他的宝贝女儿周颖给喊到了这农家小院里。

    “爸!我在陪奶奶吃饭呢!”

    “叫我过来干嘛?”周颖嘟囔了几句,一脸不情愿。

    “喊你过来见见你陈决表哥!你俩都是年轻人,以后有空记得多出去一起玩。”周勇旺大声教育道。

    边上的林沛见状白了自己丈夫一眼,顺便拉过女儿道:“小颖你不是还有几个好闺蜜吗?可以介绍给你表哥认识一下,你表哥可是咱们镇上不得了的青年才俊!年纪轻轻26岁就创业成功了!现在还是单着身呢。”

    周颖一听也是一脸无语,像这种出来抛头露脸的事情,她可是没少经历。

    生长在富豪家庭,出来和成功人士或者大企业家的子女社交那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周颖就顺道打量了一下坐着喝茶的陈决,见他身高长相都算不错,属于班草级别,10分能打个6、7分的那种,这原本还不情愿的小姑娘立马换上了一副俏皮可爱的笑脸道:“表哥好!加个微信呗?”

    “表妹好,你扫我吧!”

    陈决翻出了微信二维码,同样打量了周颖一眼。

    见她穿着一身银灰色休闲的运动服,五官长得漂亮,又是富豪家庭长大,气质培养地非常好,颇有一股江南少女亭亭玉立的既视感。

    于是陈决枯燥无聊的内心也稍稍悸动了起来:“我这表妹长得如此青春可人,想必她的闺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吧?”

    男人嘛!

    至死是少年!

    更何况陈决现在才26岁,正值青春年华,兜里又揣着黑卡,免不了想谈场甜甜的恋爱。

    像之前在杭城夜店的那种快餐,偶尔吃吃倒是能填饱肚子、解决一下生理需求。

    但是他陈决好歹是正常人家出来的,总不能天天挂外面吃快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