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之宋时行
繁体版

第六十五章 中秋斋醮

    看到有人真去接这道士们的东西,周围的人都忍不住起哄。

    “吴货郎,不怕吃了人家的东西,家里婆娘被糊弄走呀啊。”

    人群中有人喊道,意味深长,引起一片笑声。

    几个道士自然听懂这话的意思,不由都尴尬羞怒,独甄观主神情淡然。

    恶人已经不在,恶名岂能长久。

    “不怕不怕。”吴货郎笑道,依旧走上前来,已经迈步了,再退回去,岂不是认怂?

    “随喜,随喜。”甄观主神情不变淡然含笑,亲手拿起几块糕饼递与货郎。

    小小的圆圆的饼子,上印有花纹,厚厚实实的,从未见过。

    吴货郎不由好奇问道:“道长,此为何物啊?”

    甄观主看了眼,笑道:“月饼,是祭拜月神的贡品,此饼寓意团圆吉祥。”

    有了第一个敢接的人,渐渐的更多的人也来接过赠与。

    秦玲带着小厮过来时,青牛观前很是热闹。

    秦玲好奇的看着被递到手里的油纸包问道:“这是蜜饯?”

    “是啊,小娘子,是我们青牛观供奉用的蜜饯,中秋节过,撒福添吉。”小道童一面像模像样的施礼说道。

    这么个小道观里能有什么好东西,图个吉利罢了。

    秦玲随意的,将纸包扔进身旁小厮提着的竹篓里问道:“上清宫往那边走吗?”

    肯定不是进香参拜的人…“那边”小道童忙说道。

    秦玲撇撇嘴,懒得再理会这小道童,举步向山上而去。

    小道童却问道:“小娘子是要找人吗?鸾儿姐姐出门了。”

    秦玲站住脚,回头惊讶问道:“这么早就出门了?他不用看着那傻…公子吗?”

    小道童亲自敲开门,在这里守门的道士开门看到陌生人也很惊讶。

    “找鸾儿姐姐的。”引路来的小道童忙说道。

    “鸾儿姐姐一大早就进城了。”道士忙说道。

    “那随便吧,我是家里的人,来给他们送些吃食和钱,要不你们接一下吧。”秦玲说道。

    两个道士对视一眼,小心的往后院门里看了看,年龄大些的道士说道:“师父说,不要来打扰这个公子的。”

    秦玲有些不耐烦的摆手说道:“东西送来了就是了,你就告诉秦梅,秦玲来过就行了。”

    小道童有些怯怯结结巴巴的描述自己方才听到的话:“小娘子,公子问,问你,叫什么,是谁,让你送来的?为什么送来?”

    一个傻子还挺多事多话的,秦玲摇头说道:“问这个做什么?”

    那谁知道,小道童有些呆呆的说道:“这位姐姐,要不还是你进去回个话。”

    玲不耐烦的说道:“我忙着呢,我走了。”

    话没问清呢,怎么回那公子?

    小道童干脆跑过去拦住路说道:你,你还是说清了的好。”

    秦玲很是惊讶,看着眼前这个胆大包天的小道童有些无语道“喂,你可真…”

    “公子问呢,我要是不帮他问清楚,师父会骂我的。”小道童说道,虽然有些胆怯,但神情坚持。

    伺候一个傻子,的确是很麻烦。

    院子里很安静。

    “这不是打扰,是公子家来人了。总要说一声吧。”小道童说道。

    秦玲无奈的摇头,只得跟着那小道童进去了。

    小道童说着话便敲门。

    “进。”门内传来男子木木的声音。

    小道童高兴的迈进去。

    屋门半开着,可以看到其中坐着一个少年,手里拿着一卷书。

    书?

    秦玲愣了下,就见那少年抬头看过来。

    原来尽是如此的俊美。

    秦玲不由看呆了,

    秦乐抬头看过来这一眼,也让迈步的小道童不自主的停下脚步,刻意放慢了速度说道:“公子,你家里,来了人,给送东西。”

    这样,傻子就能听懂了吧?

    “是谁让你给我送东西的?”木木的男声响起,让秦玲回神。

    她下意识的施礼,就如同见到家里其他的公子一般,自己都没察觉自己语气里的恭敬说道:“是家里的四公子,还有三公子…”

    “为何?”秦乐问道。

    “无它,说过中秋节了,惦记公子,一些吃食干果,还有些碎银子,四公子说,天冷了,公子看着添置。”秦玲低头答道

    说完这句话,面前的人寂然无声。

    秦玲这也才从失态中醒过神,这个公子,不,傻么?怎么,一丝一毫的傻气都感觉不到。

    她再次抬起头,与秦乐视线相对。

    门里门外一明一暗。那一双白少与黑的眸子格外的亮眼。

    “如此,多谢,我记下了。”秦乐慢慢说道。垂下视线回到书上。

    记下什么?记下了又如何?

    秦玲怔怔,又有些好笑,记下恩情,来日相报么?

    而与此同时洛阳城中鸾儿敲响了张老太爷的家门,门房听到鸾儿报上名字,高兴的开了门。

    “此物谓之月饼?”张老太爷看着鸾儿问道

    鸾儿含笑说道:“是啊,老太爷,你尝尝,我们昨日做的,还是甄观主施过法事的,你吃了一定会吃饭多多,体康心乐,万事如意。”

    张老太爷哈哈笑了,一旁的老仆也跟着催促道:“快,老爷,您快吃了吧。”

    张老太爷笑着掰开一小块,放入口中,点头称赞道:“多谢你有心,特意给我送来。”

    “昨日中秋我们做了好些吃食贡品,甄观主让都散发给善人们。”鸾儿笑道,一面从篮子里再次拿出油纸包着的各色吃食,“都是用山上的野果做的蜜饯。”

    张老太爷含笑点头道谢。

    “如此告退了。”鸾儿也没再多说话,放下这些东西就含笑告辞。

    看着鸾儿走出去院门,老仆才回身。

    屋子里张老太爷已经慢慢的将一块月饼吃完了。

    “不错,不错。”他再次赞叹,旋即又摇头,“可惜,可惜。”

    老仆并没有问可惜什么,而是沉默一刻。

    张老太爷看着案几上堆着的吃食,发现什么咦了声,伸手拿起一个。

    “青牛观出品…”他说道,看着手上的纸包。

    老仆这才也看过来,那纸张角落竟然写着好看的一小行雕版印字。

    张老太爷笑着说道:“万平,你拿着我的名帖,把这些蜜饯分赠与城中几个相熟的人家,让他们,也沾沾这青牛观中秋斋醮的福气。”

    老仆面色惊讶,这些蜜饯小小不言,但拿着老太爷的名帖送,这其中的意味可不寻常了。

    这青牛观,要出名啊。

    老太爷是看在这个鸾儿的面子上,要抬举青牛观啊。

    “是。”他躬身应声是,伸手开始收起这些蜜饯。

    张老太爷的决定,鸾儿不知道,跟和蔼的门房老仆再次施礼,离开了张家的门宅,才拐过巷子,斜刺里就跑出一人问道:“姐姐?。”

    鸾儿吓了一跳,定睛看有些面熟,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姐姐,我是秦家的,你是哪个?”小厮问道。

    秦二老爷听从秦二夫人的话,没有在家里一个一个的找,那个能被张家当客相待的丫头,而是让小厮来张家门前等着,没两天果然等到了。

    “我是乐少爷跟前的秦梅啊。”鸾儿说道,这才认出这小厮,就是那日跟着秦二老爷来拜访张老太爷的。

    小厮恍然,哦了一声,想起来了。

    听了小厮的回话,屋子里的秦二老爷和秦二夫人也恍然,原来是他啊,果然不是家里的,而是外边的。

    “他是如何认得张老太爷的?”秦二老爷问道。

    “说是在翠云峰偶然遇上的,那位老丈不爱吃饭,秦梅恰好做的几样小食他喜欢吃,便认得了。”小厮说道。

    小食?

    秦二夫人愣了下,似乎什么时候也听过这个词。

    真是巧了,怎么到那傻子身边的人都会做吃的?

    “依你看,这丫头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秦二夫人问道。

    秦二老爷思索一刻说道:“老太爷可不是能轻易被哄骗的,想来不会是假的。”

    “那既然如此,难得老太爷喜欢她的手艺,就将她赠与张老太爷好了。”秦二夫人说道。

    这个主意好,秦二老爷眼睛一亮,点点头说道:“来人,去翠云峰接那鸾儿丫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