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河
繁体版

第五章 神话传说的背后

    李黎看到姜志清明白了自己的工作,最后总结到:“我们现在是用[人类历史]这套书作为蓝本进行分析,这套书相对客观公正,当然我们在研究中也会参考数据库中的其他历史资料。我们先从自己的历史开始,一步一步的逐渐完善。你们两个还有什么问题?”

    姜志清和刘子君都表示没有问题然后李黎就站起来回去了。

    刘子君看李黎出了门,对姜志清说:“你面前的终端里有相关书籍,我们现在开始?”

    姜志清点头答应,办公室就安静了下来。

    等到第二天,李黎带着两个美女走了进来,两个人都是中等的苗条身材,一个看起来很文静,一个看起来有点可爱。李黎对姜志清和刘子君两个介绍了两位美女,文静的那个是张婷婷,可爱的那个是刘小妮,她们两个都是上都大学的社会学专业。李黎又把姜志清和刘子君简单的介绍给了两位美女。然后关照刘子君要照顾她俩一下就离开了。

    两位美女选择了对面的办公桌。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个美女的表现和她们的气质是吻合的。张婷婷见了姜志清他们都是沉稳的点头,基本上很少主动聊天,就是回答也是只字片语。刘小妮也是张婷婷的反面,每天都乐呵呵的,见到姜志清他们很开心的打招呼,真是个快乐的人。

    到了周五,李黎又领着两个美女进来,这次的两个美女身材高挑,只是一个丰满一个面条。李黎介绍人说丰满的那个美女是叫顾圆圆,面条的那位叫何惜君,两位美女都是西都大学的历史专业硕士。又把姜志清他们介绍给了何惜君和顾圆圆。顾圆圆热情大方的和大家打了招呼,何惜君显得很矜持的点了下头算是打了招呼,她们两个坐在了张婷婷她们的旁边,姜志清他们的旁边是沙发和饮水机。

    等大家都坐下,李黎现在沙发旁总结到:“以后大家都是同舟共济的伙伴了!希望大家能够精诚团结,早日成功!”

    李黎想了想说到:“我有个想法。我们以后把历史分为不同的小段,每个人都看同样的内容,每周一的上午都在这里做一次课题的小结,互相交流下看法,查漏补缺,最重要的能够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定义历史的不同维度以及维度的影响大小,最终我们就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小结中总结出规律设计出模型。大家觉得我的办法怎么样?”

    李黎说完以后就看着大家,姜志清思考了一下,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就同意了,其他人思考了以后也都同意了李黎的办法。

    李黎看到大家同意了!松了一口气,说:“那好,那我们从下周一开始,我们总结我们的原始社会或者说神话时代,也试一试我们提出的方法好不好用,我们也需要慢慢改进工作思路。那就先这样?谁还有什么问题?”

    李黎说完看了看大家,大家都摇头,就走了。姜志清他们一看今天周五,下周一马上就到了,都纷纷埋头开始阅读资料。

    转眼间到了周一,李黎来到办公室,看到姜志清他们已经就坐,自己也坐到沙发上,说“那我们就开始吧。哦,等一下要先说明一下,我们讨论的纪律,就是大家畅所欲言,只要不人身攻击就好。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问题讨论清楚了,越清楚我们就越有可能早日找到规律,有了规律才有模型。”

    李黎看了下何惜君顾圆圆她们说:“最开始就由你们来吧,你们是学历史的。”

    顾圆圆看一下何惜君,何惜君摇头,就说到:“那我先来吧,给大家起个头。”

    “远古的历史大多都来自与于神话故事,我们现在能够找到记录的很少,更多的是有了文字以后的研究学者对这段历史的推断。我们现在更多的证据来自于考古研究,至少在一百万年之前,这片大地上就有了原始人活动的痕迹,他们学会使用火,用石器作为工具,以采摘野果和捕猎野兽作为食物,白天不断的迁徙,晚上在树上和洞穴作为栖息地。经过漫长的时间,他们对石器的进行进一步加工,更多的工具出现了,这些工具用来砍伐树木,建造房屋,他们还有目的驯化动物作为家禽和家畜,学会了种植小麦大麦等作为食物。这些他们最终让他们定居下来,形成了部落。”

    何惜君等顾圆圆说完了以后,接着他的话,说道:“在研究了我们的神话故事以后,我觉得可以神话故事和我们的考古相互印证,比如三皇五帝。三皇中的遂人氏钻木取火对应了原始人从最初的捡山火到后来的有目的的制造火;伏羲氏的结网对应了原始人利用网来捕鱼作为食物。神农氏尝百草对应了我们寻找食物的过程,根据考古的证据,原始人捕猎大型野兽应该不是常态,毕竟自身实力有限再加上石器也不行,原始人更多的是寻找地上植物的根茎、野果、地上的蜗牛、昆虫、小动物等作为食物,所以尝试不同植物就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扩大自身的食物范围,再说植物的生长也需要时间。至于五帝,现在我们没有他们本人的记录,更多的是他们作为部落首领的事迹。还有传说中的有巢氏是指在树上筑巢,也说明了原始人像灵长类动物一样最初住在树上。”

    张婷婷说:“我补充一个例子,女娲补天的故事里说众共氏撞倒了不周片山引发了大洪水,在其他文明的记录中都有这样类似的传说,说明在很早的时候,地球上曾经确实发生过大洪水。这的证据和我们现在的地质发现是吻合的,在距离今天大约四万五千年到七万五千年之前,地球的有一段冰河期,冰层熔化,河水泛滥,造成了大洪水,这也是最合理的解释。”

    刘小妮也说:“原始人之间是相互交易的,因为在内陆地区发现了贝壳等沿海的物品。说明原始人从最早的四处游走寻找食物到后期有了更多的食物,逐渐定居了下来,我们在现在的考古中发现了图腾,说明定居下来的原始人的生产力有了剩余,原始人内部有了初级的分工,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工作,整个定居点有了首领定,也有了最初的阶级。”

    李黎看了下大家,问道:“关于历史资料方面,还有什么可以补充的?”其他人都摇头。

    李黎总结到:“我们可以用的历史和考古发现串联起来,基本上就可以还原原始人的生活了。

    最初的原始人和灵长类动物很多方面很类似,住在树上,抓捕昆虫采摘野果为食,会用木棒恐吓野兽,也被其他大型野兽威胁。人类进化的开端,是在闪电造成山火以后,原始人发现了其他野兽都怕火,而且火烧过的食物更加美味也更容易保存,就开始了有意识的利用火。

    长时间的食用熟食,原始人逐渐和其他灵长类有了区别,褪去了全身的毛发,牙齿不再锋利,下巴也不再突出,和我们现代人的相貌上的差别很小了。

    原始人通过观察世界,不仅利用火,也用石头加工各种工具,最终发展出了村落,他们利用周围的动植物发展出了农业和畜牧业,发明了文字图腾。通过联合最终形成了部落。大致的脉络就是这样。”

    李黎接着说:“那我们确定一下,原始社会最重要的是什么?”

    “火”,这次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

    李黎又说:“接下来,比火低一等级的是什么?”

    这次的答案就多了。

    顾圆圆和何惜君都说“三皇五帝,因为他们是一种精神认同,他们炎黄的开始。他们的存在让我们的文明变得完整。”

    刘小妮和顾圆圆:“文字!文字让我们都有了同一交流工具,语言的交流更加顺畅,而且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的完整性得到了保护,文字的发明是以后政权建立的基础,没有文字的法令就会变形,统一的文字会让部落发展成大部落,最终成为国家。”

    姜志清和刘子君:“农业和畜牧业,只有解决了食物来源,原始人才不会像猩猩一样四处迁移寻找食物,而是学会了定居发展出村落,有了工作分工,出现专业性的职业,有了农民,渔夫,手工匠人,裁缝等职业,也为未来人类社会奠定了基础。”

    李黎总结说:“那么次一级的影响就是农业畜牧业的出现,文字的出现,还有三皇五帝?”

    姜志清说到:“我不同意三皇五帝放到这里,他们很重要,但是他们的重要更多的是对后面的统治阶层重要。

    我们看到的三皇五帝的功绩其实是原始人自己发展的结果。因为我们今天在全世界的考古中都发现了使用火,不同的动植物遗骸等证据说明原始人能够广泛的做到这些,是一种广泛的行为,不是某个文明的发明,更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

    那为什么会有他们发明创造这些的传说和神话呢?这是因为,后面的人类发展历史,部落间会相互联合相互吞并,这个过程中胜出的部落为了寻求双方部落共同的特征,就会把自己说成某个对人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先祖的后代,这样有利于未来的联合。

    三皇五帝的传说中,三皇都是对人类有功绩的,五帝他们都是有血脉联系的,他们都是自己部落的首领。部落壮大的手段有战争,所以我们现在看到了九黎和蚩尤的故事;部落的壮大也可以是双方部落的联合,联合以后部落的事物是由首领和长老决定的,权利的大小是自身部落的大小,为部落找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先祖,也是一种必然和合适的选择。