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仕
繁体版

第6章 妈把裤子卖了也要供你上大学

    王子林,一九七七年出生在黄海之滨的云台市文东县红石乡靠山王家村,父母都是农民,有一个大他两岁的姐姐。那个时候的农村还相当贫穷。也就是这一年,文东县因为一位田姓的县高官大胆而成功的做了农作物产业调整,让全县人民吃上了小麦面,虽然小麦只能占农村口粮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但这也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此与子林家只有一墙之隔的仙儿奶奶断言:“这孩子是个有福的孩子。”

    子林从小就特别调皮,那时候农村的孩子都泼皮,没有城里孩子的那些娇气。子林从小就与小伙伴们在小山村的沟沟坎坎中摸爬滚打做游戏,练就了一身好体质。村里有习武的传统,有一个“把式”屋子,也就是大家在一起练武的地方。那个时候农民并不自由,白天要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只有晚上才能聚在一起练两下子。

    子林跟小伙伴们也愿在边上跟着比划,大人们看他学的有模有样,也就经常教他一些要领,慢慢的子林居然打上了瘾,只要大人们一练武他就必在那里学,到了十三四岁的时候,居然敢跟大人对手了。

    子林不但好动也好学,从进入小学开始就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尖子,小学五年都在本村读,他一直是班长。

    初中是几个村子的孩子集中在一所学校读的,号称联中。

    子林的高中也是在乡下读的。

    文东县有六所高中,一中二中在城里,一中是全县的重点,在云台市也是重点。由于建校早,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很多人在全国都有名气。文东县就靠一中的升学率来撑起教育重点县的面子,所以绝大多数好的师资力量都在一中。

    其次是二中,由于在市区里占据了地理优势,一些进一中无望的学生就到了二中。剩下四所高中就分布在下面乡镇里,按建校的早晚分别简称叫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县二十三处乡镇按片划分校区,大概每个高中收教五到六个乡镇的高中生。

    乡镇干部和乡下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托关系进城到一中二中读书了,所以剩下的这些高中生几乎是清一色的农家子弟,子林就是这其中的一员。由于好的师资力量都抽调到了一中二中,所以下面这四所高中的升学率很低。

    一九九五年高考成绩出来了,子林是他们这所高中考得最好的一个,也是三个班一百七十六名考生里的小状元,是恢复高考以来他们村唯一一个考上985的考生。对此老师高兴,父母及亲戚高兴,邻居仙儿奶奶高兴,子林本人也是十分高兴的。

    其实全村人都觉得自豪,农村人没见过多大世面,但这不影响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每年高考之后有相当一段时间人们议论的主题都是谁家的孩子考的糟了考的好了。子林成了这所中学的小状元,村里的人也觉得脸上有光,出门议论这个话题的时候会自豪的说,今年四中的高考状元是俺村的,似乎子林是他亲儿子。

    子林能考上大学,最高兴的是子林的妈妈,子林最应该感谢的也是他这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的妈妈。

    子林的妈妈是个有初中文化的农村妇女,虽然文化不高,但在当时的农村尤其是在妇女中,也算是个文化人了。所以子林的妈妈的思想也就显得与众不同,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她的理想就是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将子林培养成一名大学生。

    那时候农村的杂活特别多,似乎永远也干不完,别人家的父母都是叫着吼着让孩子多干活。而子林妈妈却是宁肯自己多受苦受累,也要给子林留足看书学习的时间,只要是子林在学习,不是十分重要的事,妈妈都不会打扰他。妈妈知道自己家没有任何门路可以帮到自己的孩子,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农村,干上让人羡慕的工作。

    妈妈心目中让人羡慕的工作就是到政府机关当一名干部,儿子能当上国家干部是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的最大理想。那样自己的儿子就能吃上商品粮了,按月拿工资了,就不用像自己这样整天在农村累死累活也赚不到钱,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子林的爸爸是一位憨厚的农民,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只是踏踏实实的干活,日子怎么过,都是妈妈在精打细算,所以妈妈是这个家最累的人,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

    子林的录取通知一下来,妈妈高兴的眼泪哗哗流个不停,她欣慰儿子替她争气,没有让她白白辛苦,她感谢上苍的眷顾,给了自己儿子一个好前程。她当即就把家里养的两只大公鸡杀了,宴请了亲朋邻居。

    子林爸爸更是觉得这是祖坟冒烟了,儿子成了这十里八乡的状元,是他想都不敢想的事,但这个老实人不会表达,只有吃饭的时候会把碗里的肉夹到子林碗里,让儿子多吃点。这大概就是他表达内心最大喜悦和对儿子关爱的方式了。

    与子林妈妈同样高兴的还有邻居仙儿奶奶,奶奶是这一带的接生婆,子林是她接生的,从子林一下生,这位让人尊敬的奶奶就成了子林的亲奶奶,她对子林的关怀胜过了对亲外甥。

    子林有些担心自己上大学的费用,妈妈拉着子林的手说:“儿子,你放心的去念你的大学,妈妈就是把裤子买了也要供你上大学的。”

    子林望着妈妈那过早有了皱纹的脸,心中波涛汹涌。穷人的日子不好过,有时候甚至有些悲壮,但越是这样那种亲情越是入骨三分,子林紧咬着牙根,暗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临行前妈妈叮嘱子林:“儿子,出门了别惹事,在大学里咱不与别人比,好好读书,把书读好了什么都就有了,听到了吗?”

    仙儿奶奶唤着他的乳名说:“林林,出门别看花眼了,好好读书才是最要紧的,听见没有?”

    仙儿奶奶给了子林妈妈两千块钱来资助子林上大学,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在村子里是可以买到一套好房子的,仙奶奶把子林当自己的孙子了。

    其实,从小没见过奶奶的子林,早就把仙儿奶奶当亲奶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