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宋时行
繁体版

第五十四章 公子救命

    萧六郎亲赴洛阳,不日回转,身旁多了一个妙龄俏丫头,惊呆了家里的人。

    在于父亲母亲相谈后,这个被大家纷纷猜测来历的丫头,成了萧六郎的近身伺候丫头。

    这个位置家里的丫头要经过最少三年打磨调教还不一定有机会得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野丫头竟然如此被公子看重,一时间成为家里的焦点。

    说什么是萧老夫人在世时买的,赠与秦家的傻子,如今傻子归家了,她便自然要回萧家来,这么简单?谁信才是傻子呢。

    萧鸾儿被说的又是害羞又是不安,她并非是个伶牙俐齿的,又从小长在道观,跟家里这些丫头们打交道,心里总是有些发怵的,不过还好,看在萧六郎的面子上,人人对她和善。

    可是她还是不会应对大家的打趣玩笑,如果少爷在的话,会怎么说呢?

    闪过少爷二字,萧鸾儿的心忽的沉下去,就好像挂着一块铁秤砣,坠啊坠啊的。

    少爷…还好吗?

    自己扔下他就这样走了,他会不会难过?或者,已经忘了世上有萧鸾儿这个人了吧。

    此时回想起来,当初她怎么就迷了心窍一般,想都没想的,就……

    头顶上突然有人喊道:“喂,你可来了。”

    萧鸾儿凝神看去,见二楼的窗户边,萧六郎皱眉斜倚看过来,脸上带着不耐烦,态度嚣张又霸道的说道:“怎么这么慢!”

    萧鸾儿只觉得欢喜从心底散开。那块秤砣瞬时不见了。

    “是。”她应声,忙迈进酒楼里,在店小二的引路下穿过喧嚣的大堂,来到二楼的雅间。

    刚上楼梯,迎面有几人走过来,有两人手里还各自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女童。

    萧鸾儿侧身避让,忽地其中一个女童呀了声喊道:“姐姐?你是那位姐姐!”

    伴着她的喊声,大家都停下脚有些不解,萧鸾儿也下意识的抬头看去,见那女童冲自己扬起惊喜的笑脸。

    “呀,呀。”女童看清她的样子更为高兴,举起粉嘟嘟小手道:“你是那个会呼风唤雨的小哥哥的丫头!”

    萧鸾儿看着她,恍然想起,雨路中,破庙里,依着老者馋红豆糕的小女童。

    只是此时,女童身边没有老者,她的身边也没了少爷。

    一时间萧鸾儿有些怅然,忍不住露出笑脸说道:“是你呀,小妹妹,你也来汴京了啊。”

    女童高兴的点头,忙忙的摇着拉自己手的少年,童声童气的说道:“十哥,这个姐姐是我和爷爷,在路上遇到的呢,可厉害了,会下雨,还会做好吃的。”

    在场的人知道这女童是一路从南到北而来的,这种路遇又再见的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于是看了萧鸾儿一眼,不甚在意。

    拉着女童的少年对萧鸾儿这一身婢女打扮更是不屑一顾略一点头,算是打招呼。

    萧鸾儿忙还礼。

    “姐姐,你叫什么啊,你住在哪里啊,我叫柔娘,我住在….”女童很是激动的说道。

    话没说完,被少年轻轻的拉了下,女童的话被截断了。

    而那边丫头也催促道:“鸾儿,快点,公子等着呢。”

    两厢都合意,萧鸾儿与这些人再次施礼,在女童依依不舍中各自迈步了。

    就好似在路上,遇到了相识一笑,最终还是要各奔东西。

    “我们柔娘也有旧相识了。”

    同行的女子们打趣小女童。

    女童有些得意,来到东京汴梁离开从小生活的环境,对于她这个孩子来说,真的是有些寂寞孤独,尤其是爷爷还病了…

    爷爷!

    想到爷爷,女童有些急切的说道:快回家,快回家,我要告诉爷爷去。”

    听她提到爷爷,几个小女子及那少年面上都浮现几分忧伤,少年抚了抚女童的头,下楼上车。

    马车穿行过街道,拐进一个僻静的巷子,停在一间看似普通的民宅前。

    房屋普通,迎接出来的人不少,气势也不小。

    女童挣脱嬷嬷的手,向一个院子跑去喊道:“我去找爷爷。”

    嬷嬷忙追着。

    女童人小身轻甩开嬷嬷进了一个院子,迎面与一人撞上,那人眼明手快抓住她,才免得跌倒。

    饶是如此,也让女童捂着鼻头眼中泛泪。

    “恕罪恕罪,老朽没看到小娘子。”颤巍巍的白发老翁忙哄劝道。

    跟在老翁身旁的男子神情肃穆,沉声喝道:“柔娘,不德无礼。”

    韩家家教严格,不论男女皆是五岁启蒙,如今才满五岁的柔娘刚知晓些进退礼仪,见父亲不悦,柔娘忙有模有样诺诺的冲老翁施道:“是柔娘失礼了。”

    老翁含笑抚须点头。

    韩琦面色稍缓。

    “父亲,我想去看看爷爷。”柔娘察言观色忙说道。

    “莫要去,爷爷才吃了药,不要去吵醒他。”韩琦说道,看着跟过来忐忑的嬷嬷摆摆手,“带柔娘下去。”

    嬷嬷们忙上前拉住女童,连哄带劝的抱走了。

    韩琦轻轻的吐口气。

    老翁看着他,思付一刻,伸手。

    身后跟着的小厮立刻拿过医箱,老翁从中拿出一个瓷瓶,递给韩琦说道:“这个你用得着。”

    韩琦面色浮现惊喜,下意识的握住老翁的手,颤声问道:“杨老神医,此药是为我父亲….”

    老翁摇头,将瓷瓶拍在韩琦手中,压低声音说道:“是让你用的,韩大人忧心过重,要保重啊,此药可以调理精气,缓解大人不食不睡的耗费。”

    说罢又拍了拍韩琦的胳膊说道:“大人,要稳住。”

    面对病人家属。一个太医说的不是要保重节哀,而是要稳住,听起来有些怪异,但韩琦却一个机灵醒过神来。

    父亲的病最初的起因是突然摔了一跤,老年人摔跤最怕伤筋断骨,但幸运的是老父只是擦破了一点皮,几个大夫瞧了都说养一养就好了。

    却没想到,这一养不仅没好,反而更重了。

    先是起不了身子,紧接着腿脚失去知觉。很快大小便又不能自主,到如今已是半昏半迷。

    从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到瘫在床上无知无觉命不久矣,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功夫,这太快了!太突然了!

    医生走马似的换,却连个统一病因都说不上来。到最后。韩琦也不敢轻易请大夫了。

    因为,父亲病重的消息传开,朝里有关他丁忧的事已经议论开了,据说已经有人上书皇帝准备推荐接替他的人了。

    才回到东京汴梁城,还没开始大展宏图,就要再次离开,如果这次在离开三年,三年?人生有几个三年!

    怎么甘心。怎么甘心呀

    父亲的病,自己的前途,韩家的前途,日夜折磨让韩琦这个儒雅大气的文士几乎脱像。

    这种样子给外人看到,必然传言愈烈。

    韩琦握紧手里的瓷瓶,这些药是可以让他保持精神,体态稳重的吧。

    一个太医,会想到这个?

    韩琦看过去,老翁的背影正迈步出门,颤颤巍巍。

    是受谁人所托来给他的叮嘱?稳住,稳住,韩琦握紧了瓷瓶凝神思付久久未动。

    ……

    小小粉团般的身影趁着侍女端了药碗出去溜进了室内。

    室内药味,闷臭味混杂,柔娘并不在意,而是急切的看向幕帐后,卧榻上一个老者。

    “爷爷,爷爷。”柔娘喊道,蹑手蹑脚的过去。

    卧榻上盖着两层锦被的老者闭目无声,微张的嘴呼呼的喘气,告诉别人他还活着。

    柔娘尚分不清病和死,她只知道是爷爷累了所以要多休息,此时便跪坐在床边,将手里的玩偶举起来说道:“爷爷,爷爷,你看哥哥给我买了什么。”

    女童的声音清脆,老者悠悠的醒来,转头双目浑浊的看过来,这是他难得清醒的时候到了。

    真高兴,能看到自己的小孙女。

    “啊,柔娘……”他发出沙哑含糊的声音。

    女童见爷爷醒了更高兴,唧唧喳喳的给爷爷讲街市上的见闻,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摇着爷爷的胳膊,眼睛亮亮的说道:“爷爷,你快些好起来,我们十五的时候去看灯,我要爷爷背着我去看,爷爷能托我高高的。”

    老者浑浊的眼里流下一道眼泪。

    好不了了,柔娘,爷爷,不能陪你去看灯了,爷爷,不能再陪你了……

    “啊,对了,爷爷,我今天见到那个姐姐了。”柔娘说道,将手里的玩偶放下,“那个给我红豆糕吃的姐姐。”

    老者的思维愣了下。

    红豆糕…

    “爷爷,你还记得吧,那个,咱们赶路,下雨,那个小哥哥说下雨,就下雨了,说不下就不下了,那个小哥哥,那个小哥哥的丫头,给我红豆糕,特别好吃。”

    童言混乱,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毫无章法断句。

    这些混乱的话听在思维混乱的老者耳内,却清晰明亮起来。

    那个小哥哥…那个小公子!

    老丈,你的病要尽快治……

    木然的声音在耳边炸响,老者猛地抬起身子,但最终无力,只是举起手,嗓子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嘶声喊道:“那个小公子!”

    女童被吓了一跳,呆呆的看着挣扎的爷爷不知所措,门外的人听到动静跑进来,韩琦也进来了,看到父亲面色惨白,双目爆瞪的样子,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不行了么…这么快就要……

    他的脑子顿时一片空白。

    “父亲。”他扑过去抓住父亲的手。

    老者的手也猛地抓住他,前所未有的用力。

    “三郎,那个小公子…”他看着儿子,用尽力气喊道,“找来…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