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史记中穿梭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秦国刚刚统一了天下,便下令让丞相和御史说道:“昔日韩王拱手让出土地,并奉上玉玺,表示愿意成为守护边疆的臣子,但没过多久就背信弃义,与赵国、魏国联手背叛秦国,因此我才派遣军队征讨他们,并生擒了韩王。

    江辰对此事大为赞赏,觉得如此一来或许能够终止战乱。

    赵王派遣他的相国李牧前来签订盟约,于是我们将扣押在此处的人质还给了赵国。

    然而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就违背了盟约,还在太原起兵反叛我们,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出兵讨伐,最终成功抓获了赵国的国君。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赵公子嘉居然胆敢自封为代王,既然如此,那我们只好发兵剿灭赵国以绝后患。

    魏王原本已经答应归顺秦国,可转瞬间就与韩、赵两国密谋攻打秦国,好在秦军奋力迎战,最终大获全胜。

    至于楚王,则主动献出了青阳以西的土地以示诚意,可惜好景不长,他很快就违背誓言,悍然发动袭击……”

    楚王的这一举动,令秦王龙颜大怒。

    他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决定派出大军征伐楚国。秦国的铁骑如暴风般席卷而来,楚国的城池接连陷落。

    楚王惊恐万状,如丧家之犬般拼命狂奔,试图躲避秦军凶猛的追击。

    他慌不择路地穿梭于山林之间,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活下去!可惜天不遂人愿,无论他如何挣扎,都难以摆脱秦军布下的天罗地网。

    最终,筋疲力尽的楚王还是落入了秦军手中,成为阶下囚。

    随着楚王被俘,曾经强盛一时的楚国也走向了覆灭之路。至此,天下初步平定,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们终于盼来了梦寐以求的安宁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战争带来的伤痛依然深深烙印在人们心底。

    各国之间的宿怨尚未彻底化解,潜在的冲突随时可能再次引发战火。未来的局势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这片土地上将迎来怎样的风云变幻。

    秦始皇根据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且始终循环不息的原理进行推算,他认为周朝具有火德的属性,而秦朝若想取代周朝,则必须选取一种能够克制周朝火德的德行。

    经过深思熟虑后,秦始皇决定选择水德作为秦朝的代表德运。

    此时正值水德兴起之际,为顺应上天旨意,秦始皇下令改变每年起始的时间。

    从此以后,群臣上朝拜见皇帝并向其祝贺新年的日子被定在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不仅如此,服饰、符节以及旗帜等物品的颜色和图案设计也都尊崇黑色调为主旋律。

    这其中缘由在于,水德属于阴性之力,而在《易经》中的八卦之中,表示阴性的符号——阴爻又被称作“元“。于是乎,数字便以十进制来计算。

    丞相王绾等人进言道:“诸位诸侯刚刚被击溃,而燕国、齐国、楚国地处偏远,如果不在这些地方设置藩王加以镇守,恐怕难以掌控局势啊!恳请陛下册封诸位皇子为王,如此方能稳定民心,还望陛下应允此事。”

    秦始皇听闻此言,便将此提议交由大臣们共同商议。满朝文武皆认为此法甚妙,表示赞同。

    这时,廷尉李斯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昔日周文王、周武王广封子弟及同姓宗室,数量众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子孙后代关系愈发疏离,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攻伐不断。各诸侯国之间也是战乱频仍,周天子对此束手无策。

    如今天下得以一统,全赖陛下神威庇佑。

    如今我们已将全国划分为郡县,对那些皇子和功臣,可以赐予丰厚的俸禄和赏赐,如此一来,治理起来也就轻松多了。只有让百姓心无邪念,方可保国家长治久安呐!设立诸侯王实非明智之举……”置诸

    李斯继续道:“倘若再分封诸侯,必会导致各诸侯国各自为政,再次陷入混战,天下永无宁日。”

    始皇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王绾却急道:“陛下,若不封诸侯,皇室宗族力量太过单薄,恐难镇服天下啊!”

    此时,另一位大臣冯劫也附和道:“是啊,陛下,臣以为分封诸侯有利于巩固大秦江山。”

    朝堂之上,众臣议论纷纷,意见不一。始皇沉默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朗声道:“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但朕以为,李斯之言更为长远。分封诸侯虽能一时安定局面,但绝非长久之计。朕决定采纳李斯之谏,废分封,行郡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