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
繁体版

第二十章 初探刘府2

    “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此处不便细说,姑娘还请移步府内说话。”

    卿柠随李管家进门,绕过回廊,到了一间侧屋,屋内陈设十分简单,地上铺着蒲席,对面倚墙放置一木架,上面整齐堆码了些书简,临窗是张矮脚木桌和方凳,桌上摆放笔墨砚台、几片木牍和一卷半摊开的竹简,还有个不大的木珠算盘,一旁放着矮几和几块羊毛软垫,除此之外就别无他物。

    “姑娘请坐。”

    “李管家,您怎会认识我?”

    “我与姑娘素昧平生,并不相识。”

    “那是你家主......”

    “是,家主嘱我在府上等候姑娘,姑娘稍等,我去去就来。”

    卿柠点点头,若有所思。

    没多久,一个婢女端着托盘进来,将两盏茶摆上矮几,便躬身退出去。

    卿柠踱步桌前,看见桌上的竹简,上面用隶书写着“刘府账簿”几个字,刚要细看,身后响起李管家的声音,

    “让姑娘久等。”

    卿柠转过身,装作随意的问道,“李管家跟随你家主有多久了?”

    “六载有余。”

    “哦。”卿柠沉吟道,随手拨弄了几下算盘珠。

    李管家眼睛的余光瞥向卿柠拨算盘的手,“姑娘似乎熟知此物。”

    “什么?算盘吗?”

    “姑娘怎知其名?”李管家诧异道。

    这回轮到卿柠不解了,算盘不是很寻常的东西吗?怎么李管家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该死,自己完全不记得它发明的具体朝代了,难道此时还没造出来?那这又是什么?刘贵带来的?可看这粗糙的做工,根本不像现代技术啊。

    “我随口说的。”

    李管家不再追问。

    “姑娘请用茶。”

    二人坐下,卿柠端起茶碗尝了一口,满口生香,忍不住赞道:“好茶。”

    李管家又暗暗看了卿柠一眼,方笑道,“此茶为蜀地贡品,是家主特意嘱咐为姑娘备的。”

    “那要多谢你家家主的盛情款待了。”卿柠将盘着的脚偷偷缩回来,学李管家的样子跪坐。

    “姑娘客气。”

    卿柠放下茶碗,“李管家,能否给我讲讲你的家主。”

    “恕小人愚拙,实难讲出,还请姑娘原宥。”

    语毕,李管家将手里一样东西递过来,“这是家主让小人交与姑娘的。”

    卿柠接过一看,是块长形金牌,比巴鲁那块乌色木牌略大些,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正面云纹环绕,篆刻一“龍”字,翻过来,背面浮雕狼头,和兵营外旗帜上的图案一致。

    “这是什么?”

    “此为龙城金符,姑娘还请收好,待家主半月后归来,你可执此符来府,一路便不会有人为难。等见了家主,姑娘有何疑问皆可当面向家主问询。”

    “半月?”

    “是。”

    “也就是说,再过十五日你家主就能回府?”

    “确是如此。”

    卿柠点点头,“好吧,你是个称职的好管家。”

    她看出来了,刘贵肯定特意交待过,这个李管家才如此惜字如金。

    李管家笑而不答,只略顿片刻,方道:“大漠苦寒,缺衣少食,姑娘如有所需尽可吩咐,小人定当全力而为。”

    “这也是你家主交待的?”

    李管家不语。

    卿柠将金符揣进怀里,站了起来,“替我谢谢你家主,我什么都不需要,过半月我再来。”

    李管家颔首应承。

    “对了,”卿柠突然想起什么来,“李管家,请问汉国当今的皇帝是谁?”

    “这......”李管家一脸惶恐,“天子名讳岂是我等所能提及。”

    卿柠很快反应过来,改口问道,“先皇是哪一位?”

    李管家略微有些诧异,不过还是回答,“孝景皇帝。”

    “孝景皇帝,孝景皇帝......汉国......”卿柠喃喃自语,又问道,

    “那前一位是孝文帝?”

    “是。”

    卿柠恍然,汉朝文帝、景帝,这两位皇帝执政时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而在他们之后继位的,只能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当今皇帝是不是叫刘彻?”

    李管家面色一惊,看了这个敢直呼皇帝名讳的年轻女子一眼,只微微点头默认。

    “那今年是哪一年?”

    “姑娘问的是......?”

    “我的意思是今年的年份。”

    “哦,辛酉年,年号元狩。”

    卿柠皱了皱眉,想起公元纪年法是后世采用的,此时的人还在用天干地支和年号来纪年,自己完全不会换算,但可以肯定的是自己身处在西汉,西汉与匈奴交战最厉害的就是汉武帝时期,好在这里是大漠腹地,离汉国天高地远,即便真打仗,应该不会殃及于此。

    “姑娘,我送你出去。”

    李管家的声音打断卿柠的思绪,她点点头,不再深问。

    出门时李管家并未让她从原路返回。

    “不从大门走吗?”卿柠觉得奇怪。

    “左大都尉即将领兵回城,我带姑娘走侧门稳妥些。”

    “可我的马还在营外拴着。”

    “姑娘请放心,我已安排妥当。”

    说完带她穿过几道天井,才发现这栋外表不起眼的房子竟然别有洞天,三进三出的格局曲径通幽,回廊的天井也有一方水池,不过只半人高,一米见方,透过冰面能清晰看到池底。

    整座刘府人声寂寂,除几个婢女和男仆悄无声息的进出,卿柠并未见到方才那个胡服贵妇。倒是从一间靠里的窗户传来弹琴的声音,那琴声幽怨低婉,但听不出是什么乐器,既不像琵琶,又不似古琴,伴着琴声,响起一个女子哀婉缠绵的歌声:

    思君毋见君,

    奴心照月明,

    念君毋见君,

    奴心夜难寐。

    待君归来时,

    奴心安如故。

    盼君归来时,

    生死不相离。

    卿柠不觉放慢脚步。

    “姑娘这边请。”

    李管家在一旁引领着,卿柠才回过神,跟着一直走到后院,看见一座简易凉亭,穿过用碎石铺就的小径,进了左侧一间低矮小屋,屋内堆满木柴和杂物,卿柠正觉奇怪,李管家上前打开一扇小门,二人鱼贯穿出,就到了那些汉式房屋的背巷。

    卿柠跟随李管家沿屋后窄巷穿梭而行,又经过一些毡帐,出来时已能看到城中集市。

    “李管家,我刚才向一位好心汉商借用了铜镜,现在要归还给他。”

    “哦,”李管家颔首,略一沉吟,道,“姑娘如若信得过,此事可交与小人。”

    “好,那就劳烦李管家了。”卿柠也不推辞,将铜镜递给李管家,又将汉商的外貌特征和摊位仔细描述一番。

    “姑娘放心,小人定当办妥当。”

    “多谢李管家。”

    “小事不足挂齿。”李管家摆摆手,接着又道,“姑娘此次定非独自一人前来。”

    “嗯,和巴鲁什长还有部族人一起来的。”

    这时有人牵来一匹马,是米粒,卿柠忙上前接过缰绳。

    “那恕小人不远送。”

    卿柠点点头,跨上马朝集市骑去。

    远远看到乌涂亚和麻察二人正在水池边东张西望。

    “乌涂亚!麻察!”

    “达达,你回来了!”

    “他们人呢?”

    “巴鲁什长叫我们去城外等。”

    此时城内依然人群熙攘,但是和早晨相比,似乎稀疏了许多,一些人陆续开始往城外走,马背上原本捆扎的野物兽皮和水囊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类农具、陶制日用品和布匹衣物等物品。

    出城要顺利得多,守卫不再检查符牌,基本是畅行无阻,在城门外等待没多久,果然看见巴鲁几人也跟着出来。

    回到部落,巴鲁拿出一把做工精巧的匕首递给卿柠。

    “给我的?”

    “在大漠,带上这个,能防野兽。”

    卿柠接过来,抽出匕首看了看,又默默插回刀鞘。

    “谢谢。”

    巴鲁不再多说,转身离开。

    卿柠和乌涂亚也往毡帐走去,“乌涂亚,你怎么不问我去了哪里?”

    乌涂亚摇摇头,“巴鲁什长说达达去办事,叫我们等你回来,还叫我们不问你。”

    望着巴鲁远去的背影,卿柠暗自叹了口气,也许自己还是过于防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