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仕
繁体版

第46章 有点当哥的风度

    晚上,子林和雪儿与汉鸿三个人来到了西餐厅。

    这是春节后他们第一次在一起吃饭。这次有点变化,坐位变了。

    汉鸿自己坐一面,雪儿跟子林坐一面。

    汉鸿提了一个文件包,他从包里拿出一张营业执照递给雪儿。

    子林也凑上去看,营业执照上写着《鸿轩经贸有限公司》。

    雪儿问:“什么意思呀?”

    汉鸿说:“明人不做暗事,我没上大学之前就跟你说了,将来做生意我们要一起做,一起分钱。现在我要兑现我的诺言,这个公司是我们两个人的,钱对半分,股权我百分之五十一,你四十九。这么做是为了我能说了算,我要当董事长,出门方便谈事情。”

    雪儿说:“事先没有经过我同意不能算数的,你也真敢开玩笑呀!”

    汉鸿说:“哎,当初是你说要对半分钱的。”

    雪儿说:“车汉鸿,你搞搞清楚好不好?那是高中的事,本身就是开玩笑的。”

    汉鸿说:“你承认有这么个事就行了,我可没把它当玩笑。现在子林也在眼前,你就替我们作证吧,我现在就开始实施我的计划了。”

    子林说:“我怎么觉得有点别扭。汉鸿,你这是什么意思?”

    汉鸿说:“没什么意思,这是我和雪儿当初的约定。”

    子林说:“当初我不在眼前,你们想怎么办都可以。现在不一样了。”

    汉鸿说:“有什么不一样?”

    子林说:“现在你的身份是我的舅子哥。”

    “切,谁是你的舅子哥。”汉鸿不屑地说。

    雪儿不依了:“哎,汉鸿不说这个倒好,说起这个你就欠子林一个道歉了。”

    汉鸿说:“都多长时间了,陈年老账了。”

    雪儿说:“那也不行,今天补上吧,不然怎么谈事?”

    从去年开始,三个人就处在一个微妙的关系中。汉鸿一直躲着子林和雪儿,所以就很少凑在一起,自然也就没有合适的机会道歉。他心里也觉得欠子林一个道歉,今天就他们三个人,既然雪儿把话说到了这里。他就冲子林一抱拳:“对不起了!”

    雪儿说:“这还差不多,有点当哥的风度。”

    汉鸿说:“不许你叫我哥,我才不给你当哥了。”

    雪儿打着圆场,问汉鸿:“什么计划说来听听,让我们也学习一下。”

    原来这些日子汉鸿不但成立了公司,更主要的是他还在高度关注香港回归的这件事,这可是中国近代史上意义非同一般的一件大事,其关注度和反映最强烈的就是青年学生,各大学都要会组织庆祝活动。汉鸿从中看到了商机,他首先想到了学生的统一展现,那就是有纪念意义和特征的统一服饰。七月一日已经是夏天了,应该是穿短袖T恤的时候了,如果有一种款式简洁,且设计新颖有纪念意义和特征的T恤,那绝对是很受欢迎的。

    有了这个想法,汉鸿就开始在市场上进行调研,但结果不是很理想,不是价格高,就是质量差。

    一天他在一个集贸市场上闲逛,看到一堆人在抢购衣服。他靠近一看,是一种卡克服,衣服看上去还可以,内外两层的。再一看价格,才十三元一件,这个价格那厂家怎么赚钱?但厂家是不会做赔本买卖的,也就是说一件卡克服的成本最高也不过十元左右,按这个来推算,短袖衫成本价会更低。

    他喜出望外,就询问一个看上去像领头的销售人员。

    那个人说具体成本他不清楚,要问他们厂长。

    汉鸿就按那人给的号码,打通了厂长的电话,约好了见面时间,汉鸿就来到了这家在郊区的工厂。

    工厂没人上班,只有一个看门的和一个像财务的人,汉鸿找到了厂长。

    厂长姓吴,对汉鸿的到来不是很热情,他懒洋洋的问汉鸿找他有什么事?

    汉鸿拿出一件卡克服问:“吴厂长,这件衣服是你们生产的吗?”

    “是,怎么了?”

    “我想知道它的成本价是多少?”

    吴厂长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你是什么意思?”

    汉鸿就拿出了一件体恤衫给吴厂长看。

    吴厂长问:“这又是什么意思?”

    汉鸿就说:“我想知道生产这么一件体恤衫要多少钱?”

    吴厂长仔细打量着汉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问:“你需要多少件?“”

    “至少十万件。”

    吴厂长一下子从破旧的老板桌后面站了起来,他像打了兴奋剂,立即走到门边的茶柜那里,从下面拿出一个杯子,倒了少许茶叶,冲上水,恭恭敬敬的放在汉鸿面前。然后小心翼翼的说:“小兄弟,你没开玩笑吧?”

    汉鸿轻轻一笑,说:“吴厂长,你觉得我这么大老远的跑来是跟你开玩笑的?”

    吴厂长一脸谦卑的说:“哪里哪里,不过这么大的数字没有预付款我可不敢生产。你想呀,我进原料需要钱,生产又需要钱,如果我生产出来你不要了,那我可就完了。如果你能给预付款,价格好说,我挣个工人工资就行了。”

    汉鸿说:“预付款没问题,我想知道最低价是多少?”

    吴厂长抽出一支烟递给汉鸿。

    汉鸿挡了一下,表示自己不会吸烟。

    吴厂长自己点上一支烟,像要下什么决心似的,狠狠的吸了两口,然后对汉鸿说:“老弟,你实话实说,你的心里价格是多少?”

    汉鸿说:“六块。”

    吴厂长拿出计算机,一本正经的算了一下,然后问道:“再有没有别的要求?”

    汉鸿说:“要加印两个彩色图案,一个是国旗,一个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吴厂长说:“六块干不了,至少得八块。看来你是为香港回归在做事呀,我也是爱国的,八块钱我没有利润,就赚个工人工资吧。”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达成协议,每件按六点八元结算。吴厂长要汉鸿预付六十万的订金。

    汉鸿觉得太高,想给二十万订金。

    吴厂长的理由是这个价格他无利可图,预付款少了他不干。

    又是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吴厂长答应最低四十万预付款,否则他就不能干了。

    汉鸿觉得这个价格低的让他兴奋,也就答应了吴厂长的条件。

    两天后,吴厂长将样品拿出来了。汉鸿又提了一些意见,他们改进之后,汉鸿非常满意,就找来公证机构签订了合同,按合同规定十天之内汉鸿要给人家预付款的。

    汉鸿说完,从包里拿出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