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女君记
繁体版

四十一章:燕国

    宋皇后是全凭教养才能端正的坐着,没翻白眼。在她眼里,小姑子这话说的真是没有道理,简直是既要又要,毫无知足。

    不是她看不上小姑子的做派。而是基本逻辑,你一个武将人家的女儿,若不是哥哥和弟弟相继当了皇帝,怎么会有今日公主的富贵?连外姓的女儿都能得风郡主哪朝哪代都有这样的荣宠吗?

    赵邦媛倒是没这么想,还一副好侄女的做派请她节哀保重,却并不多言。可以说一点多的宫廷生涯教会了她很多。

    果然,她越是如此,燕国长公主就越发不好意思,道:“嫂嫂,以往多是我顾不到,想你养育这些孩子着实不易。皇兄九泉之下也会感念你的贤德的。”

    说着,又吩咐人开箱笼。给了五公主和六公主不少好东西。

    宋皇后赶紧阻止道:“长公主也不必如此,我还没有寒酸到那一步,到时你渤海郡王已经去了这么一大家子人嚼用,省着些吧。”

    燕国长公主淡淡道:“皇嫂不必担心,再怎么着,他也不会停了我的公主俸禄。”

    邦媛想还真是,其实燕国长公主的做法也好理解。她作为低级军官的女儿和妻子,前半生都在底层打混。一朝龙在天成了公主,自然不适应。只想着保全自己,没有晋国公主那样识大体讲道理。

    可你要说她是个坏人吗?还真不能这么讲,赵如兰只是更想保全自己的小家,默认了赵炅的很多恶行而已。毕竟哥哥是皇帝她是长公主,弟弟是皇帝她也是。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赵匡胤死的蹊跷她自然伤心,德昭更是被逼自尽的。如果这些还能用帝王政权没有底线来说,那廷美这个失败者的死亡和父母身后不安可以说击溃了她的防线。

    赵炅这样没有安全感,死要面子。但就算你当上皇帝,也控制不了臣子们的小心思,逼着所有人和你离心,正史为他们争取机会。

    因为当家做主的人已经让人无法忍受了。

    现在邦媛只等着雍熙北伐之后,就更能发动人民群众了。

    所以邦媛笑道:“姑母若是疼我,不如让高家大娘子教我武艺,都说我像爹爹呢!”

    提起兄长,燕国长公主神色难免悠然神往,又盯着侄女看了好一会儿,越发温柔,道:“眉眼还是秀丽的。就是这个神情……确实像。学点武功不错,可不要给你嬢嬢惹事,这些年她着实不易。”

    宋皇后不得不开口,道:“不会,孩子们都长大了。说来高大娘子还和你一起住吗?”

    燕国长公主感慨,道:“自然是这样,不然又该怎么办呢?好歹跟着我,也不会有人活腻了说闲话。”

    说着对女使说:“让大娘子来见吾和皇后,她舅母到了不来请安嘛!”

    女使面露难色,道:“长公主,昨天大娘子侍奉了汤药后就说了,今日要去卫所一趟。”

    燕国长公主怒道:“胡闹,联系他不容易,偶尔让他出去,松散松散也就罢了,还真把自己当女将军了。”

    宋皇后道:“桂英神勇,先帝也是夸奖过的。”

    原来她们说的是高怀德前妻的女儿高桂英,当然名义上也是燕国长公主女。如果说邦媛是侧脸似先父,她就是跟高怀德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高怀德少年勇武,传说后周世宗征淮南时,看见己方一位将领追击南唐军,夺其槊而还,简直是尉迟敬德附体,大为惊叹。郭荣询问左右,才知道是高怀德。称赞他勇冠三军。

    而高桂英也是骨架高大勇猛无敌,十八般武艺承自父祖。可偏偏命运多舛,她第一任丈夫成婚半年死了,后来老爹娶了长公主。后妈怜惜她的遭遇,亲自做媒,结果两任未婚夫都结婚前暴毙,那时可不是汉朝讲究个“大贵之命”,高桂英从此再也说不了亲。只能每日练武打发时间,要不是异母妹妹高婉灵实在不是这块料,都能被她教成武功高手。

    邦媛自从听杨淮橘说起过高桂英的身手后就什么好奇。她试过了自己这具身体真的是练武苗子,浪费了太可惜了。但是宋皇后再开明也不会允许她跟着杨业习武的。而且还有毒舌赵炅盯着,所以高桂英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女子又是自家亲戚,完全可以说是小女孩跟姐姐玩一下。

    倒是一直服侍母亲的长乐郡主道:“表妹,学武功很苦的,你不怕吗?”

    邦媛淡淡道:“不怕,因为我从生下来记事就很苦了。”

    这话既是为原身说的,也是为自己说的。

    燕国长公主果然听后更加怜惜,当场就替养女拍了板。让邦媛闲暇时候来学武功,作为一个真正经历过乱世的女人,她知道女人能打也是很关键的那。

    邦媛本以为这件事情就已经说成了。宋白那种教育方式真的让她自学也可以。何况家里还有宋后。没想到赵炅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开始对她进行磋磨。

    是的,全都是下作手段。不是说永国公主背不好书罚跪。就是因为她向皇后请安迟到了(半路上被泼了水),责打常乐和侍女耿素素,就连睡觉的时候都要先背诵《女诫》,如果哪里做的不好还要跪昭宪太后的牌位。

    这不是要把人给逼疯吗?赵邦媛终于有一天忍不下去了。趁人不备出了宫,顶着浓浓烈日跑到永昌陵去,把守陵的妃妾和侍卫都吓了一跳,但是公主驾着马车横着刀来的。谁也没敢拦,就看着公主在赵匡胤陵墓前哭的天昏地暗,口齿伶俐诉说委屈,那真是闻者伤心,最后直接昏厥了过去。

    鉴于赵廷美刚死了还没几个月。这件事情闹得很大,街头巷尾都在议论官家实在是刻薄。赵炅刚刚和长子楚王恢复的关系又降至冰点。他气的想杀了这个侄女的心都有,但偏偏不能这么干。

    燕国长公主也跑来和他闹了一场,巴蜀地方还反复了,王小波闹得厉害的跑的也快,潘美被他调回来换了曹彬去,可是没平定就是没平定。军费花钱如流水。

    种种坏消息之余,他也不由暗恨自己,当年怎么就非想整治一下这个丫头,平息自己心里的恐惧呢?明知道她不好惹呀。现在雪上加霜了。

    如果邦媛是个男孩子,赵炅也不顾三七二十一了,拼着自己名声再差一点儿,干脆杀了他。

    可永国偏偏是个女孩,这就让他考虑这样做值不值得了。

    其实他是自己不愿意承认,他在疲软怕硬。赵邦媛真豁得出去,他内心是怯懦的。

    最后僵持了半个多月。他在李皇后的劝诫下,命令公主在洛阳行宫反省半年。

    燕国长公主同时派高桂英去了。

    这是开宝九年六月,与圣旨同时发出的,是石家的丧讯。

    石守信终于没能熬过去,时年五十七岁。

    开始高速模式,猜猜公主在洛阳会遇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