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记
繁体版

第十四章:李继隆和杨八妹

    十一月又称为冬月,意味着隆冬来临。因为真正地入冬了,天气逐渐变冷,气温骤降,早上寒霜凝冰,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吹过大地。此时,宫女们即使是在有无限银丝碳供应的坤宁殿,也开始穿上厚厚的棉衣在外殿擦拭地板。

    只听得“哗啦”一声,就知道皇后又砸东西了,众人只有把头低的更厉害,唯恐触了这个主子眉头。

    “娘娘,我的三姑娘,您息怒。”这一听就是皇后的乳母常山郡夫人康氏再劝了。

    李皇后不过二十二三岁,正是如花好年纪,鹅蛋脸,丹杏眼,樱桃小嘴。很符合当下人的审美,但是架不住此刻面含怒色,再好的颜色也减了三分。

    “官家对我有几分恩宠,嬷嬷您自然是清楚。现在竟然连哥哥也为了一个外人来难为我。”李皇后说着,眼泪簌簌留下来,“到底我跟他不是一个娘肚子里出来的。他怎么会真心为我考虑呢?”

    康氏看了一眼四周,确信周围都是信得过的宫人心腹,这才柔声劝道:“我的好圣人,您可千万不能这样说。老奴虽然不过问政事,但也知道咱家大郎君深得官家信任,是您在宫外最得力的依靠。您又怎么真能因为一个外人而和自己的亲兄长离了心呢?”

    她这话说的没错。开宝八年晋王妃符氏去世,赵匡胤长兄为父为弟弟赵光义选聘李处耘女李深秀为王妃。不巧纳币时,赵匡胤驾崩,赵炅作为弟弟和继承人必须守孝。直到太平兴国二年七月方才入宫,初封德妃。当时宫中孙贵妃有宠,是以虽然御史李至上疏,认为李妃乃太祖先帝册立之正嫡,不该居于妃妾之位,赵炅也充耳不闻。

    也就是在这几年间。李深秀生有一个儿子,却不幸夭折,受到后宫嫔妃们的欺负。

    但是后宫毕竟与前朝还是有关系的。李处耘虽然已经去世,李继隆却早年凭借恩荫补官,在先帝时参与攻灭南唐、北汉。并在第一次幽州之役中颇有斩获,成为那一次溃败宋军忠保全有生力量最多的主要将官,受到赵炅大力褒奖,以功授镇州都监。

    具体来说,北汉灭亡后,李继隆作为先锋参加了第一次幽州战役,与郭守文领先锋军击破辽军数千人。包围幽州时,又与郭守文担任先锋,败辽军于湖翟河南。此时,高粱河之战中赵炅受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的反击,变身车神,宋军遭遇惨败,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还有要拥立皇帝的。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耶律休哥看后也大吃一惊。

    当年,辽军随后转入反攻,辽主派出耶律休哥和大将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宋军按照赵炅的部署分为八阵对峙,但有明白人提出八阵的部署力量过于分散,应该灵活机动,大将崔翰深知赵炅什么德行,不敢表态。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

    有了李继隆拍胸脯,宋军于是大胆的做了违背赵炅那天才战略意图,灵活变阵,在徐河击败了辽军。

    面对如此优秀的亲戚将领。自知在军队威望远不如其兄的赵炅自然要加以拉拢。这除了赏赐食邑和增加散光,那就只有把李深秀立为正宫了。

    于是开宝五年六月。赵炅赵告太庙正式册立德妃李氏为皇后。

    李皇后自然也知道哥哥对于他的重要性,不过是跟心腹抱怨几句,抹干了眼泪,道:“兄长的意思,让我劝说官家。那两个公主去宫学读书可以,但至少每三日回南宫一趟。但官家的心结在那里摆着?我又不得宠,他如何会听我的?”

    这事的确难办,但是李继隆难得提出请求,康氏思量片刻,沉吟道:“大郎君的书信,娘娘给老奴看了。那意思好像是要从八字上找原因,万一哪位公主妨碍宫中贵人,自然不好久留。”

    李皇后冷笑道:“就算和我的八字不合,那还有孙贵妃,还有方妃……”说到这里,她猛然醒悟,眼眼睛都瞪大了,跌足道:“哥哥真是糊涂了,这样的主意也敢想。虽然家里在太常那边有点儿人。但是自古宫中有多么忌讳,这个他也知道。当真是为了一段旧情,连整个家族都不顾了吗?”

    这话康氏就不敢接了,只能道:“官家的意思是。先选伴读,再定好讲学,先生怎么着也要十二月份再让两位公主入宫,娘娘还有时间想办法。”

    李皇后叹息道:“伴读定了,成国公主的是李继捧的女儿李华孟,永国公主的则是杨业的八女儿,叫什么来着。”

    此时,南宫正殿里,赵邦媛不可置信,道:“让杨八妹给我当伴读,嬢嬢,您说的是真的吗?”

    “什么杨八妹?人家是有名字的,叫杨淮橘。”宋皇后心里有事,没好气道。

    橘生淮南,倒是一个好名字,不一定是谁给取得。不过看着低头不语的姐姐赵舜华,邦媛还是替她问了,“那李继捧是什么人?”

    宋皇后看过了准备好的拜师礼,想着既然上学已经不可避免,就不得不多做些打算,解释道:“难怪你们不知道,此人是今年才归顺大宋的。他本党项首领、定难节度使李光睿的儿子,今年来开封府朝觐,授彰德军节度使。其族弟李继迁叛乱,自封定难节度使。官家自然要千金买马骨,于是将他赐名赵保忠,册封宥罪侯,赐第于京师,迁右金吾卫上将军。不过他家儿女还是姓李,听说挺有礼数的,夕颜和人家好好相处。”

    赵舜华忙行礼道:“儿谨遵嬢嬢教诲。”

    赵邦媛则抱着宋皇后,撒娇道:“嬢嬢怎么只叮嘱姐姐,也不吩咐我两句?怎么也得说不要惹事儿,好好读书什么的呀!”

    这些日子,她已经摸清楚了。宋皇后虽然对三个孩子都很疼爱,但赵德泽和赵舜华都是好几岁之后才抱到嫡母这里,对各自生母已经有了记忆。自然不如襁褓中就归了她的赵邦媛亲近。

    宋皇后没好气的,“你不惹事就已经是万幸了,我叮嘱再多有什么用?我估计宫里也是这个意思,才特地给你选个武将家的女儿。”

    我倒是愿意,那可是大名鼎鼎的杨八妹啊。

    李继隆真是北宋初年第二批的名将。在数次对外战争中都取得胜利,而且提出了相当正确的建议。最后是神主配享真宗之庙的功臣,连寇准都没这个待遇呢。

    其实李皇后是端拱二年封后,为剧情提前了。但李继隆在两次北伐中的战功绝对是她的依靠,所以她不敢得罪李继隆。

    继续厚颜求推荐票,投资和打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