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开局一套四合院
繁体版

第23章 寒江孤影

    如果以一个八十年代的影评人,来看少林寺这部电影的话。

    其实这部电影在大陆这个时候火起来是有道理的,电影不论是镜头,画质,还是人物的选角演技和大小线剧情。

    都是老百姓观影史上前所未见的,像一个少年第一次看变形金刚时,擎天柱出场的那种新鲜震撼镜头,很难不激动兴奋。

    再随着精彩剧情的推动,全程肾上腺素飙升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电影院昏暗嘈杂,少林寺整部电影的剧情很紧凑,武打戏份贯穿全剧,以至于很多人看到精彩处会高声呐喊。

    “打的好,干他丫的!”

    “对!干他丫的,李联杰上啊。”

    “打死那个可恶的光头!”

    “......”

    别说,计春华那面相配个光头,十足的凶狠恶人相,让人看的咬牙切齿。

    就如钱度座位前这位,大兄弟不光动嘴,那椅子跟按了弹簧一样,动不动就挥舞着拳头站起来嚎叫一下。

    这种观影热情席卷着整个影院内,想安静下来是不可能的。

    钱度自然而然的拉起韩子童的手,捏一捏,目光专心致志的看着荧幕。

    武侠电影,武侠小说为什么那么受男性同胞们的喜爱。

    归根到底,是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自己的武侠梦,不一定非得在古代穿古装,而是精神上的,那种侠者精神的内在驱使。

    谁不想仗剑天涯,锄强扶弱呢!

    钱度在思考,他觉着应该在小说里特意描述一下每个角色使用的功夫手段,如男二李顺阴险狠毒,是不是可以在少林寺武功的基础上,习得一门七十二路错骨分筋手在大结局很主角掰头一下。

    除了他练兵冷漠外,用错骨分筋来显示他的毒辣。

    张通从少林寺的无名心法上,自悟太极拳,太极的以柔克刚,阴阳相济,四两拨千斤,应该详细的介绍展示出来。

    还有一些武打配角,像六合大枪,撩阴腿,绝命鞭。

    刀枪棍棒斧钺钩叉,配个响亮的名字,都应该亮亮相。

    不为别的,就是一个爽字。

    电影放完,李联杰大仇得报,影院观众兴奋的不能自己。

    “今天下午好开心啊,钱度,明天你要陪我去看南城往事!”

    “好好好,都依你。”

    俩人走在街头小道,身影被路灯的光线拉的老长,声音随着风传了很远。

    送韩子童到家,钱度回家后,倒杯茶,打算熬个夜一次性把太极宗师结尾。

    少林寺的观影给了钱度很大的灵感,他是写过小说,可在武打描写方面很欠缺,这也是为什么非要去看这部电影的原因。

    坐在书桌前,大致理了理思绪,钱度提笔就写。

    经过几天的打探下来,他已经摸清了现在能刊登小说的报纸杂志有哪些。

    单单是他们京城,就有当代、十月和人民文学这样的大刊,泸上有收获,故事会,冀省有长城,晋省有黄河,汾河。

    想什么大众众所周知的延河,长安,钟山...

    几乎每个省份,每个城市,甚至个别县城里都有人开创报纸杂志。

    好消息杂志很多,多到他看着眼花缭乱。

    坏消息,这些报纸绝大多数都不接受通俗小说。

    按钱度的理解来看,就是看不上,他写的武侠小说压根上不了人家的饭桌。

    就拿京城的当代和十月来说,人家收的都是体现现实性题材的小说,核心是关注百姓,关注现实。

    他这通俗武侠,内核再好,也是舞刀弄枪,很难入那些文人的眼。

    一番筛选下来,钱度有了两个目标,两套方案。

    目标一是京城的武林杂志,二是泸上的故事会。

    这两家前者是因为单从名字上听,就知道很贴切,武侠小说多半会收,后者则是突出一个杂字。

    故事会的收稿标准很简单,只要是故事,是好故事,是吸引人的故事,你都可以来投稿。

    他可以求进投稿武林,也可以舍近求远投稿故事会。

    再一个,钱度觉着也不能直接把那些头部的大报刊杂志pass掉,就算极大概率会被毙掉,试一试总归是好的吧。

    万一人家编辑大鱼大肉吃腻了,破天荒想来了口杂粮呢。

    几率很小,可钱度还是决定试试。

    屋内电视机开着,钱度头脑风暴,文思泉涌,一口气写到了十二点出头终于吐了一口气。

    “呼~”

    “终于写完了,在改改就定稿,然后早点发出去,一家一家试,投稿加退稿时间线会很长啊。”

    钱度打算先投泸上的收获,至于为什么选这家,自然有他的考虑。

    最大的原因就是,收获的创刊人是已经快到耄耋之年的巴老先生。

    相比较当代和十月来说,也可能是地处泸上的原因,收获虽然也是主收现实题材小说,可包容性要强一些,万一收了呢。

    像在四九城底下的十月和当代,钱度本能觉着够呛。

    大报刊杂志有其独有的好处,不仅受众广,粉丝多,主要是稿费肯定也不差。

    前者容易出名,可钱度哪怕出恭也不想出名,当然是奔着稿费去的。

    稿子字数没细数,前前后后算下来,信纸一共七十多张!

    看着很夸张,拿手上也沉甸甸的,其实很多页有大量的对话描写,一张也没多少字。

    这是他这几晚挑灯夜战的结果,如果中间需要磕磕绊绊想剧情的话,肯定不会这么快。

    可他整个过程几乎下笔就来,思绪异常清晰,中间几乎没有磕绊的地方。

    五个夜晚,估摸着将近五万字的小说搞定!

    钱度打了个哈切,抹了吧脸,洗脚倒头就睡。

    第二天起了个大早,说是大早,窗外大亮,其实已经八点多了。

    凉水精神了精神,钱度从头到尾把稿子扫了一遍,一直改到十点,塞斜挎包里,肩膀一挎就出了门。

    胡同口早饭摊子还没收,包子豆腐脑一顿造,然后直奔邮局。

    周日上午的邮局,人流量不算多,钱度排了会儿队走到窗口,拿出自己的一沓小说。

    “你好同志,我要邮寄。”

    “地址,收件人,寄件人。”

    钱度想了想,道:“地址泸上,收件人嗯...《收获》编辑部,寄件人寒江孤影。”

    工作人员是位年轻女性,听着钱度的声音,停下机械般的动作,下意识打量了眼他,目光又看向邮寄物上。

    “收获...你要投稿小说,你是作家?”

    “呃,还不算,就闲暇写了点东西,想着投稿试试。”

    “奥,那就是想当作家。”

    “寒江孤影...字儿写的挺好看的。”女工作人员看着用钢笔写的封面,顺着轻读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