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逆袭
繁体版

第十二章 冷眼旁观心沉着,巧化风波还清白

    一大清早,经过昨夜的喧嚣,寂静的古老京城才慢慢苏醒。深秋的晨雾笼罩着曲江池畔,昨夜的狂欢似乎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香和未燃尽的烛烟味。

    曲江池酒楼的大门前,人群聚集,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妇女身上。这位妇女满脸泪痕,声嘶力竭地哭诉着,她的声音充满了悲痛和愤怒。她手中的手帕已经被泪水打湿,她不断地用它擦拭着眼睛,但泪水依旧源源不断地涌出。

    张小强站在人群中,面对着众人的指责和议论,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他知道,自己的一夜成名带来的不仅仅是名声,还有无数的麻烦和误解。昨晚在诗会上的风光无限,如今却成了他背负的沉重十字架。他看着刘寡妇那悲痛欲绝的样子,心中明白,自己的名声已经被这个妇女毁掉了。再怎么解释,也无济于事。

    然而,张小强并不愿意就这样背负着莫须有的罪名。他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澄清事实,否则他将永远无法摆脱这个阴影。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冷静。他知道,这个时候不能冲动行事,否则只会让这个局面更加混乱。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刘寡妇,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不能让这个无辜的妇女继续这样指责下去,也不能让围观的人群继续误解自己。他必须采取行动,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于是,他转身对小二说:“你去找一套我的衣服穿上,然后扮成我的样子,去和那个刘寡妇交涉。记住,不要和她争吵,尽量安抚她的情绪。”

    小二虽然有些茫然,但出于对张小强的尊重,他还是点头答应了这个看似荒谬的请求。他快速地跑到张小强的房间,找到了一套张小强昨晚的衣服,匆忙地套在身上,还刚合适,又找了条儒巾戴在头上。他站在铜镜前,试图模仿着张小强的神态和语气,想要尽可能地接近那个风度翩翩的书生形象。

    他深吸了一口气,鼓足勇气走到了刘寡妇的面前。尽管心中充满了紧张和不安,但他还是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从容不迫。

    “你这妇人好无理取闹,竟然在此污蔑我!”小二尽力模仿着张小强的语气说道。

    刘寡妇看到小二走出来,立刻认为他就是张小强。在她的想象中,张小强是一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书生,而眼前的这个男子,虽然穿着张小强的衣服,但无论是气质还是神态,都与她心中的张小强相去甚远。然而,在情绪的驱使下,她并没有多想,只是认定了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张小强。

    她撕心裂肺地哭喊着:“你这个没良心的张小强,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猪狗不如,把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我跟你没完!”她的声音凄厉而悲怆,仿佛要将所有的委屈和愤怒都倾诉出来。

    周围的群众被刘寡妇的哭喊声所感染,纷纷指责起假扮成张小强的小二。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仿佛要将所有的指责都倾泻在这个无辜的小二身上。

    “亏还长得人模狗样,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群中有人起哄道。

    “真是忘恩负义的家伙!”

    “呸。虚伪的伪君子!”

    ……

    面对众人的指责和谩骂,小二感到手足无措。他尽力保持着镇定,但内心的慌乱和不安却无法掩饰。他知道自己只是一个无辜的小二,却被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他不敢想象如果张小强真的在这里,面对这样的指责和谩骂,他会如何应对。

    然而,就在这时,刘寡妇的情绪却更加激动起来。她开始大声哭闹着,引来了更多的围观群众。他们纷纷聚集在酒楼门前,将这个小小的场景变成了一个热闹的看台。

    小二站在人群中,感到自己仿佛被孤立了起来。他环顾四周,看到的是一张张冷漠的面孔和一双双指责的眼睛。他感到自己的心在慢慢沉下去,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吞噬。

    就在这时,朝阳如一位害羞的少女,从东方缓缓露出她温和而可爱的脸庞。万道金光穿透薄雾,洒落在宽阔的曲江池上,仿佛为这片古老的湖泊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金色的阳光在水面上跳跃,微风吹过,波光粼粼,犹如无数颗闪耀的碎钻在跳动。朝阳的温暖渐渐驱散了清晨的寒意,也悄然洒落在每一个围观者的脸上,那些原本因愤怒和悲戚而紧绷的脸庞,在这温柔的光照下,逐渐软化,显露出些许的宁静与平和。

    曲江池旁的酒楼,也在这朝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古朴而典雅。金色的阳光洒在酒楼的飞檐翘角上,为其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光,使得这座古老的建筑在晨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酒楼的门窗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朝阳驱散了深秋的晨雾,拉开了阳光明媚的一天的序幕。

    此时此刻,张小强终于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他身着青衫,头戴儒巾,步伐从容而坚定。经过刚才的冷静观察,他已经断定这个刘寡妇并不认识自己,但她却在此无端诋毁自己的名誉,背后必有蹊跷。联想到昨夜的中秋诗会,他心中明白,或许是因为自己在那场诗会上锋芒太露,已成为了某些人的眼中钉,想要借此机会对他进行打压,甚至不惜败坏自己的名声。

    想清楚了来龙去脉,张小强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境。他走到刘寡妇面前,目光平静而坚定地看着她说道:“我才是张小强。”

    他的声音虽然不高,却异常清晰,如同初升的朝阳穿透薄雾,照亮了寂静的早晨。

    这声音,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激起千层浪花,打破了原本的宁静。湖面上的涟漪迅速扩散,波及到每一个听众的心灵深处。所有人都被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击中,心中涌起惊涛骇浪,久久不能平息。

    刘寡妇如同一尊雕塑般愣住了,她的表情仿佛被凝固在了这尴尬的一刻。她的哭闹声、恶语如冰封般戛然而止,只剩下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呜咽声。她的脸色憋得通红,宛如一个熟透的苹果,她的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仿佛想借此来发泄内心的羞愧和愤怒。她的双眼失神地望着张小强,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羞愧、有懊悔,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她此刻的心情如同波涛汹涌的海浪,瞬间被冻结在了这尴尬的瞬间,她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将自己从这尴尬的场面中彻底消失。

    周围的人群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弄得措手不及,他们的愤怒声讨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瞬间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阵窃窃私语和交头接耳的声音。

    “真是丧心病狂的人!竟然敢冒充张小强!”一个高大的汉子愤怒地喊道,但随即他皱起了眉头,看着刘寡妇那尴尬的表情,他意识到了什么,“等等,难道说……”

    “圣贤的耻辱!”一个穿着华丽长袍的文人摇头叹息。

    “羞与其为伍……啊?”一个年轻的书生挠了挠头,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张小强?他才是张小强?”一个中年妇女瞪大了眼睛,她之前还对小二恶语相向,此刻却感到一阵脸红。

    “刘寡妇认错人了?”一个瘦弱的老人瞪大了眼睛,他原本想指责小二的,此刻却感到一阵茫然和尴尬。

    这些围观群众的对话如同波浪般起伏不定,他们的表情也在惊讶、尴尬、羞愧等情绪之间不断变换。这一刻,整个场面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每个人的内心都在经历着巨大的波动和变化。

    张小强并没有理会刘寡妇的惊讶和疑惑,他继续说道:“你刚才见到的那个人并不是我,而是我的小二。他穿着我的衣服,试图代替我和你交涉。事实证明,你根本不认识我张小强。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昨夜诗会上,我的确出了一些风头,但并未得罪过任何人。我不知道为何你会在此无端指责我,但我敢肯定,这背后定有他人的指使。我希望你能说出真相,还我一个清白。”

    他的话语虽然平和,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的眼神清澈而深邃,仿佛能看穿人心。在场的众人被他的气场所震慑,纷纷收敛了之前的愤怒和指责,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被他们误解的青年。

    刘寡妇不敢看张小强,脸憋得通红,眼中充满了羞愧和尴尬。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也不知道该如何挽回自己的名誉。

    张小强凝视着刘寡妇,他的内心深处并未泛起丝毫怨恨与愤怒的涟漪。他深知,这位妇人之所以卷入这场风波,完全是受到了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威胁与利诱。他没有对她心生责怪,只是感到淡淡的遗憾与失望。他真心希望,这位妇人能够悔过自新,开始一段崭新的生活,摆脱过去的阴影。

    他转身面向围观的人群,声音坚定而诚恳:“各位乡亲父老,今日之事纯属误会。我,张小强,与这位女子素不相识。她对我的指控,包括青梅竹马、资助读书,乃至抛妻弃子等说辞,完全是子虚乌有。我恳请大家能够明辨是非,不要盲目跟风。感谢大家的信任与理解!”

    随着张小强的话语落下,围观的人群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心中对张小强的信任与敬意愈发坚定,认为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年轻人,绝不可能做出那些荒谬之事。他们对刘寡妇的行为表示强烈的不满与谴责,认为她为了个人利益而诬告他人,实在是丧心病狂。

    刘寡妇站在人群中,感受着四周投射来的指责与不屑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慌与绝望。她深知,自己已彻底失去了众人的信任与支持,名誉也已荡然无存。她默默地低下了头,不敢面对张小强和围观的人群,只想尽快逃离这个让她无地自容的地方。她迈着沉重的步伐,匆匆离开了现场,背影显得那么孤独与凄凉。

    张小强注视着刘寡妇的背影,心中并没有涌起丝毫的得意与嘲笑。他明白,这位妇女已经承受了应有的惩罚和教训。她的名誉已毁,心灵也遭受了重创。对于她来说,这或许是一个痛苦的教训,也是一个重新开始的契机。

    随着人群的逐渐散去,王二站在一旁,神情落寞。他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计划,能够顺利完成少爷交代的任务,没想到却被张小强以惊人的智慧和冷静的应对轻松化解。他静静地盯着张小强,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怨恨。他知道,这样的结果意味着他回去后难免会受到少爷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