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逆袭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重臣聚议赈灾策,睿智解疑定良图

    一转眼间,话分两头。话说黄员外(即皇帝李民)和萧公公急忙返回皇宫,他们两人疾步如风,火急火燎地穿过长廊,脚下的石板在寂静的皇宫中回荡着清脆的回音,每一步都承载着他们内心的沉重与焦虑。金秋午后的阳光斜洒进宫殿,斑驳的光影在庄严的龙椅上跳跃,皇帝李民端坐其上,神情肃穆,目光紧紧锁定在手中的那份赈灾方案上。

    随着宰相林国栋、左仆射窦永、右仆射韦浩然、户部尚书崔谨、太医院太医令陈瑾以及兵部尚书王涛的陆续到来,原本肃静的乾清宫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大臣们各怀心思,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氛围。

    皇帝李民端坐在龙椅上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众位大臣。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河南洪灾之事,已是刻不容缓。朕召诸位爱卿前来,就是想听听各位对赈灾有何良策。”

    然而,出乎李民的意料,大殿之上竟然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民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望之情。

    他皱了皱眉,目光转向宰相林国栋:“宰相,你是朝中重臣,对此事有何看法?”

    林国栋站起身来,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陛下,河南洪灾确实严重,臣等也一直在研讨赈灾之策。但灾情复杂,涉及面广,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商讨出一个周全的方案。”

    李民听了,心中虽然不满,但也知道这种情况下不能强求。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朕明白各位的难处。但灾民们等不起,我们必须要尽快拿出一个有效的赈灾方案。”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朕已经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包括赈济灾民、修缮堤坝、安置流民等方面。但朕也知道,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还需要各位爱卿共同商议,补充完善。”

    说着,李民将手中的方案递给林国栋:“宰相,你先看看这个方案,然后召集各位大臣一起商讨,看看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林国栋接过方案,心中一阵惊讶。他没想到皇帝竟然已经亲自拟定了赈灾方案,而且还如此周全。他连忙低头细看,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决断和魄力。

    窦永与崔谨眼中则闪过一丝疑惑。他们心中暗自嘀咕:才半天的功夫,陛下就拿出了赈灾方案,到底是谁献出的,还是陛下自己做的。

    而其他大臣们见状,也纷纷围拢过来,一起查看方案。

    韦浩然与王涛对视一眼,皆是眉头紧蹙,对李民提出的赈灾方案中的某些条款表示出强烈的不满和质疑。韦浩然作为右仆射,素来以直言敢谏著称,他毫不避讳地站出来,直言道:“陛下,臣对方案中提及要求民间、商贾捐款的条款深感疑虑。商贾之人,多以逐利为本,岂会轻易捐出钱财来支持国家赈灾?”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丝的不屑与不满,他家里暗中便在行商贾之事,现在朝廷要他们来捐赠,他虽是朝廷大员,但心里万分不愿意。

    李民听罢,微微点头,似是表示理解韦浩然的担忧。他沉声道:“韦爱卿的担忧,朕能够理解。但朕以为,如今国难当头,正是需要各方齐心协力之时。商贾虽然逐利,但亦是国家之民,应当为国分忧。朕会颁布法令,明确鼓励商贾捐款,并设立相应的嘉奖机制,以激励他们积极参与赈灾。”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坚定与自信,似乎对商贾的捐款抱有十足的信心。

    韦浩然听了李民的解释,心中虽然有所动摇,但仍是心存疑虑。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再次开口道:“陛下,臣还是担心商贾之人难以真心实意地支持赈灾。况且他们或许也在担忧他们所捐赠的钱财是否落到实处。”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担忧。

    李民闻言,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韦爱卿,你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朕相信,在国家危难之际,大部分商贾还是能够明辨是非、识大体的。朕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捐款的使用情况,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朕也会通过法令来约束商贾的行为,让他们明白捐款并非只是名利之争,而是对国家和百姓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王涛在一旁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也是五味杂陈。他既佩服李民的远见和决断,又担心韦浩然的担忧会成为现实。他深吸一口气,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韦大人的担忧虽有道理,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我们可以先试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如何,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股稳健与务实,试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崔谨听闻李民提及卖爵一事,眉头立刻紧锁起来,他的脸色变得凝重,似乎预感到了此举可能带来的风波。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担忧,缓缓开口道:“陛下,卖爵之举,实乃前所未有,恐将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此举不仅违背了祖制,更会让天下士子寒心,觉得朝廷在危难之际竟然不惜出卖官爵来筹集资金。”

    李民听着崔谨的担忧,淡淡一笑,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种从容与自信。他轻轻摆了摆手,声音平和而坚定:“崔爱卿的担忧,朕自然明白。但朕以为,在特殊时期,需要采取特殊手段。卖爵虽非传统,但可迅速筹集大量资金,用于赈济灾民、修缮堤坝等急需之处。至于非议,朕自有应对之策。朕会向天下士子解释清楚,此举乃是无奈之举,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百姓于水火之中。”

    崔谨听着李民的解释,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他深知皇帝的决定难以更改,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说服皇帝放弃这个可能引发风波的决定。于是,他再次开口道:“陛下,臣以为此举不妥。卖爵不仅会让朝廷失去民心,更会让那些贪图官爵之人趁机而入,败坏朝纲。”

    李民微微皱眉,他明白崔谨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他也深知,在国家危难之际,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风险、做出决断。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果决:“崔爱卿,朕明白你的担忧。但朕以为,在国家危难之际,朕身为皇帝,必须承担起这份责任。朕相信,只要朕的决策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那么朕就不惧任何非议。至于那些贪图官爵之人,朕自有办法甄别和惩处。对于其中的监督和规范,朕也自有应对之策”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陈瑾,身为太医令,以医术精湛、心思缜密著称。他拿起方案,目光落在卫生管理部分,眉头不禁紧锁。他沉思片刻,终于开口:“陛下,臣在医道浸淫多年,却从未听说过疾病传染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防护。此法前所未闻,臣心中难免疑虑,此举究竟能否真正有效?”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未知领域的谨慎和疑虑,眼神里闪烁着对医术的执着与敬畏。

    李民闻言,微微一笑,他的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他深知陈瑾的疑虑合情合理,但作为一名明君,他必须为国家和百姓的福祉考虑。他耐心地解释道:“陈爱卿,你的疑虑朕能理解。但朕曾研读医书,深知疾病传染之厉害。此次赈灾,朕特意加入卫生管理条款,旨在减少疾病传播,保护百姓生命。虽然此法前无古人,但朕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必能见效。”

    李民的解释详尽而有力,让陈瑾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深知皇帝的决定背后有着深思熟虑和对国家百姓的深切关怀。他思索片刻,终于下定决心:“陛下英明,臣佩服。臣会立即安排太医院派出太医驰援灾区,确保卫生管理条款得到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