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史记中穿梭
繁体版

第十六章

    商汤执政以后,对历法进行了修改,将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改成以丑月为岁首,并更改了器物和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色调,同时还规定在白天举行朝会活动。

    商汤驾崩后,由于太子太丁英年早逝无法继承皇位,于是便立太丁之弟外丙为君主,即外丙帝。

    外丙在位仅三年时间就去世了,随后又立外丙的弟弟中壬为皇帝,此乃中壬帝。中壬称帝四年后也离开人世,此时伊尹决定拥立太丁之子太甲登上皇位。

    太甲作为成汤的嫡长子长孙,成为新一代帝王,史称太甲帝。太甲元年,伊尹为劝谏教导太甲,特意撰写了《伊训》、《肆命》以及《徂后》等篇章。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开始变得昏庸无道、残暴不仁,完全背离了汤王制定的法规和道德标准,导致国家德业衰败。面对这种情况,伊尹决定采取果断措施,将太甲流放到汤王的安葬之地——桐宫,让他在此反省自己的过错。

    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伊尹代替太甲处理政务,执掌国家大事,并定期召集诸侯举行朝会。

    这段时间里,伊尹尽心尽力地治理国家,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使得国家逐渐恢复稳定。

    而被流放至桐宫的太甲,在这三年中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悔过自新,努力向善。最终,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过自新。伊尹看到太甲已经真心悔改,便亲自前往桐宫将他接回朝廷,并将政权交还给太甲。

    太甲重掌朝政后,痛改前非,致力于自身道德修养的提升。

    他以身作则,推行善政,得到了诸侯们的认可和拥戴。国内局势渐趋安定,百姓生活也因此得到了保障。伊尹对于太甲的转变非常满意,特意撰写了《太甲训》三篇,文章对太甲大加赞赏,并尊称他为太宗。

    太宗驾崩后,其子沃丁继位。沃丁继承王位,开始执掌国政……

    随着时间的推移,伟大的沃丁离开了人世,将国家的重任交给他的弟弟太庚。太庚接过王位后,成为了新的皇帝——太庚帝。

    然而岁月如梭,太庚帝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离去让众人悲痛不已,但国家不能没有统治者。

    于是,太庚帝的儿子小甲登上了皇位,开始执掌天下大权。

    不幸的是,好景不长,小甲帝在执政期间离世。由于种种原因,最终由小甲帝的弟弟雍已继承大统,成为新一代的雍已帝。

    此时此刻,殷朝的国力逐渐衰落,昔日的辉煌不再。许多诸侯对朝廷失去信心和敬意,纷纷选择不再前来朝拜天子,表示他们对局势的不满或担忧。

    这种现象使得殷朝陷入一种微妙而危险的境地,内部矛盾日益加剧,外部威胁也渐渐浮现。整个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

    雍已然离开人世,其弟太戊登上皇位,成为新一任帝君——太戊帝。太戊帝知人善任,任命伊陟担任相国之职。就在此时,一件离奇之事发生于国都亳:桑树与楮树竟然合生在朝堂之上!更令人惊愕不已的是,此二树竟能在一夜之间生长至环抱粗细。面对如此诡异景象,太戊帝心生恐惧,急忙向伊陟请教应对之法。

    伊陟冷静地分析道:“臣曾听闻,妖邪异物无法击败品德高尚之人。莫非陛下执政期间有所疏漏或失当之处?依臣所见,陛下应当加倍修身养性、提升德行。”太戊帝闻听此言,深以为然,表示愿意听从伊陟的规劝,并决心努力修行品德。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那棵奇异的合生之树便悄然枯萎消散无踪。伊陟将此事告知巫咸,巫咸因善于理政而颇有建树,于是详细记录下巫咸治国理政的卓越功勋,并盛赞太戊帝能够广纳忠言、修正自身道德行为。后来,太戊帝还在太庙之中对伊陟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