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记
繁体版

第三十章:太祖遗诏

    宋皇后沉吟片刻,道:“吾一时也没了主意。请你哥哥来吧,这也和他的前程乃至性命息息相关。”

    于是正从外面打猎回来还没来得及去洗澡的赵德泽就被养母和妹妹一番暴击,差点颠覆了一个小小少年的三观。

    德泽愣了好一会儿,才晃动双手指着妹妹,道:“你…你是不是要全家陪你一起去死,今上是什么人你不知道吗?敢弄出这些事来,你忘了德昭哥哥了,还是忘了皇叔廷美了?”

    邦媛倒是想给他点时间缓一缓,不料宋皇后却直接敲醒他,道:“是你忘了你德芳哥哥了,吾问你,他不比你老实,最后如何!”

    赵德泽一时噎住了。

    宋皇后叹息了一声,道:“吾知道,开宝九年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记事了。你或许觉得你们爹爹驾崩当日,我召见德芳害了他。但我从不干政,岂会无端乱政?有些话本来想带去见先帝,现在看来是不行了,你们随我来。”

    外间秋雨绵绵,德泽邦媛年少气旺都觉得寒冷。但宋皇后一身大袖衫却恍若未觉,喝退所有宫人,命最信任的尚义宋林茶在门外守着,带着兄妹二人进了她的内室。

    作为皇后内寝,这里仅仅是普通的绫罗帐子,中间用一个巨大的酸枣木繁复绣着“海棠春睡”图样的巨大屏风分了卧室和书房,平日里就算是邦媛,最多也就是来她的看书的外间,一看宋皇后恍若未觉得往睡觉的地方走,德泽本能尴尬——他已经十一岁了,不是亲生母子真有点不合适。但他只是稍微迟疑也跟上了,只是在心里越发觉得这事儿可能会非常重大。因为宋皇后不是没事儿瞎搞噱头的人。

    果然,从雕花木床的帘子里宋皇后亲手剪下来一块,从中拿出一块皇绫布来,递给德泽道:“你看看吧。”

    这一辈子的赵邦媛也没有近视眼,同样清楚地看到这上面的字,更同样看到上面已经变色的玉玺印记。

    这里补充一下,玉玺从秦代以后,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共有六方。在皇帝的印玺中,有一方玉玺不在这六方之内,就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相传就是和氏璧所刻,乃是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所刻。其正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其后相传数代,一直被认为是“君权天授”的合法信物。

    如果失去了那就是气数已尽,赵邦媛据此认为,要是这么说宋朝得国不正,上天也不眷顾。因为这件国之重器,在几十年前,就跟着后唐末帝李从珂一起在洛阳宫中的大火消失了。十几年前赵匡胤重修洛阳行宫的时候还仔细找过,可惜一无所获。

    所以这张绫布上的也不是传国玉玺,而是赵匡胤的“天子之玺”,要知道这年头玉玺虽然世袭,但是作为皇帝是有私刻的,看着底下的就是。

    至于皇绫上的话,已经让德泽这小小少年站不直了,说话也颤了,“嬢嬢,嬢嬢,您……德芳哥哥……王继恩…”

    实在不能怪他经不得事,主要是这事儿太大。大到如果哪天宋皇后像把皇帝拉下马,都不用舍得一身剐,吊死自己前把这个遗诏公布出去,就能让赵炅前后失去支持,反对者如遍地开花。

    绝对不是现在蜀地一个地方爆发起义那么简单了。

    赵邦媛因为早就知道这个存在,反而替哥哥问了接下来的问题,道:“嬢嬢,哥哥的意思是,当时王继恩知道这件遗诏吗?”

    她们俩早就商量好了,既然合作,赵邦媛就不能失去永国公主的身份,这件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常乐和耿素都是直接被宋皇后控制的人。就是赵德泽和赵顺华也最好瞒着。倒不是怕他们泄密,而是怕他们心里有旮瘩,反而坏事。

    所以,在赵德泽面前,宋皇后还叫邦媛,邦媛也仍然称呼“嬢嬢”!

    “这个阉宦不知道,不然德芳早就没命了,何至于到了今天。就算是吾,也躲不过一杯毒酒。”宋皇后冷静道:“此事是太祖当日与晋王喝酒前,命吾去准备宋酒。我当时还奇怪,晋王来宫中喝酒。他们哥俩自然是要谈事情,但准备这些东西和用我这个皇后亲自来。但那天他假作发火,跟我密谈,分析弄好后给了我这个遗诏的原件!出他手入我手,谁也不知道,连诏书都是他亲手写的。”

    “原件?”赵德泽毕竟是从小就经历过政治斗争的人,对于这些词汇非常敏感,瞬间抓住了重点。

    “不错,这是我的催命符,却也是保命符。我当然不能放在我的宫里,但这也不是假的,宫中规矩,尚宝监也会留存一份帝王旨意。其实当时国家制度不够健全,内省尚书和内侍省职责划分不稳。完全可以只有一道旨意,当时先帝怕我威望不足,就一式两份。我当时实在没想到当天先帝就……”说到这个,她的发饰微微晃动,珊瑚珠子乱坠。

    这实在不是一个名门贵女应该有的仪态,但也可见她确实是真的伤心。

    她和赵匡胤或许没有爱情,但赵匡胤毕竟是她丈夫,敬爱她信任她。宋皇后也是在失去了赵匡胤之后才意识到孤儿寡母的日子有多难熬。所以真的很痛苦。

    但她很快调整过来,道:“我当时就反应过来了,立即去尚宝监取了圣旨。当时内总管并不识字,也就给了我,赵光义没想到溺爱了他一辈子的哥哥临终防了他一手。否则我们也不会安稳好几年。其实我一个妇道人家,若是能够得小叔敬爱,子女善终不负先帝。真的不想和他作对。”

    她说完这番话真的很累,坐在床上,吃了点疏肝解郁的药丸,邦媛赶紧倒了蜂蜜水,宋皇后喝了后好了一点,道:“你们看过,这个我就烧了。至于另一份你们也别问,真到了那一天,我跟他鱼死网破。”

    古人最重身后祭祀,赵光义你个缺德冒烟的,让我一个堂堂皇后死后没有大臣服丧,谁说句公道话你就贬他入深山老林。将我的梓宫迁于故燕国长公主(宋太祖妹)第,权殡普济佛舍,既不与先夫合葬,神主亦不祔庙。

    这仇结大了,仅次于撅了她宋家祖坟。

    赵德泽忽然抬起头,半跪道:“嬢嬢,儿今日始知嬢嬢艰辛,实在不孝,但这个不能烧。”

    太祖遗诏的内容大家应该猜到了。作为一个合格的古代皇子,赵德泽也需要东西刺激一下。

    下一章继续西北还是写一下蜀中,我还没想好,请大家给意见。

    另外今天失眠太厉害,仅仅一章,还有QQ书友群955832092,欢迎读者朋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