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宋时行
繁体版

第五十七章 想的过多

    甄观主走过来时,在廊下坐着绣帕子的鸾儿忙冲他摆手。

    甄观主忙放轻脚步在廊下坐,低声问道:“公子睡了?”

    鸾儿点点头,手里的针线不停的说道:“公子身子不好,精神不济,白日要睡半个时辰。”

    甄观主哦了声欣慰的道:“不过到底是好了,慢慢的养着总归是越来越好,不枉当初萧夫人一片虔诚之心。”

    鸾儿回头看屋内点点头叹口气道:“要是夫人还在,得多高兴啊。”

    多么聪慧的孩子啊,而且,多厉害的孩子啊。

    “那两个小女童,已经送至金刚岭道观,我曾与那观主相熟,请姑娘说与公子放心。”甄观主说道

    这个放心,是哪个放心呢?

    鸾儿低着头做针线嗯了声。

    甄观主夸了她两句针线好就告辞了,鸾儿拿着针线怔怔一刻,内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公子。”鸾儿忙放下针线进去了。

    秦乐已经在卧榻上坐起来。

    鸾儿服侍他安坐下来,喝了杯水,又帮他梳头。

    “公子,观主说,那两个人已经送走了。”鸾儿说道。

    秦乐嗯了声,低着头看书。

    屋子里安静无声,秦乐突兀的问道:“你是不是觉得那两个小女童很可怜?”

    “没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以为自己安排的周到,可是万一呢?万一公子要是有什么事…”鸾儿忙颤声说道。

    说到这里不敢说下去,想都不敢想,这几日夜夜噩梦。都是为此。

    “要是真如此,咱们这些人都活不了了。”秦乐说道,微微一笑。

    大宋是个宗族社会,家主族长在族内绝对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他的一句话,比严刑峻法都管用,正房长子被羞辱,如此伤脸面的事,秦家一定会将知情人全部灭口,不留一丝余地。

    “所以那两个小女童一定在外小心看着,万一真叫不来你们,她们也会冲进来的。”秦乐说道。

    鸾儿哦了声。

    “说起来,他们这样做确实很不错,这两个孩子,倒是聪明。”秦乐手扶着书说道,

    鸾儿有些不解的看着秦乐问道:“那,公子是喜欢这两个小童?”

    秦乐抬头看着鸾儿说道:“我只是傻子,又不是疯子。”

    鸾儿没忍住笑出声道:“公子,你又逗我。”

    秦乐将书页翻过一张说道:“我没逗你,我说过,我很小气的,怎么可能将欺我踩我利用我的人留在身边。”

    是啊,那两个欺他踩他的贼人已经被雷劈了。

    这两个小女童只是被送到别的道观而已,真的是运气不错了。

    鸾儿低头应声是,语气轻松欢快的道:“公子,新买了鱼,你想怎么做来吃?”

    “什么鱼?”秦乐问道。

    “大青鱼。”鸾儿说道。

    “厨下还有什么?”秦乐又问。

    鸾儿板着手指说道:“有几把葱,蛋。还有昨日山上采摘的松菇和木耳,还有两个青瓜…”

    “好了,做鱼羹吧。”秦乐打断喋喋不休的鸾儿

    鸾儿高兴的点点头,跪坐好,准备认真听记。

    ……

    夜幕降下来时,东京汴梁城里,韩琦韩相公终于等到管家回来细说详情。

    “亏的是十郎记得有人喊了那鸾儿一声的名字,这个名字说出来,又万幸一个跑堂小二也听到了,因为是自己从外带了吃食,所以小二心生愤愤记得比较清楚。”管家感叹道。

    这算不算吉人自有天相?

    韩琦捻须想道,如此之巧,巧中又巧急切的问道:“那可打听出是哪家的公子?”

    管家说道:“当时包厢里只有两个公子,更幸这两个公子也是京中名人,一个是云麾将军萧家六公子萧涣,一个是文相公家的那瘸公子,至于那位鸾儿丫头是谁家的,店小二便不知道了。”

    萧家,文家。

    韩琦默然一刻说道:“如此,拿我的帖子一问便知。”

    管家正是此意,这两家非是平民百姓人家,不好贸然上门询问人家的丫头,所以拿着老爷的名帖就方便多了,他应声是转身便走。

    ……

    因为又是饮酒,又是骑马,文及沐浴更衣之后便躺下歇息了,外间丫头们低声的说语惊动了他。

    “你们方才说谁来找谁?”他隔着帘帐问道。

    丫头们疾步过来,在帘帐外跪坐下说道:“回公子,是韩琦韩相公家派人来问咱们家可有一个名叫鸾儿的丫头,甚是奇怪,不知为何。”

    文及猛地坐起来问道:“谁?韩琦?韩稚圭?鸾儿?”

    丫头们很少见公子如此语气,有些惊讶,迟疑一刻卷起帘帐。

    “是,韩相公的名帖,问鸾儿可是咱们家丫头。”丫头认真说道。

    文及沉默一刻,伸手拿过床边的拐杖说道:“去萧家。”

    现在?

    丫头惊讶的看了看外边

    ……

    萧六郎精神奕奕,被父亲叫过来时正在演武场锻打身体,就这样汗流浃背的走进来。

    “天凉了,仔细吹了风。”萧母心疼的说道,催着丫头拿擦洗的过来。

    萧父不耐烦的摆手说道:“唉,你们赶紧都下去。”

    萧母不敢有违,带着丫头嬷嬷退了出去。

    “父亲,什么事?”萧六郎开口问道。

    “你带回来的丫头不一般啊。”萧父说道。

    萧六郎皱眉道:“言谈举止倒也有些不一般,但仔细看来,貌似也没什么不一般,父亲有什么就说吧。”

    “方才韩琦韩相公派人来了。”萧父说道。

    萧六郎眼睛一亮,如此一个高官儒士竟然来拜访他们萧家?莫非是为了立太子的事?

    皇帝年岁渐长,且体弱多病,太子之选,迫在眉睫,二个皇子,朝中派系纷纷,别人对这种站队择选非利既害的事都头疼不已避之不及,但萧家却认为这是大好的良机。

    但只可惜,武将低贱,萧家官职又是武将中的偏下,如果不是祖父先见之明,当年进京一举成名,只怕泱泱京中早已经没人知道他们萧家是谁,所以如此时刻竟然没有人拉拢他们,空有一腔跃跃欲试的热情无处可报。

    没想到,不来则不来,一来就来个如此大的朝中贵人。

    “韩相公莫非已经有了择选?跟谁?”萧六郎忍不住激动,眼睛发亮。

    那样子或有挽起袖子,不管跟谁他即刻就要跟上去大干一场的架势。

    自古以来富贵险中求,瞻前顾后怕狼畏虎也不见得能安全,大拼一场,不论成败,都是痛快。

    萧父看着儿子的样子有些失笑,但又想自己方才听到管家递来的帖子时,估计也是这般神态,摇头说道:“六郎,你想太多了,韩家是来问个丫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